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陸台商經貿網,定位為大陸台商入口網,提供豐富的兩岸經貿資訊

  大陸台商經貿網
發行期數:第 328
發行日期:2022/05/03
  取消/訂閱電子報 回官網首頁
 


:::
本日焦點 Today Focus
從產業及股東層面看電信業的併購效益

來源:工商時報網

文/陳孝昌(台灣奈微光科技公司董事暨共同創辦人)

  最近電信產業有兩項重大的併購案,其一,台灣大併購台灣之星;其二,遠傳電信併購亞太電信。雖然兩項併購對社會對國家的競爭力都有利,但仍有不少股東表示,台灣之星、亞太電信公司低價賤賣資產,損及股東的權益。因此,本文擬從產業、國家競爭力分析併購案的經濟效益,接著再嘗試從股東的角度分析此一併購案。

  針對產業的利益而言,遠傳電信併購亞太電信,台灣大哥大併購台灣之星後,提供一個穩定的寡占產業結構,讓業者不用再汲汲於殺價競爭,在穩定的利潤下,可以從事差異化的垂直應用服務,對電信業者、使用電信服務的廠商,都是利多的消息。

  對國家效益而言,穩定的利潤,促成業者有能力投資設備、研發,提供優質的電信服務,並開發更多的加值應用服務,廠商將可以提升產業競爭力,進而推升國家的整體競爭力。

  就消極面的社會成本而言,如果台灣之星跟亞太電信公司長期經營不善、持續虧損,無力投資更好的設備,勢將衝擊客戶的權益。更嚴重的是,如果公司經營不善最後面臨結束營業,股東的權益也跟著縮水,而政府也無法置身事外,被迫進場收拾殘局,上述所造成的失業、資產重整、頻譜回收調整,將付出偌大的社會成本,同時,股東的股價損失也會相當巨大。

  因此,從正面思考,長痛不如短痛。公司接受併購,轉換股權的結果,股東仍可以在三大電信公司繼續成長下,取得穩定的收益。就股東的權益而言,公司連年虧損,短期內沒有獲利的可能。加上長期的資本投資獲利更是遙遙無期,繼續苦撐下去,若公司淨值跌掉一半以上,面臨下市的風險,原始股東可能要蒙受更大的損失。尤其在5G頻譜的競標上,標出1,421億元新台幣的天價。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及台灣大哥大分別取得較大頻寬的90MHZ、80MHZ及60MHZ,台灣之星有點吃力地以197.08億元拿到40MHZ的頻寬。

  而亞太電信公司則是力不從心,退出黃金頻段的競爭,只以4.12億元標下28MHz的頻寬,也預告了公司策略的調整,以及可能退出市場的伏筆。在市場過度競爭之下,動不動拿出數百億元的標金與後續龐大的資本投資,股東必然有另外的思考。

  其次,在台灣之星決定和台灣大哥大合併的同時,連台灣之星的高層都認為,面對5G網路覆蓋率密集,競爭愈來愈激烈之際,需要團隊的資源愈來愈多,加上台灣電信市場不大,驅動產業整合,尋求併購或合併,有利產業綜效和價值的創造,合併、整合對產業發展是正面而有利的。

  而在經營不利的情況下,大股東為何不選擇在資本市場賣股票呢?顯然對電信市場還是有期待。透過換股加入其他團隊,隨著電信業的成長而成長,公司也有獲利的機會。否則一旦出售股票,就代表股東認賠出場。

  對其他股東而言並沒有損失,因為股東在轉換股權後,不再蒙受原來公司虧損、股價頻頻滑落的困境。轉換為台灣大和遠傳電信的股票後,這兩家公司在穩定獲利之下,股東持股的股價也會有回升的機會,跟著穩定公司的經營成長繼續獲利,總比在原來公司持續虧損下,繼續擔心受怕、蒙受股價的損失,或淪為雞蛋、水餃股,來的好太多了!

  再者,這一年來亞太電信股價呈下滑之勢,公司在連年虧損之下,資本、研發投資上明顯有心無力,在大股東無力提供更好的經營願景下,股票價格只有不斷向下的壓力,透過併購整合轉換股權,在遠傳電信的庇蔭下,反而可以得到重生的機會。

  就股價而言,觀察台灣大哥大的股價,由2020年年底的95元,回升至2022年的109元,股利的發放從2008至2020年多數都維持在5元以上,而且均能填息。其次,遠傳電信2019年股價跌到58.20元的低點,但隨著時間的經過,股價逐步回升,2022年回到75.80元左右。自2012年起有穩定的配息,2012年至2021年平均的配息也在3.25元到3.75元左右。因此,如果產業可以擺脫「499元吃到飽」殺價競爭的苦果,產業回歸價值競爭,產業可以邁向正向的循環、良性的競爭。在廠商有穩定的利潤、每股盈餘、營收及穩定配股、配息下,股東長期也會跟著受惠。

  與之同時,台灣之星、亞太電信的大股東寧可透過併購/合併,而不願在市場賣掉股票時,代表他們在公司經營不善之下,仍認為產業前景可期,希望被併購、轉換股權,尋求產業的永續成長。一般股東何嘗不是如此呢?至於是否犧牲短期利益則見仁見智,但尋求更大的長期利益,不是產業永續經營的終極目標嗎?

敬邀參加111年05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最新訊息 Latest News 更多最新訊息
*中時新聞網:以積極財政政策穩定經濟大盤
2022/5/3
*聯合新聞網:台商多元跨界 山水中找到商機
2022/5/3
*聯合新聞網:疫情若惡化 或再削減大陸經濟增長預測
2022/5/3
*中時新聞網:大陸各省首季GDP出爐 粵蘇魯穩居前三
2022/5/3
*中國新聞網:消費做牽引 激活大市場
2022/5/3
*中國新聞網:工業經濟穩中有進韌性足
2022/5/3
*中國新聞網:年報看經濟!上市公司去年營收64.97萬億元
2022/5/3
*聯合新聞網:大陸財政部副部長:預計全年退稅減稅11.16兆元
2022/5/3
 
活動/會展 Events & Exhibitions 更多活動/會展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5/7 職能模式建立與職能發展執行實務
2022/05/07
*中國新聞網:國台辦評價劉畊宏帶動兩岸民眾健身熱潮
2022/04/27
*福建省委台港澳工作辦公室:福建推動閩台生物醫藥產業融合發展 支持台灣醫師來閩就業
2022/04/24
*鑫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0427 財務報表、稅務申報解析-針對中小企業
2022/04/27
*鑫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0426 國際貿易業的稅賦申報與規劃
2022/04/26
*鑫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0426 中小企業-淺談會計與記帳的概念
2022/04/26
*鑫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0420 反避稅條款對境外公司 OBU 架構之影響解析
2022/04/20
*鑫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0418 二代健保解析與因應
2022/04/18
     
     
台商產業訊息 Taiwan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台商產業訊息
*工商時報:鋼鐵廠握大單 7檔今年營運續衝
2022/4/15
*工商時報:疫情緊繃 電商Q2業績增溫
2022/4/15
*中時新聞網:金管會公布3大保險方案績效優良保險業者
2022/4/15
*ETtoday新聞雲:對營造業放寬融資
2022/4/15
*工商時報:推動綠能建築 掀起ESG永續浪潮
2022/4/15
*聯合新聞網:能源、原料漲價 考驗造紙業營運
2022/4/15
*自由時報:非現金交易 行動支付占45%最高
2022/4/15
*yahoo!股市:LCD供需落差大 2022年TV面板迎挑戰
2022/4/15
 
大陸產業訊息 China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大陸產業訊息
*鉅亨網:大陸首季新能源車產銷量料破百萬 訂單滿手 景氣旺
2022/4/15
*人民網:商用車駛入新能源賽道 重型貨車是減排關鍵
2022/4/15
*C114通信網:三大運營商集體突圍:大陸公有雲市場暗潮湧動
2022/4/15
*新浪財經:太陽下山也不怕!新型光伏電池能24小時不間斷供電
2022/4/15
*湖南日報:陸發展1億畝耐鹽鹼水稻 年增糧300億公斤
2022/4/15
*鳳凰網:家政行業迎來數字化轉型契機
2022/4/15
*新浪新聞:大陸零售業發展新邏輯:多元化對沖行業下行週期
2022/4/15
*網易:大陸精密磨光棒行業相關政策匯總 推動機械轉動零部件高質量發展
2022/4/15
     
     
 
     
     

台商品牌館  |  台商故事館  |  台商人物館  |  台商企業館  |  台商協會館  |  焦點  |  新聞  |  交通  |  投資  |  機構  |  生活  |  台商產業  |  大陸產業
版權所有 © 201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委託單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執行單位: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製作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 台商服務窗口專線:02-23975955 (上班時間:平日9:00~18:00) 台商張老師:02-2756326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台商服務中心:02-27151995 緊急聯繫專線:02-27129292 (24H) 大陸配偶關懷專線:02-2718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