安永專欄-企業管理新趨勢運用科技進行稅務管理

工商時報【詹大緯】 企業管理一直是過去十幾年來的顯學,生產與作業管理╱研究發展管理╱財務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五管在臺灣一直被企業奉為圭臬。但是歐美企業在近期來對管理已有了更新的關注點,稱為「稅務管理」。稅務管理可區分成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通常只以法令遵循為主,對企業的業務營運端貢獻有限,例如移轉訂價報告的結果是否需進行利潤調整。 2.第二階段開始追求合規的方法讓稅務成本能合理下降,例如考量各國企業所得稅稅率差,配合移轉訂價規定進行利潤配置。 3.第三階段開始會利用數據來呈現稅務管理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例如針對新市場先分析當地的增值稅╱關稅╱移轉訂價成本以設計物流供應鏈及訂價政策。此階段會呈現稅務成本並非極小化但企業獲利極大化! 第三階段的稅務管理是目前歐美企業最熱門的管理議題。此階段的資料量及控制點非常龐大,傳統的ERP系統往往無法滿足此類稅務管理需求。曾見過一間外資汽車製造商為了各產品的成本明細分析及訂價調整,使用582個Excel來進行維護,每次結帳後須花費4個月的時間才能決定新的調整價格! 由於以上因素,歐美企業開始運用更多科技來增進稅務管理的效率,目前常被使用的幾類稅務科技工具為: 1.軟體機器人(簡稱RPA):透過RPA學習人工操作流程來釋放員工的時間,適合使用在重複性高且標準化的作業。RPA能夠將錯誤降到最低,作業時間的節省平均可達60%-70%;導入作業相對簡單,因此成本也是相對較低,可視為稅務科技導入的初階工具。 2.稅務套裝軟體:該軟體的特色是會針對特定稅務作業流程或法規(例如營利事業所得稅或增值稅)來開發,因此可減少使用者的開發時間及維護成本,可視為稅務科技的進階工具。此工具較為人弊病的部分在於客製化的空間較少,必須是使用者去配合軟體調整作法;除此之外,此類工具的實際使用成本並不便宜,常見到一套軟體裡十個功能,企業只用到二個,但仍需支付全套軟體費用的情況。 3.ERP資訊系統:另一種稅務管理工具是由ERP發起,重新檢視ERP的數據來源及流程,配合稅務管理所需調整ERP的資料架構或編碼,將過去須匯出ERP整理的工作底稿及報表調整至ERP內部進行,並搭配其他企業已擁有的科技工具(例如SharePoint)進行後續處理,確保資料來源的一致性並降低資料在人工及不同工具間轉換的錯誤率。此種方式能降低採購成本、保持較佳的操作彈性(可客製化)並將稅務管理的作業時間達到最有效率的情況。 上述三種是目前較常見的稅務科技工具,企業應從內部軟硬體資源、人力資源狀況,以及中長期的資訊系統╱稅務管理計畫進行選擇。妥善運用稅務科技工具將可協助企業精準掌握產品的單位成本以及訂價,進而提升企業的獲利表現並優化資金流。安永的稅務科技服務團隊協助眾多產業的指標公司找出合適的稅務科技工具以推動稅務管理。若貴公司需要進一步了解稅務科技或稅務管理,歡迎與安永聯繫。 (本文作者為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服務部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