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廣積糧、保健康 農糧體系需變革
來源:工商時報網
文/李武忠(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極端氣候、疫病流行和糧食短缺危機為本世紀人類面臨的三大挑戰,其中如何為不斷成長的世界人口,提供足夠產自可持續糧食系統的健康膳食,更是重中之重。全球糧食系統正面臨許多複雜的挑戰,包括飢餓、營養不良和與飲食有關的疾病、自然資源枯竭和氣候變化影響以及COVID-19大流行等。
檢視現行的糧食系統不僅耗費全球四分之三的淡水量,還佔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四分之一,破壞生物多樣性,卻仍然無法滿足當前人類的營養需求,且全球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在氣候變遷、疫情流行、地緣政治衝突等多重衝擊下,想達到全球「零飢餓」和為所有人提供負擔得起的健康膳食的目標更不樂觀,現有的糧食系統確實需要轉型,重新架構全球「新食物」供應安全網,才能讓人們吃得飽,吃得健康。
糧食供應不僅存在飢餓問題,亦存在健康考量。據統計攝取不健康膳食所造成的疾病和死亡風險,高於酗酒、吸煙、濫用藥物的總和,健康膳食的提供每年可防止約1100萬例死亡,占成人死亡總數的19~24%。
全球民眾想達到可持續和健康食膳並降低對環境負面影響,需要調整飲食習慣,多攝取健康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魚類和堅果(如每天至少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減少較不健康的食物如糖、飽和脂肪酸和紅肉的消費,既可維持人體健康,又能有助於環境生態維護。
當前的全球糧食系統,已無法滿足養活大量人口和實現地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現行農業體系應轉型朝向可持續糧食生產,將農地從碳的淨排放轉變為淨吸收並為人類提供健康膳食是一項複雜且艱巨的挑戰,可以透過改以植物類食材(包括水果、蔬菜、堅果、種子和全穀物)為主的膳食模式、大幅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全球每年糧食損失或浪費數量達1/3)、大幅改進現行糧食生產方式從追求少數作物的增產(大量產品被用作動物飼料)轉為生產有助於促進生物多樣性的各種營養食材及有效治理土地及海洋。
鑑於漁業(含水產養殖)對提供人類營養、健康、安全及負擔得起膳食的重要性日增(全球魚類產量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2億公噸),加以水產品屬於友善環境,減少碳足跡的產品,相較於農產品,水產品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視。為此聯合國大會宣佈2022年為國際個體漁業和水產養殖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Artisanal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IYAFA 2022),將提高漁民及養殖戶對環境退化、衝擊、災害和氣候變化的應變能力及彰顯小規模個體漁業和水產養殖對我們的糧食系統、生計、文化和環境的重要性並透過責任制和可持續性利用魚類資源,讓漁撈和水產養殖持續為人類福祉、健康糧食系統和消除貧困做出全球貢獻。不過氣候變化正將以逐漸變暖、海洋酸化以及極端天氣的頻率、強度和位置變化的形式,對漁業及水產養殖系統產生負面影響,應及早因應。
台灣農業未來將面臨極端氣候、區域政治動盪及加入CPTTP帶來的市場衝擊,茲事體大,為保民安需要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糧食系統的變革(包括更多元的融資管道、更靈活的社會保障網、更具競爭力的市場以及更扎實的基礎設施和研發投入等等),才能建構具高效性、包容性、可持續性、健康性及抗逆性的理想農糧體系。想落實有賴正確的公共決策與執行力,而不是光靠撒錢做宣傳或施予補貼救助!
敬邀參加110年11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