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陸台商經貿網,定位為大陸台商入口網,提供豐富的兩岸經貿資訊

  大陸台商經貿網
發行期數:第 394
發行日期:2022/08/04
  取消/訂閱電子報 回官網首頁
 


:::
本日焦點 Today Focus
裴洛西訪台 美中戰略競爭下,台海危機成新常態

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

文/李淳(中經院WTO與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

  暌違25年,美眾院議長裴洛西一場訪台大戲,台灣再登「世界舞台」;有人看得冷汗直流,有人看得熱血沸騰。到底這場令台海危機升溫,令眾人血脈賁張的大戲,兩大主角美、中各自有何盤算?對台灣又有哪些關鍵影響?

  裴洛西來訪形成國內旋風,也出現外媒形容的台海危機。然而在美國啟動與中國的戰略性競爭後,這樣的旋風也好,危機也罷,未來將會成為新常態。裴洛西走後,要趕快捲起袖子規劃因應。

裴洛西訪台非意外,中國反應四大目的

  裴洛西來訪並非意外之事。早在今年4月就已經傳出這個規劃,只不過當時因為其確診而未成行。裴洛西有二個人設,一個是從政以來鮮明地作為人權、民主等普世價值的捍衛者;一個是在美中戰略對抗中,可以扮演黑臉角色的眾議院議長。訪問台灣既符合其人設,又可以替拜登總統創造出談判籌碼,當然要來。

  中國的反應也非意外,只不過因為裴洛西的身份而更加強烈。其目的至少有四。一,是控管未來美國甚至其他國家出現愈來愈多的「突破」。二,為安撫國內情緒。三,是作為武嚇台灣程度升級的藉口。第四,則是也替自己創造談判籌碼。

  這二個不意外,是因為美中進入戰略競爭關係後,大局主軸原本就是競爭對抗,而非合作合解。因此拜登全力勸退裴洛西取消來訪,或是中國威脅制裁未升級,才是意外。只不過北京的決策問題依舊,就是薩德事件制裁韓國不制裁美國,裴洛西來訪不衝撞美艦卻威脅台灣,效果及反效果的算盤打得並不精明,反映出其工具的局限性。

美中戰略競爭定調,一場大戲各創籌碼

  美中競爭對抗是大局,但雙方都有短期需求及長期目標;裴洛西訪台就算帶來些許的新變數,但對大局及各階段目標影響有限。

  對美國而言,短期目標有二,一是創造出有利於處理俄烏戰爭的條件,二是讓11月國會大選不要輸得太難看。中期目標則是調整全球經濟及供應鏈結構,提高競爭力,同時降低對中國的依賴。長期目標則是確保全球領導地位。

  對中國而言,短期目標是習大大不但在年底的二十大順利連任,更取得「核心領袖」的封號地位,以及維持經濟穩定不要動亂。中期目標是要打破美國的科技及經濟圍堵,長期目標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確保中國共產黨一黨專制千秋不變。

  對於美國的短期目標,特別是控管中國在解決俄烏戰爭中將扮演破壞還協助者的角色而言,可能才是美中近期密集對話的主題。

  從美國國安顧問蘇立文與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6月的無預警會面開始,7月第一週,美財長葉倫與中國副總理劉鶴視訊;第二週,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長王毅五小時會談;到上週,拜習虛擬峰會,雖然雙方對外聲明各取所需,北京大談一中政策,美國說涵蓋氣候變遷、醫衛合作、俄烏戰爭及台灣問題。

台美關係進入新想像,台經濟面臨兩大挑戰

  但兩岸問題雙方立場(以及否認)清楚,也沒有出現重大轉折的跡象,感覺10分鐘就能談完,應該不是主軸。經濟問題的解方多在內政,美中相互問候即可。反而是俄烏戰爭如何落幕,不但牽動美、中、俄、歐複雜的四方利益及考量,而且各種情境(例如:中俄維持同盟但俄國撤軍,或中國保持中立任俄國衰敗),對各方都是正負面影響並存,也影響台灣問題的動向,恐怕才是真正的主導性議題。

  複雜的短期問題,美國有求於中,中國也有求於美。外界很難知道目前雙方提出的交換條件、距離取得平衡點的遠近,以及破局的備案。美裴洛西訪台這件插曲,雙方也都取得新籌碼:美國把未來台美關係帶入新的想像,中國將台海衝突態勢帶入新的力道,看來又可繼續「動態檢討」商討平衡點的下一步。

  目前觀察,對台灣經濟影響最大的挑戰,可分為二方面;美中對抗下北京不斷擴大的經濟制裁是其一,而美中的改造世界經濟秩序目標下的衝擊是其二。

挑戰一:北京將擴大經濟制裁,甚至終止ECFA

  這幾天中方不斷提出新的禁止進出口名單,方式跟澳洲、韓國甚至立陶宛一樣,就是表面上都有一個無關緊要也無從查證的理由。若以2020年澳洲被經濟制裁的範圍,高達其對中國出口金額13%作為指標(去年台灣出口值近2500億美元),目前對台灣的制裁恐怕只是前菜;在美中衝突、小國遭殃的模式下,未來北京大幅增加制裁清單、片面終止ECFA都不難想像。

  如同澳洲、南韓及立陶宛,台灣完全沒有為了避免經濟制裁而調整政治立場的空間,也不應該如此。則下一個問題是,政府、產業及社會要如何一起努力,以開拓市場、內需內銷及其他工具降低衝擊?

  甚至於是否有更積極的方式予以反制?簡單的說,台灣需要針對「假設明天中國市場消失」這個情境,加速進行經濟韌性及經濟安全的盤點,掌握及提出對策,因為「不會再發生」這個假設已經不成立。

挑戰二:美方調整供應鏈三支箭,將讓台商左右為難

  第二個挑戰,來自於美方調整供應鏈的三支箭,分別是關鍵產品生產回流,確保自主安全;本土研發製造能量升級,確保競爭力;以及推動管理式脫鉤(Managed de-coupling),透過貿易戰、出口管制、投資管制,及印太經濟架構等方式,降低對中國的依賴,阻止資源流向中國。

  其中第三支箭,無法避免的會觸及40年來盤根錯節的兩岸經貿結構的拆解。由於北京的中期目標,是要打破美國的科技及經濟圍堵,對台商及所有外商而言,一邊要斷資源一邊要吸資源的為難,將會是未來十年的最大風險。最近傳出美國有意推動的台美韓日四國半導體聯盟(CHIP-4),韓國產官界都露出猶豫為難的態度,就是最好的例子。

  台灣其實也有著類似的煩惱,台積電、電子五哥的投資及貿易不比韓國少,機械、石化業等利害關係一樣不低。因而每次台灣被制裁,都有工商大老出來喊萬萬不可。對此問題,既然台、日、韓處境類似,台灣應該來推動「台日韓供應鏈改造聯盟」,交流經驗以及腦力激盪。至於美中的長期目標,就交給歷史來驗證吧。

敬邀參加111年08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最新訊息 Latest News 更多最新訊息
*中國經濟網:8月4日財經早餐
2022/8/4
*中國經濟網:挖掘對外貿易新空間
2022/8/4
*聯合新聞網:陸資產管理規模 達131.16兆
2022/8/4
*中國經濟網:四大關鍵詞詮釋多層次資本市場十年蛻變
2022/8/4
*聯合新聞網:工業升級 贛州242案開工
2022/8/4
*經濟日報網:大陸下達金融業限薪令
2022/8/4
*經濟日報網:陸海關開鍘上百家台灣食品廠 恐3,000多項產品遭禁
2022/8/4
*中國經濟網:廣西全區實有市場主體突破400萬戶 以改革紅利激發市場活力
2022/8/4
 
活動/會展 Events & Exhibitions 更多活動/會展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9/7 績效管理與人才發展計劃
2022/09/07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9/24 調薪作業規劃執行與變動獎金制度設計
2022/09/24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9/16 成本分析與利潤決策
2022/09/16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9/25 招募甄選的數據化分析與實務演練
2022/09/25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9/24 AI與大數據時代—員工關係與離職管理
2022/09/24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9/3 人力資源盤點與召募任用法律規範
2022/09/03
*鑫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0826 公司之股東、董事的公司治理事宜
2022/08/26
*鑫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0825 中小企業-淺談會計與記帳的概念
2022/08/25
     
     
台商產業訊息 Taiwan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台商產業訊息
*yahoo!新聞:與在地養殖業契作 業者行銷魚產品助漁民
2022/7/28
*ETtoday財經雲:台經院6月景氣動向調查 製造業、服務業、營建業同步下滑
2022/7/28
*中央通訊社:無薪假增935人 製造業占逾半數
2022/7/28
*DIGITIMES:智慧醫療虛實整合 台灣ICT業者突破口在AI
2022/7/28
*yahoo!新聞:紡織所 設AI智慧驗布示範場域
2022/7/28
*聯合新聞網:數位貿易 牽動產業轉型進程
2022/7/28
*經濟日報:生醫產業下半年大躍進
2022/7/28
*自由時報:疫情驅動 車商轉戰線上賣車
2022/7/28
 
大陸產業訊息 China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大陸產業訊息
*新浪新聞:紫金礦業上半年礦山產金27噸 同比增長23%
2022/7/28
*人民網:農業生產托管 助力增產增收
2022/7/28
*人民網:銀行業保險業總體運行穩健
2022/7/28
*人民網:全力支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著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2022/7/28
*新浪新聞:第十三屆大陸數字建築峰會探討建築業轉型方向
2022/7/28
*TechNews科技新報:不浪費任何光線,新型薄膜有助提高矽太陽能轉換效率
2022/7/28
*人民網:5G技術將繼續健全升級大陸制造業
2022/7/28
*TechNews科技新報:大陸是半導體重要供應商,停止供應設備將使供應鏈中斷
2022/7/28
     
     
 
     
     

台商品牌館  |  台商故事館  |  台商人物館  |  台商企業館  |  台商協會館  |  焦點  |  新聞  |  交通  |  投資  |  機構  |  生活  |  台商產業  |  大陸產業
版權所有 © 201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委託單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執行單位: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製作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 台商服務窗口專線:02-23975955 (上班時間:平日9:00~18:00) 台商張老師:02-2756326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台商服務中心:02-27151995 緊急聯繫專線:02-27129292 (24H) 大陸配偶關懷專線:02-2718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