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鎖定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贛州經開區”,位於贛州市中心城區西城區,成立於1990年7月, 2010年3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現轄黃金嶺街道辦事處、蟠龍鎮湖邊鎮贛州新能源汽車科技城管理處、贛州綜合保税區鳳崗鎮三江鄉,總面積218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35萬人。
近年來,落實省委“十六字”方針和市委“六大攻堅戰”部署,堅持解放思想、內外兼修、北上南下,弘揚創新、擔當、爭先、求實精神,“一區四基地”建設紮實推進,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市前列,獲評商務部“中國開發區20強”之“最具投資潛力獎,贛州經開區突出主攻工業,着力建設“一區三基地”,即把贛州經開區打造成贛州工業發展龍頭示範區、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全國知名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全國聞名的產城融合創新示範基地
中文名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外文名
Ga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別    名
贛州經開區
所屬區域
中國江西贛州市
成立時間
1990年7月
面    積
218 km²
人口數量
35萬人(2017年常住人口)
氣    候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電話區號
0797
郵政編碼
341000
車    牌
贛B
火車站
贛州西站
機    場
贛州黃金機場
黨工委書記
空缺 [4]  [8-9]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基本介紹

經開區管委會 經開區管委會
經濟發展領跑全市作為贛州對外開放的“窗口,工業發展的主平台,贛州經開區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多年領跑全市。2017年,全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763億元,增長14.5%;固定資產投資321.3億元,增長12.8%,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58.1億元,增長25.1%;財政總收入41億元,增長12.8%;實際利用外資1.9億美元,增長10%;進出口總額8.37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7.65億美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95億元,增長12.1%。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財政總收入、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等4項主要指標總量排名全市第一,其中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出口總額佔全市的1/5強。
今年上半年,預計全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305億元,增長20%;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20億元,增長30%;財政總收入25.47億元,增長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億元,增長12%;進出口總額31.6億元,增長4%,其中出口總額29.34億元,增長7.3%;實際利用外資2.05億美元,增長104%;主要經濟指標總量繼續穩居全市第一。
贛州綜合保税區 贛州綜合保税區
平台建設日臻完善。按照“組團推進、片區建設”的思路,形成了“一城兩園兩區”開發建設格局。“一城”,即:贛州新能源汽車科技城,位於我區西部,總規劃面積35.2平方公里,自2016年4月開工建設以來,完成投資90億元,完成“三通一平”16平方公里,由唐龍大道、城西大道、機場快速路、唐鳳大道、旭日大道等12條道路和橋樑組成的回字型路網已基本建成。
引進了國機智駿汽車、凱馬汽車等5個整車項目以及孚能科技、中車生一倫等7個關鍵零部件配套項目;落户了江西理工大學贛南職業技術學院、南方新能源汽車工程研究中心等6所院校和研發中心、檢驗檢測中心等4個配套項目,章良、洋田等2個城市組團建設快速推進;新能源汽車小鎮招商全面啓動。一座集製造、研學、產景於一體的綜合型生態新能源汽車產業新城初具規模。“兩園”,即:電子信息產業園,位於我區中北部,總規劃面積32.5平方公里,累計投入資金42.5億元,累計徵地1.7萬畝,平場約7500畝,新建市政道路20公里,崗邊大道香江大道升級改造全面完成,園區內道路基本完成“白改黑”,供水管道、供電管線、燃氣主管等配套設施日臻完善。建有標準廠房39.1萬平方米,物流中心、電鍍集控區等配套功能區不斷完善,共落户電子信息企業120多家。農旅產業園,位於我區北部,規劃面積53.7平方公里,主要發展農旅項目,已建成綜保區至鳳崗鎮北部旅遊區旅遊公路,開工建設鳳崗鎮南邊村至湖邊鎮官田村旅遊公路等3條旅遊公路,落户台灣部落、“五彩城”花博園、運動休閒小鎮、康華醫養結合等6個農旅項目,建成後,將成為理想的休閒勝地、中心城區的“後花園”。“兩區”,即:贛州綜合保税區,位於我區中部,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是江西省首個綜合保税區,自一期1.895平方公里於2016年10月19日正式通關運行以來,累計建成標準廠房、保税倉庫7.2萬平方米,落户項目43個,實現進出口額2.17億美元,開通運行“贛港直通車”,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國通關一體化”首單業務。
園區內管道、通訊、燃氣等已鋪設到位,崗邊大道(竹苑路-創業園)、鳳崗路(崗邊大道-橫江大道)實現通車。
西城區,位於我區南部,是我區最早的建成區、正在建設的高鐵新區和未來的城市核心區,對西城區進行了規劃再提升、功能再完善,品質再提升,佈局了住宅小區、醫院、學校、文化、公園、體育和商業綜合體等配套設施,引進了綠地集團建設高鐵核心區,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城市承載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
產業集羣快速發展。首位產業發展後勁顯著增強。新能源汽車科技城落户了國機、昶洧、中電、瑪西爾、孚能等一批整車及配套項目,總投資達536.25億元,預計2020年,整車產能將達到200萬輛,產值超千億元。2016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我區考察指導,對我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電子信息產業快速發展,現有電子信息企業120餘家,規模以上企業36家,初步形成“整機+芯片+模組”的生態產業鏈,2017年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1億元,增長13.67%。新能源汽車和電子信息兩大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60億元,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超30%,首位產業集羣效應日益凸顯。鎢和稀土等傳統產業華麗轉身,工業企業完成技改投資每年平均增速達80%。
新經濟引領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工業發展動力加速向新興產業轉換,集聚了國機、中車、五礦招商局集團、日本京瓷世界500強、央企。全區現有工業企業51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0家,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16家,利税總額超億元以上的企業13家。
改革創新活力增強。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推動贛州經開區從產業園區科技創新園區轉變。出台了系列人才引進和科技創新扶持政策,兑現人才公寓、人才補貼、研發經費等政策。全區有院士工作站4個、高層次人才790名,其中院士等國家級人才14名。成功申報63個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重點新產品等項目。孚能科技被評為2017年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以及智能製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全省唯一),江西省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檢測中心落户新能源汽車科技城。目前,全區有被國家及相關部委認定的科技創新及基礎服務平台等“國字號”14個。
企業專利總量1794件,註冊商標總數2560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41家,上市掛牌企業總數達9家。成功申報全國首批標準化服務試點,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通過國家質檢總局驗收。
日新月異的贛州經開區 日新月異的贛州經開區
產城融合加速推進。堅持以人為本,大力促進產城融合互動,完善了西城區控規、新能源汽車科技城控規、鳳崗片區控規。大力推進城市項目建設,城市路網進一步完善,新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功能和品質不斷提升,城鎮人口加速集聚,城鎮化率達68%,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生活性生產性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趣分期、全國首個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華融天鴻基金等20餘家科技金融、新型基金企業相繼落户,其中趣店集團於2017年10月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為當時全省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發展活力進一步激活,僅贛州國際企業中心就入駐企業近300餘家,全區各類市場主體近3萬户、從業人員近8萬人、註冊資金近603.53億元,建成7個專業市場;擁有金融機構25家,發放貸款總數列全市前列;物流企業超200家,總噸位、倉儲面積、税收總量居全市第一。 [1]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區劃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現轄黃金嶺街道辦事處、蟠龍鎮湖邊鎮、贛州新能源汽車科技城管理處、贛州綜合保税區鳳崗鎮三江鄉,總面積218平方公里。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制沿革

1990年7月23日,贛州行署批准成立贛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領導小組。7月25日,贛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程指揮部成立。8月1日,地委、行署在贛南賓館會堂舉行贛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大會。10月5日,在青光嶺舉行贛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工程開工典禮,規劃面積1.88平方千米,首期開發0.53平方千米。
1991年12月,贛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改稱黃金嶺經濟技術開發區,併成立黃金嶺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定為副縣級單位,主管單位為贛州市人民政府
1993年8月23日,贛州黃金嶺經濟開發區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並正式定名。
1994年3月,贛州地委、行署確定贛州黃金嶺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升格為正縣級單位。1997年6月5日,江西省民政廳批覆,將贛州市水南鄉金星村委會,湖邊鄉楊梅、大坪村委會成建制析出,組建設立黃金嶺街道辦事處,屬贛州市政府派出機構,由贛州黃金嶺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代管。
1993年8月,為加快贛南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贛州地委、行署決定在贛州地區畜牧研究所基礎上成立贛南科技城。1996年8月30日,在贛南科技城基礎上成立贛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7年8月27日,贛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佔地面積1.15平方千米,為正縣級事業單位。
1999年7月,贛州地區撤地設市,贛州黃金嶺經濟開發區上收贛州市管轄。1999年10月,經贛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贛州市黃金新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決定合併贛州黃金嶺經濟開發區和贛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00年3月,贛州黃金嶺經濟開發區和贛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併更名為贛州市黃金開發區。原贛州黃金嶺經濟開發區和贛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省政府批准的有關管轄範圍、管理權限、配套政策不變,由贛州市黃金開發區統一管理並執行。2000年5月,贛州市黃金開發區掛牌成立。2000年6月,南康市潭東鎮劃歸贛州市黃金開發區管轄。2000年8月10日,贛州市黃金開發區管委會與章貢區人民政府完成了蟠龍鎮黃金嶺街道的事權交接,正式接管兩鎮一街道;至此,贛州市黃金開發區佔地面積119.87平方千米。
2004年6月30日,贛州市黃金開發區更名為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2004年7月21日,贛州市黃金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更名為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保留贛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牌子。
2007年5月9日,國務院批准,在贛州經濟開發區內設立江西贛州出口加工區,規劃面積2.93平方千米。
2008年3月,經市委研究並報省編委批覆同意,設立贛州出口加工區管理委員會。贛州出口加工區管理委員會與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合署辦公。2008年5月,江西贛州出口加工區海關監管隔離設施及相關配套設施經海關總署等部委聯合驗收小組驗收合格。2008年9月,贛州市委作出決定,章貢區湖邊鎮、南康市潭口鎮劃歸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轄;至此,贛州開發區轄蟠龍鎮、潭東鎮、湖邊鎮、潭口鎮和黃金嶺街道四鎮一街道,面積219平方千米。
2009年2月,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更名為贛州開發區併成立贛州開發區黨委。2009年6月,贛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對贛州開發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進行調整,成立贛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負責所轄區內經濟發展、招商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和鄉鎮行政管理工作,為贛州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按副廳級機構配備幹部;保留贛州出口加工區、贛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贛州香港產業園牌子;內設7個工作機構,均為副縣級。
2010年3月21日,國務院批覆同意贛州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4年4月,贛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對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進行調整,成立中共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贛州出口加工區)工作委員會、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贛州出口加工區)管委會,負責對轄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及生態等各項事務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為中共贛州市委、贛州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副廳級;保留贛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贛州香港產業園牌子;內設10個工作機構,均為副處級。2014年9月,設立贛州綜合保税區管理委員會,為贛州市人民政府正處級派出機構,不再保留贛州出口加工區管委會牌子。
2016年3月9日,南康區唐江鎮章良村、村尾村、橫江村,太窩鄉太窩村、洋田村、龍潭村、中邊村高山村、範塘村9個村劃歸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2016年3月24日,設立贛州新能源汽車科技城管理處,負責新劃入9個村和贛州新能源汽車科技城開發建設管理。2016年8月,潭東鎮、潭口鎮全域,以及蟠龍鎮武陵村、壩上村、當塘村、虎形村、籮渡村等5個村和黃金嶺街道坪路村、新路村等2個村,移交蓉江新區;同月,南康區的鳳崗鎮、三江鄉的事權整建制劃歸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
2017年4月21日,章貢區水西鎮垇頭村、橫江村2個村整建制劃歸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
2019年8月7日,設立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鐵新區服務中心
2020年7月6日,章貢區水西鎮蛤湖村整建制劃歸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 [5]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內交通

環境優美的贛州經開區 環境優美的贛州經開區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交通、區位優勢明顯,105國道、323國道、贛粵高速公路京九鐵路連南接北,昆廈高速公路貫穿東西,黃金機場近在咫尺,各項現代化基礎設施和城市配套功能日益完善。經開區環境優美,經濟活躍,社會穩定,已逐步成長為贛州市改革開放的窗口,對接長珠閩的前沿陣地和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重要平台。
贛州東臨福建,南接廣東,西靠湖南,是沿海的腹地和內陸的前沿、長江經濟區與華南經濟區連接的紐帶,具有承南啓北、呼東應西的區位優勢。贛州與香港、廣州、深圳、廈門等地均相距450公里左右。
以贛州為中心,200公里為半徑,有贛粵閩湘四省九個城市,4000萬人口,贛州已初步構建起贛粵閩湘四省通衢的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和我國南部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航空:4D級規劃設計贛州黃金機場為贛粵閩湘四省邊際最大機場,贛州是全國唯一的支線航空試點城市,華南地區最大的支線航空樞紐城市。截至2019年12月,贛州黃金機場已開通飛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杭州、南昌、成都、昆明海口、廈門、青島常州南寧濟南、西安、珠海、寧波哈爾濱、三亞、鄭州湛江、南京、貴陽遵義、天津、桂林温州長沙、武漢、延安國內航線以及泰國芭提雅國際航線 [2] 
公路:大廣高速、廈蓉高速、贛韶高速、泉南高速、濟廣高速等高速公路在境內縱橫交錯,已實現“出市幹道全高速化,轄區內所有縣城均可半小時內上高速”。
鐵路:京九鐵路贛龍鐵路贛瑞龍鐵路贛韶鐵路、昌贛客運專線在贛州交匯,與建設中的贛深客運專線、興泉鐵路構築起連接粵閩湘、港澳台、通達國內外的快捷交通網絡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自然地理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中亞熱帶南緣,具有典型的亞熱帶丘陵區濕潤季風氣候。其主要特點是:氣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豐沛,無霜期長,冷暖變化顯著,降水概率大。
境內平均氣温20.9℃,7月為最熱月,累年月平均氣温為29.4℃,1月為最冷月,累年月平均氣温為8.0℃;年日照時數為1888.5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2%;年降水量為1400—1500毫米,累年平均降水量為1494.8毫米,年最大降水量2183.9毫米,年最小降水量969.6毫米;常年主導風向為北風,一般每年9月至次年3月盛行偏北風,4—6月南北風勢均力敵,仍以北風稍多,7—8月南風最多,年平均風速為1.9米/秒,最大風速為18米/秒。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贛州市中心城區西城區,國土面積218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0.55%。屬低山丘陵區、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個“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與莊園”的區域,是典型的丘陵地形。
區內水資源總量較為豐富,河川總徑流量4.32億m,章江呈“S”形經區內中部蜿蜒而過,章江在經開區境內27.4公里,區內有高陂河、哈湖河、社官背河3條小溪河流入章江。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社會

幽雅的居住環境 幽雅的居住環境
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2014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173億元、增長13.3%,工業主營業務收入602億元、增長15.7%,財政總收入32.4億元、增長22.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0億元、增長20.5%,主要經濟指標不斷攀升,經濟總量增長速度列贛州市首位,財政總收入等部分指標位居江西省國家級開發區第二位。
工業經濟穩步增長。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24億元、增長11.6%,利税總額56億元、增長10.7%。稀土和鎢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10億元、增長16.9%,對全區工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達91.5%。全區擁有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企業82户,税收超千萬的32户。
全年工業用電7.27億度、增長12.7%。第三產業發展迅速。2014年,全區擁有規模以上物流企業17家,佔全市四分之一。全區各類市場主體總數15865户,註冊資金291.8億元,分別增長22.8%、3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億元、增長16%。農業產業化水平提升。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8個,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納税9095萬元。
開放型經濟充滿活力。突出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
2014年簽約項目112個,簽約資金455.65億元,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5個,其中20億元以上項目3個。全年實際利用內資97.08億元、增長9.67%,實際利用外資1.8億美元、增長7.8%。完成外貿進出口10.15億美元、增長55.27%,其中出口6.89億美元、增長15.6%,總量均列全市第一。
贛州經開區 贛州經開區
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2014年在建項目177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65個。新開工工業項目70個、新投產工業項目80個。產城融合進一步深化,城市功能不斷增強。2014年新開工道路工程24個,新修道路16條、10.2公里,打通“斷頭路”、瓶頸路12條,初步形成五縱七橫道路網絡;新鋪設自來水管道27公里,全區建成變電站7座、天然氣調壓站1座。新增公交線路3條、延時加密3條,建成公交站台96個,市容環境進一步優化。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2014年,區本級投入民生資金6.36億元、增長26%,45件民生實事基本完成。加大就業創業扶持,新增城鎮就業人口5327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948人。開展“安置年”活動,全年新開工建設公租房1320套、棚改房3600套,返遷安置房1140套,建成交付安居公寓1251套。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健全,全年發放各類養老金、救助金和失地農民補助資金等1.56億元;新農合參保率98.68%。加快發展教育事業,投入2873萬元實施校建項目28個,水碓小學、翠谷幼兒園等8個項目建成或投入使用。投入1200萬元改善中小學校校容校貌和教學設備,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督導評估。附屬醫院黃金分院門診大樓、潭口衞生院預防門診樓相繼投入使用。精準扶貧深入推進,投入410萬元,加快1個省級、19個市級貧困村建設。建成新農村建設點30個,完成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586户,新修農村道路10公里。
2015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160億元,社會消費零售總額42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5.64億元,實現工業主營業務收入62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50.7億元。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主導產業

贛州綜合保税區 贛州綜合保税區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現有企業500餘家,在做大做強現有產業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產業上下游配套,構建“4+1”主導產業體系,重點發展鎢及稀土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
鎢及稀土新材料產業:落户了江西金力永磁科技有限公司(稀土永磁材料、高性能磁鋼)、五礦三德(贛州)稀土材料有限公司(稀土合金材料)、贛州東磁稀土有限公司(稀土永磁材料、永磁電機)、贛州澳克泰工具技術有限公司(塗層刀片、鑽具)等知名企業,形成了以永磁材料、合金材料、永磁電機為主的稀土新材料產業鏈和以硬質合金硬麪材料、塗層刀片、鑽具為主的鎢新材料產業鏈。重點發展永磁材料、永磁電機、熒光粉、節能燈具、儲氫材料、儲能電池、稀土陶瓷材料等,礦山工具、硬質合金及刀鑽具、棒材、模具、異型合金、特種鋼工具等。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贛州經開區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在上游材料領域、中游關鍵零部件及設備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和優勢,落户了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動力電池)、格特拉克傳動系統有限公司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公司(汽車變速箱)、贛州有色冶金汽修有限公司汽車改裝)等知名企業,形成了以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變速器、整車改裝為主的產業鏈。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特種汽車、汽車動力電池、電池材料、驅動電機、變速箱等。
電子信息產業:落户了江鎢新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高導電低氧光亮銅杆)、光寶力信科技(贛州)有限公司(微型變壓器)、萬寶至馬達(江西)有限公司(微型電機)、贛州金信諾電纜技術有限公司通信電纜)等知名企業,形成了以通信銅線、電纜、變壓器、電機為主的產業鏈。重點發展移動消費電子、電子導航終端汽車電子、安防電子、新型顯示器件微電機、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等。
生物醫藥產業:落户了江西青峯藥業有限公司江西友邦醫藥有限公司江西弘立現代中藥有限公司針劑、片劑)、江西贛隆藥業有限公司(藥劑)等知名企業,形成了以中成藥、藥劑為主的產業鏈。重點發展抗腫瘤類藥物、抗高血壓類藥物、研發現代中藥、醫療器械、醫療康復服務業等。
現代服務業:贛州經開區現已集聚了一批總部經濟、電商物流、供應鏈、文化創意、人力資源企業,落户有毅德商貿物流園、國際企業中心、港台國際中心等項目。重點發展現代物流、商貿服務業,總部經濟、金融業、公共服務業等。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入園標準與條件

贛州香港工業園北區 贛州香港工業園北區
我區要按照贛州市四大產業集羣和六大主導產業的規劃和佈局,發揮區位優勢,儘快形成我區具有比較優勢和特色優勢的板塊經濟,重點引進鎢、稀土為主的有色金屬深加工及新材料、機械製造業、電子電器業等行業生產企業和建設項目,以及與之相配套的上、下游企業。同時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項目投資規模要求:企業固定資產總投資(廠房、設備和地價款)必須達到1億元人民幣或1000萬美元以上;配套企業必須達到5000萬元人民幣以上。
2、項目納税要求:項目達產後,用地範圍內税收貢獻率每畝達到5萬元人民幣以上。
3、項目用地要求:土地資源要向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環境保護好的企業傾斜。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強度要達到每畝100-120萬元以上才能供地;原則上一般性工業項目用地控制在30至50畝以內。項目用地根據合法程序取得。
4、項目開工及建設要求。工業項目的建築系數不得低於30%;新需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面積不得超過工業項目總用地面積的7%。企業要通過建設適用性的多層標準廠房,節約使用土地。建設項目必須在土地交付使用之日起45日內實施項目工程建設,一般性工業項目要確保在開工之日起12個月內竣工投產。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所獲榮譽

2019年9月,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綠色園區名單。 [3] 
2022年7月,入選全國和諧勞動關係創建示範工業園區候選對象。 [6] 
2022年8月23日,榮獲“園區發展專項獎” [7]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基礎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現狀

贛州出口加工區 贛州出口加工區
園區內已有來自歐美、日韓、港台等國度和地域的200多家企業落户,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56個,初步形成了有色冶金及新資料、機械電子、生物製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現代輕紡等產業。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特點

①園區內設有省級鎢和稀土產業基地,致力於建成在國內乃至世界規模內有影響力的有色產業深加工和運用產品的研發、製作基地。基地內有生產硬質合金、合金工具等鎢製品及運用產品的鎢企業13家,年生產才能達1萬噸。代表企業有:江西鎢業團體投資的贛州有色冶金深加工基地和銅材循環應用生產項目,贛州章源英弗曼新資料有限公司;基地內有以生產釹鐵硼及熒光資料為主的稀土企業20家,年生產才能達1.5萬噸。代表企業有:日本昭和電工株式會社投資的贛州昭日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橫店團體東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英洛華磁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年銷售收入均在3億元以上。
②區內集聚了一批機械電子加工製作企業,汽車製作和零配件製作業初步形成產業鏈。重要企業有江鈴汽車團體與德國格特拉克公司合資項目格特拉克(江西)傳動體系有限公司,年產車用變速器200萬台套;贛州五環機器有限義務公司,年產JCM叉車變速器總成20000台,CPC3、CPC4叉車變速器總成10000台,高爾夫電動車減速橋總成30000台、傳動法蘭50萬件和其他傳動裝置20000台;由中國一汽投資興建的江西南方汽車專用有限公司,引進先進生產裝備和工藝,實現了範圍生產。
③區內集中了製鞋、製衣、紡織等一批輕紡企業,已初步形成產業集聚效應。重要企業有台灣寶成團體投資的贛州華堅(BVI)國際鞋城,致力於建成世界最大的女鞋生產基地,是一家集化工、製鞋、製革、鞋材、模具、印刷、鞋機制作為一體的大型企業,年外貿出口額超1億美元。
④食品製作業發達,雲集了一批在國內具有較高著名度的食品製作企業。重要企業有香港五豐行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江西五豐臘味有限公司、贛州酒業公司、江西雙胞胎團體等,其中江西雙胞胎團體,進入全國行業30強,年產值20多億元,具有年120多萬噸飼料的生產才能,“雙胞胎牌”豬飼料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區內還有“好街坊”、“煌上煌”等名牌產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