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鐵礦石難題
來源:工商時報網
文/Sachin Patel 芝商所(CME Group)金屬產品部高級總監
自2021年5月達到歷史高位後,鐵礦石價格一直處於波動之中。由於供需兩端都存在不確定因素,價格波動看來仍將持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雖然產量位居全球第三,但其每年消耗的鐵礦石當中進口占比仍高達約80%。根據政府發布的資料,中國在2021年總共進口11.2億噸鐵礦石,相比2020年的11.7億噸微跌。需求量降低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國政府為遏制碳排放而對鋼鐵行業採取限制措施,導致該國鋼產量下滑。
中國對鋼鐵及鐵礦石的需求可能受到諸多矛盾因素的影響。一方面,該國的新冠清零政策可能意味著封控措施層出不窮,特別是OMICRON變異毒株可能影響到經濟活動,導致需求減少。另一方面,考慮到2022年3月的資料預示著經濟增長將會放緩,預計中國政府將採取刺激措施,以提振經濟。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期強調了完成年度經濟目標以及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以穩增長的重要性。擴大基建將刺激對鋼鐵及其原材料—鐵礦石的需求。
從中期來看,中國已確立大幅提高鐵礦石自給率的目標。在2021~2025年的《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中,制定了多項計畫擴大國內開採及增加對廢鋼的利用。在此目標達成之前,中國依然要高度依賴進口。
造成價格波動的因素
依託中國需求飆升,鐵礦石價格在2021年5月達到每公噸(MT)237美元的歷史最高水準,此後一直處於波動之中。與此同時,由於烏克蘭戰事爆發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出口均有影響,因而鐵礦石價格在2022年2月末至3月初也承受了進一步的上行壓力。烏克蘭2021年的鐵礦石產量占全球的3%,但其出口已因為軍事行動而中斷。
雖然有這些因素支撐,但鐵礦石價格在最近數周依然持續波動,部分原因是由於中國繼續推行新冠清零政策,導致需求預期發生了變化。
港口和海運價差
價格波動已延伸到中國海運和港口鐵礦石市場間的價差。海運鐵礦石存在一到二個月的交付週期,體現未來供需狀況,按美元/乾噸報價。相比之下,港口鐵礦石交付週期較短,通常僅有數天,因而其價格體現的是當前供需狀況,按人民幣(RMB)/濕噸報價,且價格中包含增值稅和港口費用。
由於港口市場能更密切地體現中國國內的需求情況,起到更好的價格發現作用,並且跨國企業能直接以人民幣計價出售已卸貨的商品,港口市場的重要性近年來日益提升。
最近數周,港口鐵礦石價格相對於海運的折扣幅度明顯收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新冠疫情屢次導致封控,造成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低於預期。這樣的情況與2021年大部分時間截然相反,當時港口鐵礦石的交易價格遠高於海運價格,而後期港口鐵礦石的庫存積壓導致行情迎來拐點。
敬邀參加111年07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