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投資人日益重視企業永續經營與社會責任理念,作成投資決策前多將投資對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衝擊納入考量,甚至喊出「No ESG, No money」(沒有ESG,就拿不到錢)口號。而金管會積極於「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及「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永續金融)」等重大政策中融入ESG考量而制定相關金融政策。
同時,歐盟也注意到永續金融可能帶來得相關風險。一,為了創造永續產品假象,某些不肖企業可能設計、發展出虛假綠色商品(fake green products),以騙取機構投資人資金,應予防範。二,在邁向永續金融的轉型期,機構投資者的投資報酬率將有顯著減少的風險。監理、稅賦機關在此也可以藉由相關優惠措施,予以政策性協助。三,永續金融也可能意外地導致有利於大型保險業的不公平現象。理由是,大企業相形下有較多資源可以處理資訊揭露、新監理法規與更改較為符合環保法規之綠色通路等所衍生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