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43 期 (2019年11月份)

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減緩臺商當如何因應作者:張明杰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1018日公布今年第三季GDP數據,相較去年同期僅成長6%,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時亦以貿易戰影響為由,將中國大陸今年及明年經濟增長預測分別下調至6.15.8%;日本經濟新聞因此悲觀指出,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持續下滑,將有可能成為未來世界經濟混亂的根本原因。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導致今年前三季中國大陸對美出口下滑10.7%,美元計價之整體出口下跌0.1%;除貿易戰因素影響外,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増長貢獻下滑,亦是前三季經濟成長表現不佳主因。近五年來最終消費支出一直是中國大陸經濟増長的首要拉動力,但礙於今年前9月汽車市場銷售下滑10.3%等因素影響,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由去年76.2%大幅下跌至今年第三季之60.5%

另就生產面分析,第三產業及股份制及私有企業之産值雖分別増長7.06.98.0%;但第二產業之産值增長率卻僅5.6%,其中,國有企業及外資、港澳臺企業之增長率更僅有4.71.4%

經濟成長持續下滑或許是景氣即將反轉的一種警訊,但亦不失為是經濟景氣震盪後另一種形式的産業漲升結構調整;如果我們太在乎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率是否破6、一直以為中國大陸即將因貿易戰而痛失世界工廠地位,反而會陷入見樹不見林的迷失,而輕忽了中國大陸近年來極力調整經濟結構與促進產業升級轉型之決心。

中國大陸雖承受對美外貿大幅委縮之苦,但就國家及地區別外貿佔比分析,美國僅占12.2%;而前三季增長高達9.5%8.6%11.5%的一帶一路、歐盟及東協等三大貿易夥伴之合計佔比卻高近6成。拜對美進口大幅減少及對一帶一路等地區外貿大幅成長之賜,中國大陸今年前三季淨出口大增44.2%;淨出口佔GDP比重由去年2.63%上升到第三季之2.93%、淨出口GDP佔比與20102015年經濟增長率仍維持7%高水平增長時期相當。

2008金融風暴發生以來中國大陸開始朝「世界市場」轉型,出口依存度自2007年之35.4%降為今年第三季之17.9%;第三産業GDP佔比於2012年首度超越第二産業,今年第三季佔比54%,遠較第二産業之39.8%多出14.2個百分點。

今年第三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増長雖僅5.6%,但高技術製造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之同比増長卻高達8.78.4%;另除服務業生產指數成長7.0及服務業收入增加9.5%外,戰略性與高技術服務業收入之成長均高達10%以上;第三産業、高技術製造及高技術服務業之投資分別成長7.212.613.8%,亦不含農漁牧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高出1.88.4個百分點。

美國自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萬億美元後就再也沒出現4字頭以上的GDP增長率,近十年平均更只維持在2%左右:中國大陸國內生產總值已高達13.6萬億美元,對這麼大的經濟體而言,或許56%就是其未來合理經濟增長區間,接下來反更應重視其經濟結構調整與內需市場開放。

QFII額度取消後,中國大陸證監會今年1011日宣布2020年起將取消期貨、基金管理及證券公司外資限制;銀保監會1015日宣布鬆綁外資銀行業務及降低外資保險企業准入門檻,隨後不久工信部亦於1022日跟進宣布,將進一步對外資開放電訊、互聯網及汽車等產業領域。

中國大陸今年第三季服務業佔比54%,且財新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一直維持在榮枯線以上,顯示服務業在當前經濟不景氣下仍然保持成長趨勢,因此,我們觀察中國大陸經濟形勢,不應只注重第二產業投資,更不能忽視其經濟結構優化與擴大內需市場開放之政策動向。

(本文作者張明杰現為富拉凱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臺商張老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