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陸台商經貿網,定位為大陸台商入口網,提供豐富的兩岸經貿資訊

  大陸台商經貿網
發行期數:第 717
發行日期:2023/11/17
  取消/訂閱電子報 回官網首頁
 


:::
本日焦點 Today Focus
從石斑魚困境看農業內外雙襲風險

來源:工商時報網

文/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祕書長)

  台灣高品質農產品享譽全球,加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紅利,農產貿易快速擴張。不料近年兩岸關係惡化,農業刻正面臨雙重威脅,對外有ECFA終止隱憂,對內有農業市場開放壓力。

陸若終止ECFA,農產品出口崩盤

  我國無法與主要貿易夥伴簽訂自貿協定(FTA),貿易覆蓋率不到1成,又難以融入區域經濟整合。蔡政府已放棄申請加入中國大陸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縱然已於2021年9月22日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但至今毫無進展。2010年6月兩岸簽署的ECFA,便成為我最重要貿易協議,早收清單有539項工業與農業產品享有零關稅優惠,對傳統產業與農業進軍大陸市場,有極大裨益。一旦ECFA停擺,對這些產業的衝擊將相當可觀。

  近年來,因檢疫問題已有釋迦、石斑魚等主力農漁產品無法銷往大陸,導致2022年對陸農產出口額衰退4成,僅剩6.5億美元。依據農業部最新公布的10月農產貿易數據,今(2023)年前十月對大陸出口持續下滑32.8%,占農產品出口比重剩9.7%,大陸居我農產品出口排名也跌至第四。更慘的是,按比例推算,全年對大陸農產品出口將只有4.38億美元,崩跌至2009年水準,恐創16年來新低。若再失去ECFA,後果難以想像。

禁令發威,銷陸石斑魚直接歸零

  石斑魚為我國重要出口農產品,素有「石斑魚王國」稱號,2010年列入ECFA早收清單中,2015年出口大陸1.35萬公噸,約占總出口的79%;2016年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惡化,出口數量幾乎逐年下滑,2021年僅剩6千公噸。

  大陸海關總署2022年6月指,多次從台灣輸入大陸石斑魚中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等禁用藥物,自當月13日起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當年輸陸數量立即腰斬,今年直接歸零。

然而,大陸仍有相當大的需求,本由廈門或廣東直接進口,現改由香港進口後,再轉運至大陸,導致這二年對香港出口額驟增4倍。惟轉口貿易需額外支付(香港海關)關稅與增加運費,競爭力大不如前,出口無利可圖。

  政府即使祭出高額石斑魚出口運費補助(不含港、澳),每公斤達25~30元,空運更高有40~50元,魚片每公斤還額外增10元,但華人以外國家對石斑魚興趣缺缺,效果有限。行政院並挹注6億經費,由農業部與教育部推出「班班吃石斑」計畫,效益同樣不佳。我反而更加依賴中港市場,今年前十月對港出口占總出口量比重,飆升至96%之譜。

  日前喜傳陸方有意重新開放我石斑魚進口,但大陸若果於明年1月終止ECFA,我方不再享有零關稅優惠,則台灣石斑魚將難與大陸養殖的石斑魚競爭,屆時國內養殖業者不是減產,就是移往大陸養殖,石斑魚王國將成為歷史。

貿易壁壘調查,恐迫開放千項農產品

  此外大陸4月對我啟動「貿易壁壘調查」,後又將調查涉及產品從立案時的2,455項,調整至目前的2,509項,其中逾4成的1,066項為農產品,占我國農產品總數的36.7%,也面臨開放壓力。包括稻米、花生、大蒜、紅豆、東方梨、香蕉、芒果、鳳梨、液態乳、茶葉(普洱茶除外)、甘藍、洋蔥、花卉、畜產品、吳郭魚、牡蠣及部分加工食品等。

  農業部評估其中有200餘項影響較大,目前農產品開發其他國家市場,除鳳梨銷日有所斬獲外,其餘均未見明顯成效,使得農產貿易逆差逐步擴大,去年達152億美元之譜。倘再開放大陸農產品進口,將重創台灣農業發展。

  農產品出口額雖不大,就業人口也較為有限,但農業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各國在進行市場開放或改革時均格外小心,例如日本就將五大農產品稱為「神聖領域」。惟我國恰好相反,經濟部長王美花指出,ECFA相關量體占全球貿易總額約為3.7%,而受影響大的占比也相對是比較低。立委向農業部索取ECFA因應對策資料未果,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竟說,「其實是在幫中國」。此舉反映出執政黨為達兩岸經濟脫鉤,不惜犧牲農民利益。

敬邀參加112年11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最新訊息 Latest News 更多最新訊息
*北方網:多方發力保持經濟回昇向好態勢 確保明年經濟開好局、起好步
2023/11/17
*中國新聞網:經濟下行趨勢對行動App產業造成衝擊
2023/11/17
*Line Today:積極落實新一輪陸美經貿對話達成的共識
2023/11/17
*中國新聞網:長三角需要什麼樣的商業環境?
2023/11/17
*中國新聞網:大陸居民消費需求轉向產品與服務需求並行
2023/11/17
*網易:壓實金融之責,激發消費「乘數效應」助市場繁榮
2023/11/17
*中國新聞網:走進大陸首個跨省域共建新區探勘稅費一體化改革“密鑰”
2023/11/17
*中國新聞網:川渝高竹新區推動稅費徵管服務一體化改革營造優質營商環境
2023/11/17
 
活動/會展 Events & Exhibitions 更多活動/會展
*鑫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1222 公司設立、稅務與創業應注意事項
2023/12/22
*鑫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1220 網紅與電商課稅解析與查稅案例
2023/12/20
*鑫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1220 執行業務所得的認定、申報與二代健保
2023/12/20
*鑫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1218 虛擬貨幣的交易課稅解析
2023/12/18
*鑫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1214 勞保、健保、災保與退休金制度之解析
2023/12/14
*鑫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1213 國際貿易業的稅賦申報與規劃
2023/12/13
*鑫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1213 公司之股東、董事的公司治理事宜
2023/12/13
*鑫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1206 房地合一2.0稅賦解析與說明
2023/12/06
     
     
台商產業訊息 Taiwan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台商產業訊息
*卡優新聞網:全台大缺工時代來臨! 工作機會連9月破百萬
2023/11/16
*工商時報:製造業接單仍不穩 無薪假挑戰維持4位數水準
2023/11/16
*工商時報:台灣經貿網前進德國杜賽道夫醫材展 為我商搶攻醫療商機
2023/11/16
*聯合新聞網:到底該不該買電動機車?網議這6大油、電機車差異購買前必看!
2023/11/16
*星島頭條:火鍋專用電磁爐︳煲身不宜過重過大 熄機勿立即斷電 拆解8大安全迷思|專家教精你
2023/11/16
*yahoo新聞網:虛擬實境沉浸體驗 親臨動物保育現場
2023/11/16
*TVBS新聞網:支付系統琳瑯滿目!整合「電子支付」里程碑
2023/11/15
*自由時報:「千層派」加熱提取「奶油」 太陽能板循環再利用
2023/11/15
 
大陸產業訊息 China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大陸產業訊息
*中國經濟網: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建設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2023/11/17
*中國經濟網:大陸綠電綠證交易規模穩定擴大
2023/11/17
*新浪香港:菜鳥單季營收同比增長25%,跨境物流領先優勢繼續擴大
2023/11/17
*人民網: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23/11/17
*人民網:雅萬高鐵開通運營“滿月”累計發送旅客38.3萬人次
2023/11/17
*中國經濟網:先進製造業群不能集而不群
2023/11/17
*新華網:一張紙的華麗轉身
2023/11/17
*證券之星:光電膠膜價格再跌,光電玻璃廠家出貨放緩
2023/11/17
     
     
 
     
     

台商品牌館  |  台商故事館  |  台商人物館  |  台商企業館  |  台商協會館  |  焦點  |  新聞  |  交通  |  投資  |  機構  |  生活  |  台商產業  |  大陸產業
版權所有 © 201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委託單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執行單位: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製作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 台商服務窗口專線:02-23975955 (上班時間:平日9:00~18:00) 台商張老師:02-2756326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台商服務中心:02-27151995 緊急聯繫專線:02-27129292 (24H) 大陸配偶關懷專線:02-2718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