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通膨雙升 基建資產的機遇
來源:工商時報網
文/Stefan Kreuzkamp(DWS首席投資總監)
早在俄烏戰爭之前,物價的加速上漲就已是一種全球現象。除了商品和服務價格普遍上漲,包括薪資和產出價格也存在很大變化。這會是全球投資人所面臨的挑戰。而對抗通膨的關鍵,在於聚焦那些擁有商品與服務定價權,以及能有效控制勞動力成本的公司和行業。而不論從收入和成本,或是利率變化導致的估值效應來看,基礎建設相關資產類別都能脫穎而出。
大多數基礎建設資產具準壟斷特性,意味著需求缺乏彈性。因此,通膨的影響有可能通過提高費率轉嫁給客戶。對於受監管的基礎設施,如水、電網或收費公路等,通常允許費率隨著通膨上升而提高。
此外,基礎建設資產類別概念股通常指長期運營,需大量的前期資本支出,但在每年維護或營業費用的負擔相對較少,進而減緩了成本壓力。例如太陽能發電廠等再生能源就是很好的例子。
升息的衝擊
我們預期美國升息對於私人基礎建設投資和美國房地產的影響將會是有限的。大多數基礎建設的債務均屬長期融資且為固定利率。在過去幾年中,這些資產大多在利率於歷史低點時進行再融資,達到保護資產免受債務名義成本增加的影響。
可以肯定的是,升息或會給折現率(Discount Rate)和評價帶來壓力,特別是對於那些受有限監管或獲利成長潛力較低的資產。因通膨攀升,長期利率走高,這對房地產是有利的。實質(通膨調整後)利率仍然深處負值。相較於抗通膨的政府債券實際利率,房地產收益率持續提供有吸引力的利差。
另一方面,許多政府由於疫情期間花費了大量資金,國庫幾乎被耗盡,而國防開支又成為額外的資源消耗。因此,在轉向更環保、分散和創新的基礎建設平台方面,私人投資者所提供的資金可能扮演核心角色。
歐盟最近在其擬議的新政策框架下採取的舉措,可能會刺激基礎設施的技術創新,並創造一些新的投資機會。例如,在替代燃料基礎設施的規範上,歐盟成員國有責任確保在主要公路上每60公里提供充電站,以及每150公里提供加氫站。
隨著各項能源技術的成熟發展,我們預計會有更多機會,尤其是替代燃料和相關燃料添加的基礎建設、綠氫或能源效率等領域的加值型基礎建設。
能源效率服務領域將成長
隨著電價預料在未來十年內上升,我們預計再生能源將在歐洲更多地方實現電網平價。再加上歐洲長期購電協議市場的持續增長,預期將帶動歐洲再生能源容量的增長,以及機構投資者的興趣。
能源效率服務領域預計將進一步成長,公開招標和公民營協力夥伴關係的數量將增加,以提高歐盟內政府相關基礎建設的能源效率。例如改革方案中,包括加快建築改造以提高能源效率的具體措施。此外,該方案還包括公部門有減少公共服務能源能耗的義務,並要求公部門以每年3%的速度翻新政府大樓。
更廣泛地說,基礎建設將在實現更永續和包容性的全球經濟中發揮關鍵作用,預計該資產類別將有助於實現高達七成以上(72%)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然而,雄心勃勃的脫碳政策、更強大的公共投資和強勁的再生能源增長可能還不夠:實現淨零排放可能需要重大的轉型變革,並引入更多對後期技術的民間投資。
隨著再生能源、能源效率解決方案、運輸電氣化、電池存儲和數位基礎建設等領域的項目增加,基礎建設投資管道也隨之拓寬。中期而言,我們預期監管和合約框架的標準化,不僅有助鞏固穩定的現金流,也將支援後期技術的投入開發,並加速推動私人基礎建設投資。
敬邀參加111年06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