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87 期 (2015年3月份)

當前大陸投資的趨吉避凶之道作者:李孟洲

臺商在世界任何地方投資及經營,都會有風險。利潤與風險成正比,舉世皆然。即便到火星投資,也有可能被火星人仿冒侵權,而致血本流失。但各地普見共通的風險,非本文主題。這裡要講的,是當前形勢下,大陸特有的投資經營風險,及其預防因應、趨吉避凶之道。

  從臺商角度來看,當前大陸這方面的風險,最有必要提防的,一是經濟波動風險,二是地方債務風險,三是國際貿易制裁風險,四是政商關係變動風險。這四項都是從大陸現實形勢而衍生。

  首先,經濟波動風險,是指大陸總體經濟,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後,剛轉入中速增長階段。譬如去年GDP(國內生產總值)年增率只有74%,是1990年以來的最低位,且預期未來幾年內很可能進一步跌破7%,而出現「6字頭」的年增率。

  這樣的變動,也表示大陸內需市場增長力道趨弱,而使廠商產銷數量增長幅度受到限縮,甚至,市場上的競爭會更加激烈,不正當的競爭手法會出現更多。因此,對於這項風險,臺商有必要精算投資規模,及安排最適中的經營布局,以免虛耗資源;另方面,則應尋求強力的法律後援,俾在必要時有效引用司法力量,來對抗惡質的競爭者。

  其次,地方債務風險,本來是大陸地方政府自己的事情,但臺商在地投資經營,也很可能被波及。最應注意的是,臺商被查稅的壓力會顯著升高,因為地方政府為開拓財源以抵債務,必然會加強查稅,而臺商身為「外來客商」,難免首當其衝。在這種情況下,當前臺商有必要強化自身記帳報稅規範,避免觸犯相關法令,另外最好聘請稅務顧問專才,以備不時之需。

  這方面另外要提防「三角債」,即他欠你,你欠我。如地方政府拖欠當地廠商供貨價款,而臺商若是後者的分包或配套廠商,就有可能「中鏢」,遭到拖欠。

  特別是近年臺商卯勁開拓大陸內銷市場,和當地廠商的債權債務關係比以往更繁雜,挨受上述三角債倒帳風險的程度也升高。因而當前臺商對大陸當地企業放帳時,務必事先作徵信,並盡量取得對方的擔保品。

  還有,臺商和大陸地方政府協議的事項,在地方債務風險問題凸顯情況下,臺商也應該爭取更多的保障,譬如,地方政府答應給的財稅優惠、金融支持、土地徵收價款等,最好有白紙黑字,標明數額及支付方式,以免對方變卦。

  關於國際貿易制裁風險,主要指外國對大陸實施貿易制裁,而對大陸臺商出口生意造成衝擊。具體制裁手段,就是外國針對大陸特定商品,祭出反傾銷稅、平衡稅、進口數量管制等。

  雖然大陸臺商在這方面,歷來已被波及很多次,應對經驗並不缺乏,但是,當前更應該提高警覺,因為大陸在2013年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後,樹大招風,加上2014年大陸出口仍有小增,進口卻衰退,以致出超擴大,這樣更會引來外國的抵制。因此,當前大陸臺商有必要分散出口市場,不要集中銷往單一國家,以減少「被制裁」風險,必要時應轉單到大陸週邊國家去生產及出貨。

  至於政商關係變動風險,是習近平上臺執政後,新發生的現象。直白地說,因為習近平的反腐倡廉政策雷厲風行,致大陸上涉貪倒臺的官員很多,也使官場生態發生天翻地覆變化;這對大陸臺商的經營活動影響很大,像臺商以往「交陪」的官員可能下臺或調職,彼此間原有的「互相幫扶」關係也化為烏有,甚至,過去臺商經營政商關係的慣用方法,現在也行不通了。

  無論如何,臺商在大陸發展,仍是免不了要和當地官員交朋友、搞好關係,這樣至少可以掌握政策動向,不致閉門造車。但是,經過這一波反腐風暴的教訓,今後臺商和大陸官員交誼方式,最好單純化,交誼對象也應多元化,千萬不要專注結交特定的單一官員,而被眾人歸類為該官員的「派系」。臺商務必守住這項原則,以免受大陸官場人事突變所牽累。(本文作者李孟洲為投資中國信息網社長,臺商張老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