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台海 > 正文

首家赴台投资的陆资企业:新大陆寻找“新大陆”

2017-12-22 08:06:53陈梦婕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大陆科研人员进行条码景深识读测试。(资料图片)

东南网12月22日 (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在两岸经贸合作领域,上世纪80年代初,台资开始“登陆”,为大陆经济注入一股活水,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IT与电子设计技术。2009年,这种单向投资关系首次发生改变,台湾当局向陆资开放部分行业,允许陆资入岛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从而拉开了两岸双向投资的序幕。

同年6月,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建新大陆”)在台湾经过洽谈,拟出资收购、控股帝普科技有限公司,并将帝普科技改名为“台湾新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很快,一份编号“商合批2009254”、印发时间为2009年7月28日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经过福建省外经贸厅送达福建新大陆。这标志着福建新大陆投资收购台湾帝普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申请通过商务部核准,成为首家赴台投资的陆资企业。

共造“二维码中国芯”

在超市购物,人们只需打开手机的“支付宝”或“微信”钱包,亮出付款条码,收银员用扫描枪轻轻一扫,就能自动完成付款。这其中,二维码识别应用技术至关重要。时至今日,福建新大陆在条码支付领域已经成为市场领导者,这背后最具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二维码解码芯片,而台湾新大陆公司的成立对此功不可没。

2009年,台湾新大陆公司成立后,就与台湾科研机构如拓墣产业研究所、台湾“工研院”等展开合作,在产业应用方面与台湾智原科技、台湾联华电子等合作。“比如我们要设计一些新产品,台湾可能有现成的技术,我们就把他们的技术引入并做进一步的研发。”分管台湾新大陆公司的新大陆自动识别公司总经理郭栋说。

2010年,福建新大陆发布全球首颗“二维码中国芯”,并围绕这一芯片申请了120项专利。“这颗中国芯可以说是我们与台湾同仁共同合作研发的成果,也是台湾公司成立后的重大收获。”郭栋告诉记者,2010年9月,通过与台湾配套厂商台湾联华电子、台湾智原科技的合作,福建新大陆首颗二维码解码芯片成功流片并通过测试。2012年,福建新大陆第二代“二维码中国芯”发布,涵盖主流二维码和全部通用一维码功能,并实现量产……

此外,赴台投资,福建新大陆打通了引才通道,揽到了许多台湾高科技人才。郭栋告诉记者,引才引智,同时也把台湾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创新模式融入企业,让福建新大陆受益匪浅。该公司的首位台籍员工张峻一就成为集团物联网感知与信息识别引擎团队的带头人。几年辛勤耕耘,张俊一已获得以其名字命名的专利50余项,并带领福建新大陆自主研发出全球最小条码专用识读模块——E2。两年前,他还荣获了福州市政府授予的“福州荣誉市民”称号。

如今,福建新大陆二维码技术在电子凭证、农业溯源、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冷链物流、物联网人才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福建新大陆也凭借二维码技术,在大陆POS机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并成功跻身为全球第三大POS机供应商。郭栋表示,台湾在RFID和IC设计领域上具有研发优势,在零件或装置上的技术已成熟。大陆的创新活力、行业应用优势与台湾的产业化优势结合,两岸实现优势互补,共创双赢。

布局知识产权

很多人并不知道,除了技术研发合作,新大陆投资台湾看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台湾在知识产权上的优势。

郭栋告诉记者,台湾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曾在知识产权方面吃过很多苦头,因此累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保护经验。近年来,台湾新大陆公司借鉴岛内相关行业经验,给母公司开发产品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大大缩减了研发的成本和周期。现在福建新大陆的每个项目立项之前,都要做专利排查,与台湾顾问团沟通互动,碰到潜在风险,立即研究如何修改专利方案,寻找产品的价值点。无论是创新还是新技术的使用上,福建新大陆都力求走在行业前面,用别人没有的东西,并及时申请自己的发明专利。

例如,针对拳头产品二维码芯片,福建新大陆就在台湾知识产权咨询公司世博科技的帮助下,开展了二维码识读芯片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工作,围绕二维码芯片提出了179项专利申请(包括120项二维码芯片专利、37项二维码识读引擎专利和22项二维码物联网应用商业模式专利)。

“其实,布局好知识产权就是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赢得话语权。”郭栋回忆说,“几年前,有家世界500强企业想并购福建新大陆,最后并购不成,就想用知识产权武器来整你。”所幸,福建新大陆与台湾方面合作,建构起知识产权体系,保护了自己。引入台湾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不但发明专利的数量大幅提升,其对国际专利的认知、查询及咨询的能力,也帮助福建新大陆绕开欧美国家的专利陷阱,完善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布局。

加快国际化步伐

台湾新大陆公司成立后,第一个单子就是将其自主创新的产品,借力台湾“跳板”走向国际化。郭栋介绍,由于台湾科技产业的国际化水平比较高,人才在语言及国际化视野方面也有一定优势,借助台湾的平台,有助于新大陆加快国际化步伐。

近几年,福建新大陆在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在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销售网络。郭栋表示,随着人工成本的逐步上升,市场对自动识别的需求也在提高,特别是像日、韩这样的国家,产业化基础好,人力又贵,对此需求更加迫切。例如,目前在商谈的一家日本微波炉厂商,就需要植入新大陆的二维码识别技术。以后加热一个便当,只要在包装上设置条码,通过二维码识别技术启动自动烹饪,就能达到最佳的口感。

此外,台湾也成为福建新大陆产品亚太地区的服务中心。这也为福建新大陆吸引到更多客户。台湾新大陆公司的作用日益凸显,今年亚太地区的业绩同比翻番,与2009年台湾公司初创相比,亚太地区的业绩增加了10倍以上。

大事记

2017年7月27日,在晋江举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食品交易会上,两名台湾客商(左、中)在了解晋江本地企业生产的海苔食品。(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1980年,福建首笔对台小额贸易成交。当年,福建对台小额贸易交易额4万元。

1981年7月1日,福建首家台资企业诏正水产联合公司在诏安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6万美元,拉开了台商在福建投资的序幕。

198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厦门杏林、海沧及福州马尾设立台商投资区。

1990年7月3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福建省台湾同胞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福建省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这是福建制定的首批涉台法规。

1992年12月20日,福建首家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在厦门成立。

1994年9月16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

1998年3月9日,首届福建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在石狮举办。

1999年9月,海峡两岸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正式竣工投产。

2003年3月21日,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首台轿车——菱帅轿车下线。这是福建生产的第一辆轿车。

2005年12月15日至19日,首届两岸(福建)优良家庭用品礼品博览会在台中举办,福建成为大陆首个在台单独办展的省份。

2008年11月17日,由台湾富邦金控参股的厦门商业银行成为大陆第一家台资参股银行。

2009年4月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同年4月8日,大陆首个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培训基地在泉州挂牌成立。

2009年7月,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决定,将努力把平潭建设成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

2009年8月11日,台湾新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在台北挂牌成立。福建新大陆成为大陆首家赴台投资的企业。

2010年11月29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新修订的《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

2011年1月1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实施,大陆首份ECFA原产地证书在福建诞生。

2012年1月15日,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2013年2月27日,台商黄益建向国家博物馆捐赠由原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闽台行”企业(有限公司)设立批准证书(外经贸资审字〔1986〕001号)。

2013年12月15日,大陆首张对台投资保险保单正式生效,该保单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福建分公司向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签发。

2014年12月3日,台湾联电集团12吋晶圆项目正式落户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该项目总投资62亿美元。

2014年,中国银监会先后批准台湾的合作金库商业银行、彰化商业银行、华南银行、第一商业银行在福建设立一级分行。

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是福建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的重要方面。

2015年7月14日、29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批准泉州、厦门开展对台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

2015年12月29日,海峡两岸仲裁中心在平潭成立,为两岸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仲裁服务。

2016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公告,台湾居民在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的营业范围放宽至129项。

2016年4月24日,来自台湾的货物首次搭乘“厦蓉欧”班列前往欧洲。

2016年11月7日,由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和台湾旭腾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厦门举行。这是两岸石化业合作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上世纪90年代初,台企灿坤电器有限公司在厦门办厂,设8条生产线专门生产电熨斗、烤面包机、咖啡壶三大系列出口产品。(资料图片)

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龙 摄

2017年9月27日,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重点平台——厦门机电设备展示交易中心开业,成为台湾智能制造高端设备进入大陆市场的窗口。图为客商在参观台湾百德机械展示中心。(资料图片)

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上世纪90年代初落户厦门的台企正星橡胶轮胎厂。(资料图片)

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龙 摄

1999年5月1日,设在厦门大嶝岛的大陆首家对台小额商品市场正式开市。(资料图片)

郑杰 陈一平 摄

专家点评

李非(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

2009年,台湾当局开放陆资赴台,掀起两岸双向投资的序幕。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首家赴台投资的大陆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效果。台湾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畅通,熟悉国际惯例,对于新大陆产品的海外销售以及知识产权的国际化布局助益良多。另外,台湾有很好的研发技术,大陆有广阔的市场,新大陆引进台湾先进的科研技术和人才,让其研发成果得到及时应用,双方可谓双赢。

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台湾当局开放陆资赴台8年来,开放领域有限,累计投资至今不到20亿美元。首先,从经营成本来看,台湾地区的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都比大陆高出不少。双方在劳工权利、环保、质量方面的标准也有很多不同。再者,台湾地区的政治环境错综复杂,台湾当局对陆企投资有诸多限制。此外,台湾内部市场竞争充分。因此,对大陆企业来说,赴台投资势必要做长远规划。

目前来看,除了航空、金融公司等在台设置分支机构外,独具大陆特色的服务业,如北京同仁堂、青岛啤酒等在台发展良好。所以,有意赴台的陆企首先应该考虑的还是自身是否有比较优势,能否实现优势互补,根据市场做好规划,方能行稳致远。 (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整理)

数据

截至今年10月,福建省累计已批准台资项目(含第三地转投)17305个,合同台资额422.58亿美元,实际到资额281.3亿美元。

截至今年10月,闽台贸易进出口总额961 5.8亿元。其中,进口额7352.9亿元,出口额2262.9亿元。

截至今年10月,对台小额贸易进出 口总额32.41亿美元,其中,进口额22.29亿美元,出口额10.12亿美元。

截至2016年底,福建自贸试验区新增台资企业141 1家,占全省90%。

截至今年4月,平潭综合实验区台资企业累计达836家。

截至今年10月,在闽台湾金融机构21家。福建新台币现钞业务量占大陆业务总量的1/3。

截至今年10月,福建企业在台湾设立88家(不含增资)企业或分支机构,协议投资额3.84亿美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