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陸台商經貿網,定位為大陸台商入口網,提供豐富的兩岸經貿資訊

  大陸台商經貿網
發行期數:第 38
發行日期:2021/02/26
  取消/訂閱電子報 回官網首頁
 


:::
本日焦點 Today Focus
資料共享與開放心態協助創造銀行、企業、民眾三贏局面

來源:工商時報網

文/吳麟(KPMG安侯建業副執行長暨金融服務產業主持會計師)

  2017年經濟學人發表專文指出「世界最具價值的資源不再是石油,而是資料」,此文章引發國際廣泛討論,無論好壞面向皆有,由此可看出在科技發展和應用更深入產業及民眾生活之際,人們對於過去幾十年所認知的高價值資源產生巨大改變,對於以前較沒有特別關注的個人、企業或產業的相關數據資料,未來將逐漸成為引領世界經濟向前的重要新資源,而資料開放運用讓企業有機會創造更多更新的服務,或將成為推助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引擎之一。

  國際顧問公司所提出的研究報告中,2013年曾針對開放資料(Open Data)可幫助產業經濟釋放更多產值提出相關估計,認為當開放資料被成熟運用時,應可協助全球主要產業經濟每年增加約3.2至5.3兆美元的潛在價值。其中,消費金融有機會在開放資料運用的幫助下,每年多增加2,100至2,800億美元產值。另外,歐盟開放資料平臺於2020年初發佈的報告顯示,在較樂觀的經濟成長預期的情境之下,歐盟整體開放資料經濟規模可能由2019年的1,844.5億歐元增長至2025年的3,342億歐元,該研究也指出金融保險業是屬於開放資料經濟內,幾大重要且具高度潛力的發展產業之一。

  開放資料在國內外並非是最近幾年才突然興起的新概念,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上任後就簽署「透明與開放政府備忘錄」,造就後來政府開放資料之成形與實施。國內政府對開放資料推動也相當早開始執行,2012年行政院決議推行政府資料開放平臺並於2013年網站上線,2015至2017年連續獲得開放知識基金會(OKF)的開放資料指標(ODI)第一名,可見國內政府在開放資料的執行情況相當受國際肯定。

  在國內,開放資料的運用除政府將可釋出的資料開放之外,近幾年討論熱度最高也最受產業界期待的就是開放銀行(Open Banking)。開放銀行主要是銀行機構在獲取客戶同意之下,將所擁有的客戶資料進行分享,屬於私領域的資料共享,目前主要互通對象以第三方服務業者(TSP)為主,而政府的開放資料則屬於公共領域。

  目前國內金融業於開放資料的相關發展,將會逐漸進入政府和金融機構兩者資料開放同時並存且公私領域協作的趨勢。政府為推動個人資料自主運用,讓民眾自由下載使用個人化資料或單次同意給予第三方運用,2020年7月國發會主導的「MyData數位服務個人化」平臺開始試營運。除連接政府幾大部會的個人資料供民眾下載之外,在試營運初期亦有本國銀行加入,而隨著數位化的發展推進,目前加入MyData平臺的國內銀行已來到10間以上,各間銀行分別提供貸款、信用卡、開戶等線上金融業務服務。

  在國內開放銀行方面,根據規劃主要分「公開資料查詢」、「消費者資訊查詢」、「交易面資訊」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不涉及消費者個人資料,以非金融交易面資訊為主的「公開資料查詢」,如存款利率、ATM及服務據點等已在2019年10月「開放API平台」上線時啟動,共23間銀行與6間第三方服務業者參與。第二階段「消費者資訊查詢」則由集保公司扮演第三方服務業者的領軍,金管會已於2020年12月核准6間銀行與集保公司,以及遠東銀行和遠傳電信分別合作辦理,預期隨著效果逐漸顯現,將會有更多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業者加入。由於集保在證券的角色與功能,未來對於開放銀行進一步邁向開放金融來說,對銀行和證券來說皆有望獲得正面助益。

  無論是開放資料或開放銀行,要能創造更多元服務的關鍵在於「資料賦權」,意即要讓民眾覺得在隱私可管理、風險可控制、存取方便等前提下,願意將資料提供出來並進行活化。未來個人資料可能不再被企業單獨擁有,大眾可按照需求跨機構流通,進而創造一波新的商機。若以目前開放銀行僅銀行分享資料,而無法從其他產業取得資料來看,運用上或許相對較為狹隘。然而,若未來開放銀行能逐漸提升至開放資料層次,電信、零售、醫療或其他產業也分享資料,大家秉持開放心態與開放思維,並與政府各部會和機關的資料串聯,建立起資料經濟生態圈,則或許可以創造銀行、企業、民眾三贏的局面。《原始全文》


敬邀參加110年02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詳情與登記表下載


最新訊息 Latest News 更多最新訊息
人民網:人民銀行開展50億元央票互換操作
2021/2/26
新浪網:央行資產負債表變化透露了哪些信號?
2021/2/26
中證網:錨定三大著力點 2021年資本市場改革開新局
2021/2/26
人民網:國企經濟效益月報新增「研發經費投入」等三項指標
2021/2/26
金融界:央行公開市場七天逆回購中標利率為2.20%(上次為2.20%)
2021/2/26
金融界:1月份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912億元
2021/2/26
和訊網:多地公佈穩投資"施工圖" 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2021/2/26
中國經濟網:截至1月末 全大陸地方政府債務餘額260208億元
2021/2/26
新浪網:2020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5.02萬億 支出5.75萬億
2021/2/26
中國新聞網:去年全大陸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7.2%
2021/2/26
 
活動/會展 Events & Exhibitions 更多活動/會展
海基會:0318【高雄】「後疫情時期對大陸子公司應有的監控與稽核」
2021/03/18
海基會:0318【高雄】「後疫情時期中國大陸勞動人資管理新常態分析」
2021/03/18
海基會:0317【臺中】「後疫情時期對大陸子公司應有的監控與稽核」
2021/03/17
海基會:0317【臺中】「後疫情時期中國大陸勞動人資管理新常態分析」
2021/03/17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0305【線上】數位貿易振興熱門攻略_Google & Linkedin 行銷
2021/03/05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0305【台中】後疫情時代之產業及全球經貿趨勢
2021/03/05
海基會:0224【臺北】「中國大陸民法典的創新及其對國人的影響」
2021/02/24
連雲港市台辦:連雲港市利用台資實現規模質量雙提升
2021/02/19
江蘇台協:江蘇省去年發放11億元貸款解決台企資金困難問題
2021/02/08
淮安市台辦:金湖縣四項服務措施激發台資企業活力
2021/01/19
     
     
台商產業訊息 Taiwan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台商產業訊息
工商時報:環保車夯 汽車零件業大擴產
2021/2/26
鉅亨網:2月電視面板平均漲幅達5% 漲勢可望延續至Q2
2021/2/26
鉅亨網:純網銀來了! 「滑世代」點燃金融新創之火
2021/2/26
自由時報:旅遊業今年前景未明 觀光局新補助方案趕第二季上路
2021/2/26
中央通訊社:公共工程需求強勁 水泥旺到第2季
2021/2/26
yahoo奇摩:中鋼1月賺贏去年全年
2021/2/26
經濟日報:太陽光電兆元產業 形象地位大幅翻轉提升
2021/2/26
經濟日報:電信業揪團 攻5G企業專網
2021/2/26
鉅亨網:零接觸商機帶動智慧零售 引爆電子貨架標籤需求大商機
2021/2/26
經濟日報:綠能建置加快速度 離岸風電今年估3案場落成
2021/2/20
 
大陸產業訊息 China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大陸產業訊息
東方財富網:32萬億!2020年大陸進出口總額相當於GDP30%以上
2021/1/22
東方財富網:大陸金融業需加大綜合數據開發
2021/1/22
執惠:疫情變數倒逼旅遊業大轉型
2021/1/22
HiNet生活誌:需大於供 2021航運市場前景樂觀
2021/1/22
21世紀經濟報導:陸工業“深V”反彈 全年裝備製造業貢獻率達70.6%
2021/1/22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大陸去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2.8% 略勝預期
2021/1/22
中國醫療網:醫療產業重塑是巨大機會,陸業者將全面佈局
2021/1/22
東方財富網:醫院的卓越運營和精準醫療會成為常態 醫療信息化建設大有可為
2021/1/22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大陸業者持續看好醫療健康行業發展
2021/1/22
新浪財經:春節前水泥價格走跌持續 企業2020年業績或難延續普增局面
2021/1/22
     
     
 
     
     

台商品牌館  |  台商故事館  |  台商人物館  |  台商企業館  |  台商協會館  |  焦點  |  新聞  |  交通  |  投資  |  機構  |  生活  |  台商產業  |  大陸產業
版權所有 © 201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委託單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執行單位: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製作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 台商服務窗口專線:02-23975955 (上班時間:平日9:00~18:00) 台商張老師:02-2756326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台商服務中心:02-27151995 緊急聯繫專線:02-27129292 (24H) 大陸配偶關懷專線:02-2718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