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人民幣貶值是緩和貿易衝突的工具

工商時報【主筆室】 中美貿易談判進入加局延長賽,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上周在華盛頓的第十一輪談判,雙方表面握手行禮如儀,實質上不只未能達成原定完成最終簽約文本的目標,還讓多項潛藏許久的歧異浮上檯面。5月10日之後,雖然還有兩三周的窗口來避免貿易戰全面開打的災難,卻也開啟了潘朵拉的寶盒,迫使所有人思考,貿易戰開打後,雙方保命的「金鐘罩」到底是甚麼? 大陸官媒人民日報在5月10日發出評論文章《中國不會屈服於任何極限施壓》,強調中國「在原則問題上不會妥協」,也具體提出中方的要求:「中方明確要求取消全部加徵關稅,使雙邊貿易恢復正常;明確要求貿易採購數字應當符合實際;明確要求文本平衡性,表達方式必須為國內民眾所接受,不損害國家主權和尊嚴。」中方三項具體的要求,是川普未來幾周必須打造的和解之鑰。 面對來勢洶洶的對決,中方當然不會僅止於寄望對手的善意,必須同時準備各種實質的因應措施,美國在5月10日中午12點整啟動2千億美元貿易商品的25%懲罰性關稅,大陸商務部隨即在3分鐘後的12點03分,發表遺憾聲明,並且表明「將不得不採取必要反制措施」。 中方的反擊措施非常多,在貿易領域的武器包括去年已經施展過的全面停止美國大豆進口,停止採購川普票倉的產品,升高美國進口貨品的關稅,提高通關的行政障礙,同時,快速將中方需求的進口貨品來源多元化,藉著中國強大的購買力強化與其他國家經貿往來關係。 貿易領域之外的反擊工具也非常多,例如在外交方面,將原本提供給美國的資源,拿來結合友好國家,在政治方面,加強對美國民主黨的遊說,在內政方面,川普欺凌的索求正是團結國內最佳的黏著劑。 當然,最重要的「金鐘罩」還是在經濟與金融領域。在經濟方面,大陸做為全球最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掌握了全球供應鏈的命脈,製造基地面對貿易戰可以是進攻的工具,也可以是防守的盾牌,端看各級政府單位能否整合行動。另外少了美國的掣肘,原定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可以放手進行,加速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力度與進程。至於貿易戰必然引發的產業結構變動,則要拉起防止失業的安全網,在產業轉型過程中,確保基層工人就業的機會與失業補助,以維護社會安全。 上述的貿易、外交、內政、政治、社會、經濟反擊與防護措施之外,北京政府手中具有一槍斃命功效的武器,就是金融。 中國持有美國聯邦政府公債高達1兆1267億美元,是美國最大的債主,雖然外界普遍認為「美債倒貨」是同時傷害雙方的兩面刃,卻是中美大戰不能排除的選項。出售美債必然會造成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震盪,一方面賣出美債造成價格的劇烈波動,對美國財政部與聯準會都會帶來難以控制的挑戰,美國企業則會在震盪中嚐盡苦果,另一方面相對買入的金融商品也會引發價格大漲的波動。作為最大債主的中方掌握發球權,光是擾亂就足以斷絕川普的連任之路。 最重要的金融武器則是人民幣的匯率,川普在貿易談判中不斷堅持人民幣不能貶值,可以看出匯率是對沖關稅的最佳武器。有趣的是,亞洲貨幣在去年第一波貿易戰爭的衝擊下,已經走上貶值的不歸路,今年3月之後,由韓元帶頭貶值,5月10日韓元兌美元匯率最高來到1185韓元,相較於3月貶值啟動時的1120韓元,已經出現將近6%的貶值幅度。 由於韓元貶值的帶動,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也開始出現貶值走勢,5月10日來到30.938元兌1美元的價位,是2017年2月至今的最低點,以台灣與韓國在出口市場競爭的地位,新台幣跟著韓元持續貶值,甚至到1美元兌換32元新台幣都不足奇。 5月10日當天,在岸人民幣匯率官方收盤價報6.8227元,下挫近400點,日盤創下9個月以來最大的跌幅,達到0.75%,昨(13)日仍持續貶值。人民幣貶值是化解川普高關稅最佳的武器,早在2016年人民幣就曾經從6.10一路貶值到6.9633,當年超過14%的貶值幅度,讓歐巴馬政府頭疼不已。 人民幣的匯率貶值,如果比照韓元的6%,從上個月的6.70起算是到7.10,如果要緩和25%關稅的衝擊,則應該貶值10%至15%,也就是到7.3至7.5的區間,這個選項當然要付出進口物價、特別是石油進口價格上揚的壓力,但是在低通膨的大環境下,匯率貶值來緩和關稅衝擊,對大陸的經濟可以說是弊少利多的較佳抉擇。 政策主導的匯率貶值通常會採取閃電手段,在極短期間內一次貶足,因此,在川普給予最後窗口的三個星期,人民幣匯率不僅僅是出口廠商損益所繫的命脈,還會是中美貿易談判是戰是和的風向球,習近平與李克強是否會放任人民幣匯率貶值,是所有關心中美貿易談判者,判斷最終結局的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