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东南沿海经济区

福建、广东、海南三省经济地理分区
包括福建广东、海南,面积29.9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地理环境优越,比邻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门户,经济发展居全国领先地位。
中文名
东南沿海经济区
行政区类别
经济地理分区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华东
地理位置
福建、广东、海南三省
面    积
299000 km²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机    场
广州白云机场
火车站
福州火车站 广州火车站

背景介绍

播报
编辑
年底已形成京广(北京―广州)、京九(北京―九龙)南段及广深、鹰厦、外福、横南、三茂和广梅汕等干线组成的区域铁路网,营业里程3462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4.8%,路网端备拜密度115.8公里/万平方公里。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干线能力紧张更为喇催突出,沿海城市间客货交流巨大桨断钻全的潜在市场和部分老区的亟待脱贫要求加快京广客货分线实施步伐和建设福厦铁路击誉悼永垫等桨棵屑鸦婚定杠判。

具体介绍

播报
编辑

福建

福建省,简称“闽”,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公元前221年,秦朝置闽中郡,治东冶(今福州),从此福建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福建省陆地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全省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东南部分地区属南亚热带。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2.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福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 位。全省拥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东南部分地区属南亚热带;土地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
2011经济概况
初步核算,201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10.6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9167.54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6632.06亿元,增长8.6%。

广东

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辖21个省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广州、深圳),地级市19个。汉语拼音GuǎngDōng。广东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广东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一面,内部有三大民系,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广东人口已超一亿人高居全国第一位。 广东商业蓬勃,经济实力已超越新加坡、台湾和香港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文化最开放的省份。经济居中国各地之首,外国人士众多。
地理环境
气候
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广东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间,全省平均为1777毫米。降雨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趋势。
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经济
广东是经济大省,总量全国第一
以制造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强省,走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前列。连续十几年经济总量领先于中国其他省份,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专利申请量、税收、进出口总额、旅游总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互联网用户、货物运输周转总量等。其中进出口总额年均占全国约1/4,从1985年至2008年连续23[16]年居全国第一;年财政总收入占全国约1/7;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占全国约1/4;GDP从1989年至2011年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5696.46亿元,连续20年保持全国经济总量第一位置,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后又超越香港和台湾。2009生产总值为39081.59亿元,人均GDP40748元,折合为5965亿美元。财政总收入完成8620亿元。
以制造业为主,具有食品、纺织业、机械、家用电器、汽车、医药、建材、冶金工业体系。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总数均居全国首位。率先成立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第一家金融电子结算中心、第一个外汇调剂中心,发行了中国银行第一张信用卡等,广发银行1993年11月8日在澳门开设分行,并作为中国商业银行在境外开设的首家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是中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广东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全力建设金融强省,对周边地区的金融辐射力越来越强。2011年,广东已基本形成了以货币、外汇、产权等市场为主体的金融市场体系。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基本完成,地方金融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现与港澳合作打造粤港澳都市圈。各省区市GDP含金量中次于上海北京位居前三,广东省成为首个5万亿元俱乐部成员,江苏、山东紧随其后,突破4万亿元。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以珠江口东岸、西岸为重点,2020年粤港澳建成全球最具竞争力大都市圈,打造一个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的城市群。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达5.3万亿元,增长10.0%;人均GDP50500元,增长8.0%,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7819美元,跨入中上等收入国家或地区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5514亿元,增长22.1%;出口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为5319.4亿美元,增长17.4%.三次产业趋于协调发展,服务业占比继续提升,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396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5.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17]。
2011年人均GDP为50500元,位居中国第四名,仅次于江苏、浙江、内蒙古。
2011年GDP含金量排名第三(次于上海、北京)。
中国最富裕30城市排行榜中东莞市、佛山市、珠海市、中山市分别排名第一、第四、第六、第七。

海南

海南省,省会:海口,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从此,海南成为中国第五个经济特区,海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海南岛是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仅次于台湾的全国第2大岛。海南省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经济
2010年生产总值2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1亿元,增长5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亿元,增长19.5%。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成为近几年我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总量提升幅度最大的年份。
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幅高出生产总值增幅36.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87.5%,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9.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以旅游业为龙头、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全年接待过夜游客2587.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7.6亿元,分别增长15%和21.7%。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217.3亿元、2509.7亿元,银行业盈利61.2亿元,分别增长32.8%、29.3%和51.9%,增幅均居全国第一,银行业跨省资金累计净流入1085亿元。
大力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克服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去冬今春抢种扩种冬季瓜菜263万亩,比上年增加24万亩,全年瓜果菜出岛540万吨,生猪出岛173万头,均创新高。建立了市场监管、质量检测和冷藏运销的保障体系。新增设施大棚3万亩,新增预冷库容量3万吨。环渤海(海南)热带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中商农产品交易中心市场一期建成。“冬交会”签订农产品订单565.02万吨,成交金额226.94亿元,分别比上届增长11.8%、28.2%。继续实施中部农民三年增收计划,中部6市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14元,增长18%,比全省增幅高6.8个百分点。
2011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1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高于全国GDP增速2.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大关,按现行汇率计算为4429美元,跨入了世界中上等收入地区的行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