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三连涨”

2023-10-17 07:35 来源:中国证券报

  ● 本报记者 李嫒嫒

  近期,锂电池核心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迎来上涨。截至10月16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连续三个交易日保持上涨走势。从下游需求看,业内人士表示,各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叠加车企新品集中上市,刺激需求释放,预计四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继续走高。

  成交价格重心上移

  10月16日,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上涨2500元/吨,报17.3万元/吨,单日涨幅达1.47%,已连续3个交易日上涨。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自2022年11月触及60万元/吨的高点后整体呈现下跌态势。今年4月-5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快速上涨至30万元/吨以上,7月再次进入下行通道。10月9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下行至16.9万元/吨,相较今年6月阶段性高点下滑46%。

  对于近期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出现止跌反弹,上海有色网新能源研究团队成员袁野表示:“近期部分锂盐厂商挺价心态坚决,报价普遍上调,当前市场17万元/吨以下几乎无成交。而下游正极、电芯环节厂商原料库存普遍不高,部分中小型正极厂为维持生产,有所补库,市场整体成交价格重心上移。”

  国内某锂矿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锂盐厂商挺价情绪浓厚,受部分地区减产,以及青海地区季节性减量等因素影响,电池级碳酸锂供给出现一定缩减,价格相应上涨。”

  记者了解到,进入冬季青海等地盐湖的锂盐产能将大幅走低,相关产能利用率将普降至60%,为锂价看涨情绪带来一定支撑。

  对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未来走势,上述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看是否有实际需求支撑。”

  看好下游需求

  10月16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9月,汽车产销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汽车出口延续良好表现。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9万辆和90.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3%和6.8%,同比分别增长16.1%和27.7%。

  近期,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布新车型,加大市场供给,如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小鹏2024款G9、P5,AITO问界新M7等,有望进一步推动消费潜力释放。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日前表示:“随着天气转冷和秋收完成,返乡农民工增多,农村地区的购车热情会逐步释放,新能源车和中低端燃油车市场将逐步升温。10月车市增长环境较好,潜力较大。”

  东莞证券研报显示,各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叠加车企新品集中上市且性价比提升,有望刺激需求释放。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预计四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继续走高。

  “锂电产业下游需求被看好,有望进一步支撑锂盐价格反弹。”业内人士表示。

  中信建投研报显示,在锂价下跌过程中,下游企业维持低库存水平,以减少库存减值损失,锂价上涨则会加大备货力度。当前,锂价止跌反弹,或刺激下游加大备货力度,下游企业库存尚未恢复至去年平均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将支撑锂盐价格上涨。

  针对锂盐价格波动,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认为:“碳酸锂行业具有周期性,所谓的过剩和短缺,只是上下游产能释放的时间差异以及新资本进入等,导致供需出现错配。从行业长期发展趋势看,未来新能源车、储能电池等领域对锂的需求肯定上升。”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婉莹)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能源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三连涨”

2023年10月17日 07:35   来源:中国证券报   

  ● 本报记者 李嫒嫒

  近期,锂电池核心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迎来上涨。截至10月16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连续三个交易日保持上涨走势。从下游需求看,业内人士表示,各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叠加车企新品集中上市,刺激需求释放,预计四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继续走高。

  成交价格重心上移

  10月16日,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上涨2500元/吨,报17.3万元/吨,单日涨幅达1.47%,已连续3个交易日上涨。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自2022年11月触及60万元/吨的高点后整体呈现下跌态势。今年4月-5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快速上涨至30万元/吨以上,7月再次进入下行通道。10月9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下行至16.9万元/吨,相较今年6月阶段性高点下滑46%。

  对于近期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出现止跌反弹,上海有色网新能源研究团队成员袁野表示:“近期部分锂盐厂商挺价心态坚决,报价普遍上调,当前市场17万元/吨以下几乎无成交。而下游正极、电芯环节厂商原料库存普遍不高,部分中小型正极厂为维持生产,有所补库,市场整体成交价格重心上移。”

  国内某锂矿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锂盐厂商挺价情绪浓厚,受部分地区减产,以及青海地区季节性减量等因素影响,电池级碳酸锂供给出现一定缩减,价格相应上涨。”

  记者了解到,进入冬季青海等地盐湖的锂盐产能将大幅走低,相关产能利用率将普降至60%,为锂价看涨情绪带来一定支撑。

  对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未来走势,上述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看是否有实际需求支撑。”

  看好下游需求

  10月16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9月,汽车产销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汽车出口延续良好表现。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9万辆和90.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3%和6.8%,同比分别增长16.1%和27.7%。

  近期,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布新车型,加大市场供给,如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小鹏2024款G9、P5,AITO问界新M7等,有望进一步推动消费潜力释放。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日前表示:“随着天气转冷和秋收完成,返乡农民工增多,农村地区的购车热情会逐步释放,新能源车和中低端燃油车市场将逐步升温。10月车市增长环境较好,潜力较大。”

  东莞证券研报显示,各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叠加车企新品集中上市且性价比提升,有望刺激需求释放。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预计四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继续走高。

  “锂电产业下游需求被看好,有望进一步支撑锂盐价格反弹。”业内人士表示。

  中信建投研报显示,在锂价下跌过程中,下游企业维持低库存水平,以减少库存减值损失,锂价上涨则会加大备货力度。当前,锂价止跌反弹,或刺激下游加大备货力度,下游企业库存尚未恢复至去年平均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将支撑锂盐价格上涨。

  针对锂盐价格波动,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认为:“碳酸锂行业具有周期性,所谓的过剩和短缺,只是上下游产能释放的时间差异以及新资本进入等,导致供需出现错配。从行业长期发展趋势看,未来新能源车、储能电池等领域对锂的需求肯定上升。”

(责任编辑:王婉莹)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