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45 期 (2020年1月份)

臺商因應中美貿易戰的策略與行動計畫作者:袁明仁

即使沒有中美貿易戰,產業梯度轉移或區域轉移一向是產業投資佈局不變的規律。就像中國大陸臺商從深圳、廣州、東莞轉移到中國大陸中西部一樣﹔或是陸企及臺商轉移到越南等東協國家。自從20195月,川普正式對總值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大陸商品課徵25%關稅後,許多臺商不再像過去觀望猶豫舉棋不定,開始規畫或實際付諸行動,分散生產基地。

美中貿易衝突,直接衝擊在中國大陸佈局多年的臺商企業,也成為加速催化臺商回臺投資及進行全球佈局的關鍵。以下分析不同產業臺商因應中美貿易戰的投資佈局、因應行動計畫及轉型升級的策略。透過鞋業、3C等龍頭企業的做法,掌握它們的投資思考決策思維,有助於降低決策錯誤的風險。

一、       中美貿易戰臺商採取的短期應急策略

採取透過「洗產地」或「違規轉運」等方式來應急因應。在中美貿易戰初期,臺灣及美國海關稽查沒有那麼嚴格,但現在要透過此一方式風險已大幅增加。臺灣正修訂貿易法,將洗產地罰則提高十倍至300萬元,可連續開罰。若被美國海關查獲洗產地,進口商可能被開罰,最高須繳納進口產品貨價一倍的罰鍰。

一般採取洗產地的做法有三種方式:一種方式是將中國大陸的機臺、中國大陸幹部、原材料運到越南、菲律賓加工,再由越南、菲律賓出口到美國﹔另一種方式是將在中國大陸生產要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進入第三國保稅倉庫加工或重新包裝,在第三國簡易加工後再出口美國,意圖規避課稅。以上兩種方式目前都是高風險,也非根本解決之道。第三種方式是仔細評估哪些製程回臺灣或轉移到東南亞生產?哪些零件從中國大陸進口?如何做才不會最終被美國認定為中國大陸製造,被課高額關稅。

雖然各國對洗產地的實際認定有所不同,但大原則是一樣的。以臺灣為例:針對貨品是否為臺灣製造的認定有三大重點:一是該貨品進口原料,與出口貨品的稅則相比,前六碼是否不同?二是該貨品在臺灣加工製造的過程中,附加價值率是否提升超過35%?三是重要製程是否在臺灣完成。不過,即使臺灣認定是臺灣製造,也不等於美國就必然承認是MITmade in Taiwan,臺灣製造)。符合臺灣的認定標準,只是確保企業不會被臺灣罰款,同時提高企業被美國認定為MIT的機率,但並非100%。貨物一旦進入美國,是否會被美國認定是洗產地,最終判定仍以美國為準。

二、       中美貿易戰臺商採取的長期因應策略

(一)   全球化佈局策略

除中美貿易戰外,各國間的貿易談判亦為製造業增加不確定性的變數,因此臺商已將全球化佈局做為打造因應中美貿易戰的終極目標。由於全球供應鏈重組已是大勢所趨,臺商積極進行全球佈局,以解決企業分散風險與靈活應變的能力。過去臺商主要生產據點在中國大陸,為因應供應鏈轉移,臺商除了採取回臺投資,也持續在東南亞、印度建廠擴產。目前臺商積極規劃佈局落實東南亞製造產業供應鏈聚落。此外,墨西哥佔有地理、關稅協議的優勢,臺商亦積極佈局墨西哥建廠,以解決組裝生產需求及在墨西哥整合製造業供應鏈。

(二)   轉型升級策略

臺商在中國大陸的工廠持續推動自動化、精實優化製程與成本結構外,並以不同區域生產不同產品來分散營運風險,提供客戶更彈性的製造解決方案。

此外,臺商搭上終端品牌大廠的轉移行動,亦開始轉型切入高端硬體供應鏈、雲端伺服器、5G、物聯網、智慧車等應用與終端產品。

三、不同產業臺商因應中美貿易戰的投資佈局與因應行動計畫

(一)製鞋行業因應中美貿易戰的行動計畫

製鞋業由於供應鏈相對簡單,建廠也相對快速,因此供應鏈的轉移時間較短,也就是船小好掉頭,加上製鞋業在2008年因中國大陸勞動合同法及五險一金的衝擊,在此波已有許多製鞋業將生產基地轉移到越南,因此製鞋業是因禍得福,提早採取了產業轉移,也規避中美貿易可能的衝擊影響。

製鞋業採取「兩手策略」,一手轉移生產基地,降低成本﹔另一手採取轉型升級並進。例如:寶成因應中美貿易戰,加速在東南亞越南及印尼的布局,目前寶成在越南的產能約佔45%,在印尼35%,在中國大陸產能佔比不到15,同時寶成將積極發展專營運動用品零售、品牌代理的寶勝通路事業,加重在中國大陸內銷的比例。

(二)自行車產業因應中美貿易戰的行動計畫

歐盟執委會在20187月中宣布對中國大陸電動自行車課徵高額反傾銷稅後,美國也在研議對中國大陸自行車整車及零件全面加徵10%關稅。20197月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宣布第三波清單研議對中國大陸6,031項、價值2,000億美元的產品加徵10%關稅,其中自行車整車及零件在內。2019510日起進一步對中國大陸2000億美元商品提升關稅至25%

自行車產業受到歐盟對自中國大陸出口的電動自行車開徵反傾銷稅,加上中美貿易戰美國也對中國大陸出口商品加徵關稅,為了躲避高關稅,決定分散在中國大陸製造的風險,而把高階自行車的產能移回臺灣,同時也在匈牙利成立新廠。

(三)工具機產業因應中美貿易戰的行動計畫

工具機產業受到雙重打擊,在外銷方面受到中美貿易戰的衝擊,造成各產業對工具機產業的下單呈現保守觀望,影響到對工具機的採購;在中國大陸市場方面受到中國大陸汽車市場衰退的打擊以及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趨緩,反映在機械業訂單縮水超過2成,工具機業者在短時間面臨訂單劇烈萎縮,很難在短期內調整及克服。

建議政府提出專項資金,鼓勵企業汰換工作母機設備,推動企業購買自動化設備、工作母機等產品來幫助臺灣的核心產業度過難關。工具機產業的中長期轉型升級,建議朝智慧化生產、產業自動化生產、客製化生產、彈性化生產等方向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及解決不同產業面臨的缺工及勞動成本的問題。

(四)筆電及3C產業因應中美貿易戰的行動計畫

筆電及3C產業涉及上下游供應鏈及產業聚落形成,因此要轉移相對複雜及困難,而且轉移的時間較長、成本很高、所需基層員工較多。因此,轉移主要以組裝為主,以及高階產品的轉移。廣達電腦將伺服器轉移返臺生產,此外就近在臺灣擴充產線因應中美貿易戰。

和碩科技採取調整產能、加強垂直整合分散風險,並在關渡興建研發中心,在新店購入廠房生產物聯網感測器等高附加價值產品,在原有桃園龜山兩處生產基地新增產線與自動化設備。

四、中美貿易戰不確定的年代,2020年臺商投資佈局與機會

在中美貿易戰不確定的年代,2020年臺商投資佈局與機會有那些呢?5G聯網相關技術及5G應用系列商品開發,例如:車用、商用、工業用、醫療用、智慧家用等聯網設備。此外,臺商應在既有消費性電子客戶產品線外,積極開發更高精密度要求的醫療器材、車用、航太客戶等產品,以提升競爭優勢。

(本文作者袁明仁現為華信統領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臺商張老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