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10 期 (2017年2月份)

大陸經濟下行,台商如何因應作者:李孟洲

近年大陸經濟「下行」趨勢相當明顯,即增長率持續下滑,也擠壓了眾多台商的經營發展空間。台商究竟如何因應,值得吾人費心思量。

  大陸國家統計局於今年初公布,去年大陸GDP(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兆元人民幣,其年增率為67%,比前年少了02個百分點。

  這種經濟下行趨勢,今年仍將延續。海內外經濟研究機構大都認為,今年大陸GDP年增率,並不易守住去年水平,而很可能續降到65%,甚至更低一些。以往高速增長時代,實難以重現。

  其中特別值得台商注意的,是大陸經濟增長已難以再依靠出口貿易。出口原本是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其他兩者是投資和消費);其如今不再是大陸經濟增長重要支柱,這對於擅長加工出口的台商群體來說,並不是好消息。

  按照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數字,去年大陸出口金額,以人民幣計價,為1384兆元,比前年下降2%;進口金額為1049兆元,比前年增長06%。出口減而進口增,外貿出超自然減少,只會拖累經濟增長率。

  而今年大陸的出口貿易,在美國新總統川普保護主義衝擊下,形勢更為嚴峻。換言之,今年大陸出口貿易額和外貿出超,都難見到亮麗增長局面,當然不利經濟增長。

  事實上,這幾年來,國際市場胃納不佳、大陸出口成本高漲,如此不利的客觀形勢,早已迫使大陸政府逐步淡化「出口驅動」政策,轉而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依託。其間,大陸出口型台商經營同步轉弱,尤其是加工出口重鎮,廣東東莞之台商大量出走,最讓人印象深刻。

  關於擴大內需,主要擴大兩者,一是投資內需,二是消費內需。前者是指中外廠商擴大投資,所新增的物料機件採購需求;後者是指大陸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在這兩個層面上,台商都面對嚴酷考驗。其中,投資內需方面,主要是「紅色供應鏈」的挑戰。大陸近年為求經濟自主,非常用心培植自身供應鏈,以減輕對外倚賴程度。

  台商作為外資之一,缺乏「主場優勢」,稍一不慎就會被紅色供應鏈取代。更何況,當前由於經濟下行,市場規模亦告限縮,廠商間競爭非常激烈,是台商多年來從未碰過的「紅海」景況。

  消費內需方面,台商最大考驗,是能否抓住大陸消費新潮流。大陸消費者偏好變化極大、極快,至目前,消費主流已不是傳統的生活用品販售,而是給消費者帶來精神滿足。

  像大陸國務院新部署的擴大消費方針,已少見傳統商品的影子。因其指明,要持續促進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消費活動,另要新增推動冰雪、山地、水上、汽車、摩托車、航空等相關戶外活動,並試行遊艇租賃業務。這和幾年前的熱門消費類項,已大異其趣。

  由此可見,經營大陸消費市場的台商,必需隨時懷抱應變意識,即日日掌握大陸消費流行變化信號,並及時推出時興商品及服務,切莫執著老花樣。

  至於產銷中間材料的台商,則應加強研發創新,盡可能地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使自身值得成為被「紅色供應鏈」爭取合作的對象。否則,遭排擠出局是旦夕之間的事情。(本文作者李孟洲現為報社主筆,台商張老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