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嘉:楼市调控出现微妙变化,但“三稳”定力不改

原标题:李宇嘉:楼市调控出现微妙变化,但“三稳”定力不改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16日电 题:《李宇嘉:楼市调控出现微妙变化,但“三稳”定力不改》

作者 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近期,楼市调控有一些微妙变化。继6月南京高淳取消外地户籍人口购房社保缴纳要求后,南京六合区也传来消息,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提供南京市居住证和学历证明,即可在六合区开具购房证明并购房,不需要工作证明。

此外,扬州、汕头也采取了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取消贷款轮候等措施;宿迁市内农业转移人口在主城区购买首套商品住房、办理不动产登记证并落户,对缴纳的契税给予全额财政补贴;河南新乡市、漯河市等三四线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落地“零门槛落户”。

笔者认为,这或许是政策在为楼市“托底”。如果再纵容一次地产,负面影响将大于增长效应,也就是越来越危险的资产泡沫和“一业兴百业废”的经济生态灾难。但是,房地产对驱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增长就像骑单车,快则稳、慢则不稳。慢下来了、负增长了,各个领域都很乏力,财政也困难。如果加快告别“地产依赖”,经济失速将是首要问题。如何拿捏尺度十分重要。

一定的速度很重要,它是覆盖增长成本、改革成本所必须的。中国体制成本很大,包括不能迅速出清的过剩产能,也寄生在整个增长链条上。所以,策略选择上,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手术刀要小心翼翼。首先,土地源头上保持一定的量,但地价不能高了,这对控房价、控制预期很重要。过去房价失控,地价可谓罪魁祸首。

所以,大家看到,近期南京、苏州、杭州、无锡等地,出让的地块,“底价成交、低溢价成交”是普遍规律。不管如何,地价不能超过区域内历史地王的记录,给市场传达“房价不会明显上涨”的信号。但同时,地价也不能跌了,以免导致流拍。地方政府土地政策松绑空间很大,比如竞买保证金、自持或配建要求等,都可以松绑。

另外,类似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大武汉等区域,只要调控政策预期稳定,或有适度的松绑,需求就会迅速释放出来。未来,LPR下的首套房贷款利率大概率会下调。这些区域的首套房需求、改善需求,都是有效需求,可以大大地释放。

转型,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国家极力要求,重点区域要加快供地。地价涨幅控制住了、供地增加了,再加上销售端的房价在未来还会被限制,楼市整体就是可控的。所以,不太可能出现类似2016-2018年楼市高举高打的走势,但高位维持、高位平衡还是必须的。因此,“房住不炒”,绝非教条式地对房地产喊打喊杀,而是要尊重房地产是一个重要行业的前提下,让这一理念在长期内落地。

短期内,适度松一松,让需求保持一定热度,让楼市预期保持稳定。不管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还是支撑地方财政和稳增长,都是多方接受的。只要控制住地价和房价,特别是控制住地价和房价涨幅,既能将体量维持在高位,也能杜绝投资炒作(短炒的收益不高,甚至是亏损的,所以投资炒作的情绪很低),也能通过政策组合的工具和力度调配,让市场尽在掌握,置换长期改革时间。这个“软着陆”的过程会非常长,南京这样的强二线都不例外,何况其他城市。(摘编自“李宇嘉地产笔记”微信公众号)

(中新经纬APP)

李宇嘉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