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17 期 (2017年9月份)

淺談最近中國大陸資金融通趨緊 作者:游智惠

2015年 8月 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聲明, 表示將調整基準性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制度 ( 簡稱 811 匯改 ),以增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 市場化程度。由於市場普遍認為,中國人民銀行 的 811 匯改,目的在放貶人民幣以支撐疲弱之經 濟,因而導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現貶值之勢。 過去中國大陸多採取寬鬆的貨幣與積極的財 政政策,使其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中獨樹一格,但 也產生許多後遺症,如整體負債率攀高、房價高 漲等。2015 年中至 2016 底,中國人行對金融 機構的債權增加 364%,其間 M2 年增率遽增 3 至 4 個百分點,從 13 至 14%;而 M2 年增率遽 增幾乎與巨額資金外流同時發生,其背後原因耐 人尋味。 中國大陸連3年資本大幅外流及人民幣貶 值,促使北京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加強管制資本流 出,連帶波及中國大陸企業海外投資。尤其川普 當選美國總統後,市場對美國經濟成長前景信心 逐漸增強,更增加各國對美聯儲升息的預期。 去年,在強勢美元下,人民幣兌美元加速貶 值,創下 20 多年來的最大年度跌幅,中國大陸 資金外流似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為了不讓手中 的資產縮水,中國大陸民間紛紛找途徑到海外投 資置產,包括房地產、保險、證券等都是中國大 陸有錢人投資的選擇。2016 年底,中國大陸官 方宣佈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 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 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自 2017 年 7 月 1 日起 實施。 資本管制帶來的後果,除了民營企業海外投 資受到阻撓外,例如,萬達集團對美國金球獎製 作公司 Dick Clark 的收購,因資本無法匯出而被 迫中止;中資購買巴瑞克(Barrick)黃金公司澳 洲礦場股份的交易也停擺;中國大陸半導體業者 紫光集團前年高調宣佈擬入股臺灣力成、矽品等 公司,在今年初也確定全部破局。中國大陸臺商 也無法避免受魚池之殃,報載某臺商 F 股與陸資 公司已談妥交叉持股結盟,也是礙於資金無法匯 出,恐影響雙方合作之進行。 為控制資本外流,近期以來人民銀行加強政策調控,例如調整資金匯出之審批門檻、加強 人民幣境外放款限制、新增大額跨境轉帳通報要 求、加強個人結匯真實性審查、限制銀聯卡境外 支付範圍、強化銀行卡跨境交易統計與境外交易 秩序等,因此目前資金外流已減緩,外匯存底逐 漸回穩轉升,2017 年 6 月底資料顯示,外匯儲 備已止跌回升至 30,536.9 億美元。另依華爾街 見聞報導,為緩解市場錢荒,5 月份中國人民銀 行透過公開市場淨投放1,400億元人民幣(下 同),中國大陸隔夜回購利率回升至 2.91%,創 25 個月高位;市場對匯率貶值預期減弱。 由於外企在中國大陸的資金無法及時匯回到 海外總公司,中國歐盟商會表示,歐洲企業遇到 的支付困難「擾亂了業務運營」。另外,也有從 事投資諮詢的歐洲公司表示,中國大陸嚴控外資 企業匯出資金,會影響其它公司對中國大陸的投 資。 海通證券在近日一份報告中表示,近期中國 大陸市場資金面仍穩中偏緊,人行頻頻藉公開市 場投放維持緊平衡狀態。為配合金融去槓桿和政 策嚴監管的趨勢,資金面短期難以寬鬆。但考慮 資金一旦過度收緊,疊加監管政策趨嚴,可能會 導致金融資產短期劇烈調整,中國大陸應也不至 於實行過度緊縮的政策。 最後,儘管今年以來市場對人民幣的貶值 預期已趨淡,匯價逐漸平穩,但中國大陸官方對 於資本匯出之管制卻未因此放鬆。中國人民銀行 曾於7月下旬召開分支行行長座談會,公開表示: 將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 幣政策,保持貨幣信貸適度增長和流動性基本穩 定,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 境,同時也宣示將繼續加強風險監測預警,以防 範化解重點領域之風險,及完善金融安全暨風險 應急處置機制。 臺商在中國大陸除了要因應高漲的勞工成 本,更需要嚴肅面對當前偏緊的資金環境,思考 如何調整整體投資佈局。( 本文作者游智惠現為 臺經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資深會計師、臺商張老 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