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陸台商經貿網,定位為大陸台商入口網,提供豐富的兩岸經貿資訊

  大陸台商經貿網
發行期數:第 720
發行日期:2023/11/22
  取消/訂閱電子報 回官網首頁
 


:::
本日焦點 Today Focus
論抉擇十字路口的大陸台商

來源:工商時報網

文/黃健群(工業總會大陸處處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2023年來到尾聲,對大陸台商來說,今年又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原本以為新冠疫情告一段落,企業終於能回歸正常經營,但除了防範近在咫尺的「灰犀牛」,一些預期之外的「黑天鵝」,讓不少大陸台商繼續疲於奔命,同時躊躇在抉擇的十字路口。

  台商投資大陸的情況如何?根據經濟部統計,今年前三季,台商投資大陸金額為25.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1億美元,衰退17.3%;投資件數為249件,較去年同期減少20件,衰退7.43%。也就是說,無論是從金額、件數來看,今年台商投資大陸都呈現衰退趨勢。事實上,和台商投資大陸金額最高的2010年的146億美元相較,台商投資大陸僅為最高峰的三分之一。當然,影響台商投資動向的原因相當多,可從國際情勢、大陸投資環境,及大陸對台政策等三個面向來觀察。

歐美「去風險化」,迫台商「中國加一」布局

  在國際情勢方面,自2018年美國啟動對大陸貿易戰以來,大陸台商來即被迫捲入地緣政治角力。為避免被美國課徵關稅,以大陸為主要生產基地的台商紛紛將產能轉移到東協、東歐、南美、非洲,甚或台灣。今年5月七大工業國(G7)再次確定對大陸「去風險化」的經貿戰略後,歐美客戶基於避險,對在大陸的代工廠、包括台商,提出「中國加一」的要求:除非技術具有不可替代性,否則代工廠必須建置大陸以外的生產基地,否則取得訂單的難度將增加。

  在大陸投資環境方面,近年來大陸經濟轉軌主要有三大方面:首先,「低轉高」。長期作為世界工廠的大陸,為了擺脫位處全球供應鏈低端的位置,開始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希望逐漸產品附加價值的增加,減少對勞力密集型產業的依賴;其次,「外轉內」。大陸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外貿出口,但隨著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的「去風險化」戰略,再加上歐美需求衰退,大陸當局意識到過去以歐美為出口市場的外貿模式終將難以為繼,因而企盼大陸內需市場能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因而開始建構內需、外貿並重的「雙循環」;最後,「虛轉實」。

  為了糾偏過去大陸經濟發展的脫實向虛,2020年底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要求透過對各個產業的監管,促使人才、資源回流實體經濟,以避免大陸產業淪為資本遊戲的競逐而形成泡沫。

大陸經濟轉軌,促台商加快產業升級轉型

  「低轉高」、「外轉內」、「虛轉實」的經濟轉軌,促使大陸最低工資不斷上調、環保要求也日益嚴格。更重要的是,大陸開始由「招商引資」轉向「挑商選資」,不再對所有投資來者不拒。這些轉變對大陸台商來說,意味著必須改變過去以來依賴土地、勞工等廉價生產要素的經營方式,否則將難以在大陸生存。大陸市場誘因,使台商進一步推動在地化

  在大陸對台政策方面,基於政治經濟雙重目的,中共二十大後確立了對台融合發展的路徑。因此,雖然以家數來計,2022年台商雖仍位居大陸投資來源地區的前15位;但從金額來看,台商占大陸使用外資(FDI)比重並不高:2022年大陸FDI為1,891.3億美元,其中台商投資為50.4億美元。也就是說,2022年台商投資僅占大陸的2.6%;但大陸仍提出各式「惠台」措施,希望藉由大陸內需市場誘因,磁吸台商西進赴陸。

  然而對以外貿出口為主的大陸台商來說,須更接地氣才能因應大陸市場這個全新的挑戰;加上大陸自主創新戰略下打造本土供應鏈的諸多政策,都會讓過去定義的大陸台商,轉換身分以「新陸商」形式,競逐大陸內需市場。

如何洞悉全局做出抉擇,將是台商的一大考驗

  除上述因素大陸民族主義高漲下「吃飯不能砸鍋」的政治紅線,及近期以來與數據、國家安全相關法令的實施,都增加了外商在陸的投資風險。此外隨著大陸本土企業的快速崛起,台商在大陸面臨的是越來越「內捲」的競爭。

  國際情勢、大陸投資環境、大陸對台政策,對大陸台商來說,或是推力、或是拉力,端看產業別、企業規模的不同。一般來說,大型企業台商雖會因避險採取「中國加一」的「轉移產能」,但不會輕言撤離大陸,而是配合大陸的「外轉內」就地轉型,或透過製造業服務化、製造業轉服務業等方式,持續在大陸找尋商機。至於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台商,雖然沒有資源轉移產能,但要選擇完全退場撤出,也並非易事。因此,可能選擇就地轉型或以拖待變。

  總的來說,處於十字路口的大陸台商,在諸多推力與拉力之間,要如何洞悉全局、做出最適切的抉擇,將是未來的一大考驗。

敬邀參加112年11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最新訊息 Latest News 更多最新訊息
*聯合新聞網:閩台促融 推動標準互通
2023/11/22
*人民網:515家企業和機構將參展首屆鏈博會
2023/11/22
*中國新聞網:300多名海內外專家學者齊聚溫州商學院 共話溫商新未來
2023/11/22
*中國網:海南自貿港一站式政策查詢解讀平台上線 助推政策紅利落地見效
2023/11/22
*人民網:大陸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第十
2023/11/22
*中國經濟網:年收入2.5萬億元,這個行業正在跑出發展「加速度」
2023/11/22
*中時新聞網:雙向對開 成都轉運 中寮泰全鐵快速貨運列車出發
2023/11/22
*人民網:A股IPO階段性收緊 年內已有約200家企業終止上市
2023/11/22
 
活動/會展 Events & Exhibitions 更多活動/會展
*第一展會網: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高峰會暨僑交會2023(香港)智慧科技展
2023/12/08
*第一展會網:經略新能·光儲系列展覽會 安徽(合肥)光儲產業與應用展覽會
2023/12/07
*第一展會網:2023中國(南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營運論壇暨充電技術設施博覽會
2023/12/22
*第一展會網:2023第十六屆中國-東盟(南寧)國際汽車展覽會
2023/12/14
*第一展會網:2023第十九屆中國(長沙)國際汽車博覽會
2023/12/06
*第一展會網:2023湖湘水產發展論壇暨第三屆中部(長沙)漁業博覽會
2023/12/01
*第一展會網:2023 中國西部第八屆國際農業機械暨零件展覽會
2023/12/22
*第一展會網:2023第11屆中國大連國際海參節暨漁業博覽會
2023/12/07
     
     
台商產業訊息 Taiwan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台商產業訊息
*中央通訊社:業界憂飼料米混入食用米 農業部:嚴格把關
2023/11/20
*MoneyDJ理財網:第3季製造業產值4.53兆元、年減9.44%,連續4季負成長
2023/11/20
*報橘:2024 年醫療保健產業將掀起 AI 革命——虛擬助理將出現、預防醫學是重點
2023/11/20
*經濟日報:對鋼市是正面訊號
2023/11/20
*經濟日報:經濟部推動電子資訊產業淨零新藍圖
2023/11/20
*科技網:電子支付龍頭如何轉虧為盈?
2023/11/20
*工商時報:半導體中長期人才荒 如何解
2023/11/20
*蕃薯藤:中央、地方攜手合作 提升興達漁港漁業建設
2023/11/20
 
大陸產業訊息 China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大陸產業訊息
*鐵合金在線:稀土企業入園產業延鏈發展
2023/11/20
*中國新聞網:護航新型電力系統長期穩定
2023/11/20
*人民網:規範家事服務提升居民幸福感
2023/11/20
*中國經濟網:從閱讀空間到文化空間 實體書店煥新顏
2023/11/20
*中國經濟網:新消費管道崛起零售業迎巨大商機
2023/11/20
*中國經濟網:政策合力助推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資本市場大有可為
2023/11/20
*人民網:網際網路技術加速賦能傳統製造業
2023/11/20
*網易:造紙旺季的景氣度整體仍在延續
2023/11/20
     
     
 
     
     

台商品牌館  |  台商故事館  |  台商人物館  |  台商企業館  |  台商協會館  |  焦點  |  新聞  |  交通  |  投資  |  機構  |  生活  |  台商產業  |  大陸產業
版權所有 © 201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委託單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執行單位: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製作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 台商服務窗口專線:02-23975955 (上班時間:平日9:00~18:00) 台商張老師:02-2756326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台商服務中心:02-27151995 緊急聯繫專線:02-27129292 (24H) 大陸配偶關懷專線:02-2718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