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建省厦门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同义词厦门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一般指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90年12月由国家科委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在全市除海沧之外的5个行政区建设了8个园区。
2019年7月,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1]
中文名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外文名
Xiamen Torch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创立时间
1990年12月
性    质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荣    誉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发展战略
一区多园

高新区简介

播报
编辑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厦门火炬拔体欠高新区”),1990年12月由国家科委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洒炒乎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四茅键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
厦门火炬高新区火炬园全景 [2]
建区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旗帜,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基础,努力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成就。在发展主导产业、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构筑创新政策体系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创造了园区经济集约式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奇迹。率先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千亿元开发区。
2011年,以占厦门市不到6%的工业能耗、不到2%的土地面积,实现工业总产值1569亿元,占厦门市的35%,在厦门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
厦门火炬高新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设趋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培育类试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10多个国家级产业发展和孵化平台,成为在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与市场对接方面真正实现环节互通、上下联动的高新技术企业询凶匙“造星工厂”。
厦门火炬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在全市除海沧之外的5个行政区建设了8个园区:1个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厦门科技创新园),1个海西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创业园),3个综合园区(火炬园、火炬<翔安>产业区、同集园),3个专业园区(软件园、信息光电园、北大生物园),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技术密集、布局合理和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光电、计算机及通讯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初露峥嵘(2011年产值分别达861亿元、581亿元和116亿元),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葱茏绽放。小至发展迅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大至世界500强巨头,2400多家有强大科技创新动力耻戒钻的现代企业在高新区茁壮成长,成为拉动厦门产业经济的强大引擎。
厦门火炬高新区着力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正日益成为集研发创新、孵化创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科技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家集聚基地。 [3](图册资料来源 [4-6]纸说颈寒轿桨道)

产业介绍

播报
编辑

综述

厦门火炬高新区始终沿着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特色化产业发展道路,主动融入国家高新产业布局,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不断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率先成为国家每平方公里产值过百亿元的高新区,率先成为福建省1000亿元开发区,建有国家火炬计划电力电器产业化基地、国家光电产业集群试点单位(全国唯一)、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已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试点建设单位,已成为福建省厦门市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引领者。
截止2011年5月,园区内各类企业数量达到2400多家,年末从业人数超过10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各类人才超过2万人。不仅吸引了DELL松下ABB联想等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并且培育了科华恒盛三五互联、三维丝、乾照光电、美亚柏科、易联众等20多家本土上市企业,精心孵化出8家“全国百强高成长高科技企业”,其中收入过百亿元企业3家,亿元企业71家。产业链延伸精细,形成了光电(平板显示、LED和光伏)、计算机及通讯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三大支柱产业,并积极发展软件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海洋生命科学文化创意创新型产业集群 [7](图册资料来源 [8-10]

主导产业

  • 光电产业主要集中在平板显示和LED发光照明行业
平板显示产业链主要分为面板-模组-整机,以友达光电为龙头,主要生产TFT模组。友达光电拥有大量该领域的关键技术,并且在光显示最新技术OLED显示领域有突破性研究。以宸鸿科技为代表的触控板生产厂商(包括面板和模组),宸鸿科技“多点触控显示技术”世界领先。以达运、辅讯为代表的背光模组厂商,在背光模组和TFT组件封装方面拥有独特关键技术。以州巧、峻崚、均豪、旗胜等为代表的配套件厂商(结构件、SMT贴片、FPC等);以冠捷、景智、厦华、东元为代表的平板显示整机厂商,辅以戴尔、万利达、联想、松下为代表的中小尺寸显示器后端应用厂商。
LED产业链主要分为外延片-芯片-芯片及组件封装-灯系灯带-后端应用(包含LED-TV、Notebook、照明等)。LED产业兴起不到三年,总体规模虽然不大,但在LED外延片的国产化生产上独显领先优势。上游前端集聚三安光电、乾照、晶宇(台资)等外延片&芯片厂商,产量(48000KK)及生产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中游集聚了光莆、华联电子(有LED业务)、万德宏、立达信等组件封装厂商,封装技术也是国内领先。2011年高新区整个光电产业产值为861亿元,各类从业人员达到4万人。(图册资料来源 [11]
  • 计算机及通讯设备产业
计算机是以戴尔为龙头,主要是生产、销售计算机整机,戴尔将借助“专用标码诊断信息通信模式”和“零库存”的物流模式将把厦门打造成全球性的电脑销售和售后服务总部(创新商业模式:生产+服务)。计算机产业上游前端集聚了华联电子、富士电气化学、兴联电子、实达电子、天能电子等电子元器件厂商,主要是生产微电机、电容器、光电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磁性材料、蓝牙及无线接入设备、电路板贴片及自动接插件等,下游以松下电子信息、玉晶光电、建松电器、顶尖电子、明德信息等企业为协作配套厂商,主要从事轻小型摄像头、数码影音设备、条码打印输出、计算机外壳包装等外围产品。
移动通信设备产业是以联想移动为龙头企业,主要生产各种手机或手持信息处理类整机,联想也将借助在厦门新建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将自己核心的“手持式信息处理业务”全部迁至厦门,建立起与苹果iphone相匹敌的手持信息处理设备拳头产品。通讯设备产业上游集聚紫翔电子、达尔电子、弘信电子、华天华、兴联电子、凌拓通信、元顺微电子等微型电子元器件厂商,主要生产柔性电路板、蓝牙及无线接入设备、CDMA及GSM手机、IC及分立器件等。2011年高新区计算机及通讯设备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81亿元。
  •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业
主要集中在电源器件-配电控制元器件-成套设备,以厦门ABB开关施耐德ABB低压开关、厦门华电开关为龙头,主要生产配电开关成套设备,其中厦门ABB开关是全球最大的中压和断路器生产和研发基地。该产业链产品配套件60%以上由本地配套,以ABB电器控制、许继集团等为代表的继电保护控制器件厂商;以大一互电器、明翰电气、联容电控、威尔圣电气等为代表的电流电压互感器&电子、电机控制元件厂商;以麦克奥迪电气、ABB华电高压、库瓦格高压等为代表的绝缘件生产厂商;厦门电力成套设备、协成实业、华普胜等为代表的开关柜及结构件生产厂商;再辅以科华恒盛、艾佩斯等为代表的电源(ups)器件生产商。2011年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业产值达到116亿元。 [12]

新兴产业

以2010年产业营运总收入计算,现代服务业(软件&物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占高新区产业比重分别3%、2.5%。吸引软件企业667家,实现软件服务销售收入81.4亿元。软件产业以行业应用软件为龙头,以IC设计为支撑,以服务外包为重点,以文化创意为特色,以信息技术服务为亮点。建成海西首个保税物流中心——厦门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吸引宏高等各类物流企业10余家。建立海西股权投资中心,吸引高能资本等十余家投资机构,为园区科技型企业提供科技金融服务。 [13]

创新发展

播报
编辑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立足企业自主创新,以企业技术改造、自主研发、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创业风险投资等政策为引导,积极构筑创新载体,大力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截止2011年5月,已拥有企业研发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34家(国家级2家、省级12家),7家博士后工作站、3个大型研发产业化基地。
主动融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拥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10多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现已拥有3个国家级孵化器、1个大学科技园、1个区域性股权投资中心、4个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延伸创新触角,明晰实施路径:实施集群孵化战略,以培育创新型种子企业,已建有面向软件产业、光电产业、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业、台湾科技企业等多个专业孵化器,孵化器面积累计超过40万平方米,各类在孵企业超过600 家,集群孵化,各显所长;实施产学研合作战略,以丰富创新网络,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了一批联合实验室,建立起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实施领军人才战略,以强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已引进20个以上的高端技术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以抢夺行业话语权,已拥有核心发明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已超过300项;实施科技金融支撑战略,以海西股权投资中心为载体,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生态链。 [14]

一区多园

播报
编辑

火炬园

火炬园 [15]
创建于1990年12月,是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发祥地和高新区管委会的所在地。火炬园位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南面1.6公里处,占地1.2平方公里,是国家火炬计划厦门电力电器产业基地的核心区,也是高新区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综合性园区。松下、ABB、施耐德等跨国公司在该园区投资建厂。 [15]

创业园

创业园 [16]
创建于2000年4月,位于火炬园东侧,是科技部重点扶持、海峡西岸最大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集群,拥有孵化场地3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500多家,已成功培育出乾照光电、三维丝环保、三达膜等三家上市公司和敏讯、清源、盛华、弘信、北大泰普等高成长企业。 [16]

信息光电园

信息光电园 [17]
创建于1998年,临近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占地82.1公顷,汇集了戴尔、宸鸿、联想等世界知名企业,是厦门火炬高新区计算机及通讯设备产业、光电产业的主要承载地之一。 [17]

科技创新园

创建于2008年,着力打造低碳的现代高品质科技园区,努力成为厦门市建设低碳试点城市的示范区、高品位二三产业的联动区。科技创新园位于厦门环东海域,占地490公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厦门节电新能源技术研发试验中心、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等大型科研院所在此落户。 [18](图册资料来源 [18-19]

同集园

同集园 [20]
创建于2002年9月,位于厦门市同安区城南,占地70公顷。着力发展新兴绿色环保产业,金鹭特种合金、北大泰普、APC、海拉等一批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高科技企业在此发展壮大。 [20]

火炬产业区

火炬(翔安)产业区 [21]
创建于2003年9月,2005年8月全面开工建设。火炬(翔安)产业区位于厦门市翔安区,规划面积3782公顷,着力打造国家级光电显示产业基地。中航工业、中电科技、友达光电、冠捷等众多大型企业在此投资兴业。 [21]

软件园

软件园 [22]
创建于1998年9月,分为一期、二期和三期。其中一期占地9.9公顷,毗邻厦门大学;二期占地102.8公顷,临近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三期占地约5平方公里,可用约3.5平方公里;除去道路等配套建设,园区占地约3.1平方公里,毗邻集美新城。软件园以软件开发、系统集成、IC设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为产业发展重点,是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唯一的软件人才引智基地,吸引了易联众、三五互联、美亚柏科、水晶石科技、中兴软创、青鸟动画等众多知名企业入驻。 [22]

北大生物园

北大生物园 [23]
创建于1999年9月,毗邻厦门市中心的忠仑公园,占地面积10.2公顷。北大生物园诞生了福建省第一个国家一类新药,并建设有厦门市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屈指可数的花园式生物工程产业化基地。 [23]

大事记

播报
编辑
1990年6月25日,厦门经济特区接过一把特殊的“火炬”——厦门市政府和国家科委正式签订协议,共同创建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厦门火炬高新区”),与当时先后成立的中山火炬高新区、威海火炬高新区并列为全国3个以“火炬”冠名的高新区。随后,鹭岛东北偏僻一隅的小东山,开始酝酿厦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初萌动。
1990年12月30日,厦门火炬高新区正式破土动工,并启动了0.7平方公里的火炬园建设。1991年3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厦门火炬高新区为国家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区成为首批进入“国家队”的高新区。
1991年10月,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入驻厦门火炬高新区;1992年8月,世界500强企业ABB在华设立的第一家公司——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1993年11月,松下音响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安营扎寨;1994年,玉晶光电、富士电气、麦克奥迪、ABB低压入驻;1995年,厦芝科技、瑞声达、兴联电子、利胜电光源入驻。1992-1995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实现经济超常规发展,中外企业纷纷入驻,工业总产值增长7倍,出口创汇增长66倍。
1996年起,厦门火炬高新区开始进入稳步成长阶段,工业总产值、出口额、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30%以上增幅,企业集群效应初显端倪。1998年1月,戴尔电脑入驻。同年3月,经厦门市科技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厦门火炬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随后,软件园、北大生物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先后兴建,“一区四园”新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00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3亿元,突破100亿元大关,并成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2005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达到583亿元。在国家火炬计划实施十五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厦门火炬高新区荣获“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
“厦门土地狭小、资源贫乏,厦门的发展必须走火炬高新区的发展路子,厦门市企业都应该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厦门发展的第一道路。”2005年第三届全国高新区主任联席会议在厦门召开,时任厦门市市长的张昌平的讲话鞭策并鼓励着厦门火炬高新区人继续前行。
然而,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发展竞争,厦门火炬高新区人明白,1.17平方公里的土地已基本饱和,土地面积严重制约了园区发展,窝在寸土寸金的厦门岛里更是难以“大展拳脚”。如何打破空间发展的“瓶颈”?“扩区发展,向岛外挺进,打造厦门高新技术‘硅谷’”,厦门火炬高新区人响亮地喊出了谋篇布局求发展的心声。
2005年6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厦门火炬高新区“扩容”为13.75平方公里。在国家宏观调控、全面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大背景下,厦门火炬高新区因孵化功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集聚效应明显,被国务院批准“扩容”,其优质的发展水平可见一斑。
2005年8月4日,火炬(翔安)产业区全面开工建设,打响了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第一炮,掀起了厦门火炬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新高潮。短短5年,一座现代化的生态科技产业新城迅速崛起,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生力军。截至2010年年底,火炬(翔安)产业区已累计引进企业 500多家,完成工业总产值492.96亿元,园区从业人员近4万人。火炬(翔安)产业区真正发挥出厦门火炬高新区高科技产业化大项目及翔安新城建设“启动器”、“吸附器”的作用。 [24]
2022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四上”企业实现营收3948亿元,增长4.1%;全社会固投423.7亿元,增长27.4%;实际利用外资6.27亿美元,增长27.7%。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第11位,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第11位。在福建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结果评价中,连续7年位列第一。 [30]

“双创”活动

播报
编辑
2019年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融通创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版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 [25]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2019年9月,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园区名单。 [26]
2022年8月,入选赛迪“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23。 [29]
2023年7月,入选赛迪“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21。 [31]

机构设置

播报
编辑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
序号
机构名称
序号
机构名称
序号
机构名称
序号
机构名称
01
办公室
02
组织人事处
03
直属党委
04
经济发展处
05
招商处
06
建设管理处
07
创新创业处(知识产权处)
08
计划财政处
09
软件产业处
10
应急协调处
-
资料来源于官网 [27]
直属单位
序号
机构名称
序号
机构名称
01
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
02
03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统计(人才、企业)服务中心
04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服务中心
05
厦门火炬高新区招商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06
资料来源于官网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