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陸台商經貿網,定位為大陸台商入口網,提供豐富的兩岸經貿資訊

  大陸台商經貿網
發行期數:第 47
發行日期:2021/03/12
  取消/訂閱電子報 回官網首頁
 


:::
本日焦點 Today Focus
碳費徵收、碳交易與用電大戶條款之共舞

來源:工商時報網

文/溫麗琪、王柏霳(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研究員)

  聯合國秘書長肯定全球超過110個國家陸續宣布碳中和目標,不但是歷史上最大的合作,也是史上經濟活動最大的革命,是否可能藉此還給地球一個乾淨的空間,也避免極端性氣候毀滅性損害的發生,是環保有心之士最大期待。然而,以經濟掛帥,出口佔所得60%、身為貿易大國的台灣,何時能夠參與世界,宣布碳中和?又宣布何時可碳中和?正考驗著我們領導人的智慧,因為不但人民需要,企業也需要!

  我國排碳之路明顯以經濟掛帥,企業從未感受不排碳是應有的責任!雖然立法院於2015年所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但各界對於「2050年之減碳50%目標落後於國際零排放之目標」、「明顯和各大企業,如IBM、微軟等企業2030年碳中和差異太大」、「主要執行機關為環保署,欠缺跨部會權責協商機制」、以及「缺乏碳定價政策工具以達減碳目標」等議題,仍感現行法窒礙難行,難啟指引作用。因此,環保署於2020年底提出溫管法修正草案,擬將溫管法重新命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

  根據環保署今年3月將預告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草案內容,草案傾向於選擇優先採用「徵收碳費」之管制手段,而未選擇採用國際間已蓬勃發展之「碳排放交易」制度,這對於台灣碳中和目標的達成,明顯有著不確定性,因為「徵收碳費」雖然具有節省行政人力之優點,也可以節省查核之成本,但無法即時反映市場經濟及技術狀況,且無法確保總量管制之目的如期達成。這可從空污費徵收20多年來,空氣污染問題還是大家心中難以承受的痛,即可知「徵收環境稅費」的管制手段,並非解決環境問題的萬靈藥。雖然,碳交易制度之建立須耗費較高之行政成本,但其可即時反映市場狀況,也較可確保總量管制目標之達成,且基於其使用者付費之理念,對於部分企業而言較不會產生不公現象,並可建立企業環境使用權之概念,因此為英國等先進國家採用經年,不僅「徵收碳費」也利用「碳交易」等多重政策工具以滿足不同需求,並建立完整管理系統。

  碳排放和能源使用成正比,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都需要減碳,單憑環保署的「徵收碳費」管制手段,無法確保達成減量效果。因此,同樣負有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使命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已在能源局主導下於2019年4月修法通過,並授權經濟部於2020年12月公告「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依上開法規規定,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用電大戶,應至少設置十分之一的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儲能設備或購買一定額度之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否則即應繳納代金。由於台灣用電大戶電力供給均來自台電,這項管理辦法發布之後,企業首次面對挑戰,該如何因應?對企業的經營決策也造成高度不確定性。

  企業面對國外產業鏈減量要求,品牌企業100%再生能源的承諾不絕於耳,相對於品牌企業的要求100%,想必我國企業因應1/10的再生能源要求並非難事,然而,台灣企業若無法勇於承諾100%或一定程度以上,按照目前各國承諾方向,未來也必定失去市場潛在商機。但無可否認,我國的用電大戶欲設置100%的再生能源,其困難度高矣!再生能源設置需要極大土地或廠房空間,儲能設置也無法有效減少碳排,到最後為了因應海外品牌需求,都可能以購買綠電為簡單選項。而放眼目前綠電投資對象都來自於海外,我國政府電價的主控權也將慢慢地因為能源轉型而可能失去絕大電力市場,或甚至於需要面對如德州酷寒極端氣候的電價暴漲事件,是否為政府之樂見,值得深思。

  綜上所述,由企業面思考,「徵收碳費」、「碳交易制度」、「用電大戶使用綠電義務」三者間係以減碳為主,彼此可以相甫相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應任由不同單位各自主政而形成互相牽制,造成減碳效果不彰。期許我國如同各國具有全面性綠色新政思維,並由上而下帶領各部會,才能真正推動環境和經濟雙贏的改革。《原始全文


敬邀參加110年03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詳情與登記表下載


最新訊息 Latest News 更多最新訊息
新浪網:央行:信貸社融增量超預期 貨幣投放將有保有壓
2021/3/11
中國新聞網: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範圍推動數字人民幣跨境使用
2021/3/11
金融界:今年宏觀金融政策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2021/3/11
中國新聞網:「施工圖」已繪就 資本市場「驗證」國企改革行動力
2021/3/11
新浪網:多領域准入門檻有望降低 多雙邊和區域合作將持續深化
2021/3/11
新華網:大陸經濟新發展格局的「起跳板」
2021/3/10
新浪網:數字經濟發展需要明確數據的權屬
2021/3/10
今日熱點:宏觀政策不急轉彎 調控更加科學精準
2021/3/10
新浪網:以宏觀政策穩定性精準支持實體經濟
2021/3/10
新浪網:人民幣國際化迎關鍵時刻?出境游或推動大陸數字貨幣走向世界
2021/3/10
 
活動/會展 Events & Exhibitions 更多活動/會展
第一展會網:2021第二十八屆瀋陽國際糖酒食品交易會
2021/04/22
第一展會網:2021第十九屆四川國際電力產業博覽會
2021/04/22
第一展會網:2021年絲路綠色建築產業發展大會
2021/04/22
第一展會網:2021中國(天津)國際綠色建築產業博覽會
2021/04/22
第一展會網:2021第三十五屆青島紡織服裝採購交易會 青島面輔料、紗線採購交易會
2021/04/22
第一展會網:2021第二屆中國(江西)建材新產品博覽會
2021/04/24
第一展會網:2021中國(常州)電動車、三輪車及新能源汽車展覽會
2021/04/25
第一展會網:2021年第七屆深圳國際移動電子展覽會
2021/04/25
第一展會網:2021年第二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禮品、工藝品、鐘錶及家庭用品展覽會
2021/04/25
第一展會網:2021第十六屆香港國際印刷及包裝展
2021/04/27
     
     
 
     
     
焦點話題 Hot Topic 更多焦點話題
搜狐:廣東全面清理妨礙粵港澳大灣區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規定做法
2021/3/4
工商時報:陸上月PMI遜預期 經濟仍穩健
2021/3/4
風傳媒:台商回流最愛桃園!投資額1,687億元全台首位
2021/3/4
第一財經: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著力培育強大陸內市場
2021/3/4
中時:赴陸就學風靡全台 兩岸大學競爭力逆轉
2021/3/4
中時:在陸台商提建言 恢復交流 先鬆綁禁飛令
2021/3/4
人民:各地要加快推進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分區防控
2021/3/4
聯合:大陸國產國藥第二款疫苗 保護率達72%
2021/3/4
中時:社評/找出中美多邊主義合作接點
2021/2/26
人民:在釋放內需潛力中發揮重要作用
2021/2/26
 
投資風險 Investment Risk 更多投資風險
中時:出售大陸房產 所得可自由匯出
2021/2/26
聯合:出人意料!原來這樣的房子貸款條件最差
2021/2/26
經濟日報:缺工缺料 房價易漲難跌
2021/2/26
經濟日報:台商回流投資 經濟部兩階段釋地
2021/2/20
蘋果即時:台商回台房市交易熱 中鋼報價連8漲
2021/2/20
陽光:人民幣還會繼續升值嗎
2021/2/20
經濟日報:通貨再膨脹行情 捲土重來
2021/2/20
新浪:2021年1月地方債觀察:新增債限額未提前下達發行全為再融資債
2021/2/20
中國經濟網:水利部部署冬季農村供水保障工作決不因缺水影響農村居民過節
2021/1/29
理財網:人民幣階段性升值,對國際收支影響仍正常
2021/1/29
     
     

台商品牌館  |  台商故事館  |  台商人物館  |  台商企業館  |  台商協會館  |  焦點  |  新聞  |  交通  |  投資  |  機構  |  生活  |  台商產業  |  大陸產業
版權所有 © 201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委託單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執行單位: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製作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 台商服務窗口專線:02-23975955 (上班時間:平日9:00~18:00) 台商張老師:02-2756326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台商服務中心:02-27151995 緊急聯繫專線:02-27129292 (24H) 大陸配偶關懷專線:02-2718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