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27 期 (2018年7月份)

新製造時代管理模式的創新思維作者:徐丕洲

互聯網及零售通路,已由eBay、亞馬遜和淘寶等電商平台取代以往的大賣場、百貨公司,以淘寶為例,每天同時在線商品超過8億件,其中有銷售萬件的「爆款」,也有僅銷售百餘件就被迫下架;Nike鞋子新品上架,只要45天尚未賣出就會打六折下放到Outlet去賣,此乃代表消費端的個人化需求日益迫切,廠商必須有快速應變的能耐。

阿里巴巴馬雲已觀察到市場上大量分散的個性化需求,不斷施壓銷售端、再從銷售端逆向影響製造端。可見製造端在生產上必須具備更強的彈性能力、才能適應「多品相、小批量、快翻新」的消費需求.

多品相、小批量快分心的消費需求時代已經來臨

未來新零售將會是線上電商、線下門市及隨身購物三者深度融合的個人化訂單,例如在adidas描繪的消費藍圖裡、你只要用手機的鏡頭掃描自己的腳、電腦會幫你計算正確的尺寸、你可以在手機或電腦繪製屬於自己客制化的鞋子,然後走進商店上傳你的設計圖並且下單、在你家附近的智慧工廠裡、機器人就能透過聯網裝置、機器手臂、雷射與影像定位生產出專屬你的跑鞋。

換言之、過去傳統製鞋需要18個月才能從設計、製造到上架,而在未來大廠設定的目標是一天、製造商要怎麼在短短一天內具體回應消費者的個人化訂製需求?它必須要做到「隨時感知、智慧判讀、快速回應」方能達成目的。

如果零售端沒有佈建大量感知器、透過大數據分析,那麼製造端無法在第一時間得到消費者的需求;同樣的,如果工廠裡沒有佈建大量感知器、透過大數據分析,製造端也無法快速改變生產流程-回應消費者的需求。迄目前,互聯網之應用在商業領域較為普遍,惟其與價值鏈上游的製造與產品設計端尚未有效結合,也就是與工業互聯網上未有效結合。

彈性化生產與建構工業互聯網

商業互聯網連接的是人,而工業互聯網連接的是商品,設備與機器。建構工業互聯網需要:()資料收集的感知科技(Sensing Technology)()邏輯判斷的智能科技(Intelligence Technology)()即時反應的回應科技(Responding Technology),例如綠能科技需要環境監測、物聯網產業需要網實整合、智能機器需要機台元件整合、國防工業需要精密感測、生技醫療需要生物感測,幾乎每個產業都需要藉由感知科技來收集數據,經由智能科技的判斷再以回應科技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目前臺灣工業互聯網的建置還停留在傳統製造業降低成本的層面,著眼於省人力及提高良率的製程控制,優化線性供應鏈的效率、而不是為了商業互聯網對接。

過去所從事的代工製造業,由於能達到生產端的規模經濟、而使企業願意投入供應鏈的協同商務(Collaborative Commerce),也就是產業上中游在產品發展的整個生命週期就一起參與,並進一步整合,透過資訊共享、共同規劃和預測,但在CZB商業模式下的經營環境,規模經濟已不在生產端,而是在需求端,並且市場吸納量要夠大才能獲致經營效益。

傳統的製造業應逐步蛻變為製造服務業

因此,臺灣製造業升級要把眼光放在全球市場上,賺全世界的錢;如何以製造服務化模式轉型成為製造服務業一直是以硬體或軟體銷售為核心之廠商關注的焦點。而製造業要能服務化、將互聯網或是物聯網觀念與軟硬體加入原有產品,是一個關鍵。茲以下列實例分述說明:

1.  美國奇異電子讓噴射引擎變成一個有智慧的噴射引擎、所以奇異和Accenture成立一合資公司Taleris,並發展出兩項業務(1)針對飛機公司所提供的預防性維修(2)提供給航空公司的機隊管理與優化服務。

2.  米其林輪胎透過加強感測器讓輪胎變得更聰明、由於油耗與輪胎的品質息息相關、所以米其林也提供油耗管理服務及對應的輪胎使用服務。

(本文作者徐丕洲現為榮泰企管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臺商張老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