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陸台商經貿網,定位為大陸台商入口網,提供豐富的兩岸經貿資訊

  大陸台商經貿網
發行期數:第 943
發行日期:2024/10/14
  取消/訂閱電子報 回官網首頁
 


:::
本日焦點 Today Focus

建立自然碳匯與人類共同永續的世界

來源:台灣經濟研究院

  廣義的農業包括農、林、漁、牧,且農業高度倚賴自然資源體系的供應,發展並運用增加自然碳匯技術,有助於農業部門早日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並使糧食與農業系統在邁向永續發展的進程中,成為緩解全球氣候變遷的重要角色。所謂的自然碳匯,包括來自土壤(黃碳)、森林(綠碳)及海洋(藍碳)從大氣中捕捉與封存二氧化碳的過程,進而達到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是人類面臨全球氣候變遷的關鍵策略之一。

  在發展黃碳方面,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2022年指出,土壤為食物之源,為人類提供95%的食物。由PwC、Rabobank、TEMASEK及Terrascope於2023年共同發表「亞洲農業食品價值鏈脫碳」(Decarbonising the Agri-Food Value Chain in Asia)提及,亞洲農業用地占全球的35%,然其氮肥使用量約占全球60%,儘管施用氮肥為提高作物產量的有效方法,但過度施用將導致土壤品質下降、使作物難以吸收氮肥、甚至導致排放氧化亞氮,形成土壤退化、全球暖化的惡性循環。

  以生態學為基礎、強調基於自然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恢復農業場域健康的土壤,以促進生物共生過程與循環農業的實踐。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政府2023年7月在其官網?土壤生物多樣性(Soil biodiversity)表示,一茶匙的土壤含有超過60億個微生物,土壤同時也是昆蟲與真菌等生物的棲地,健康的土壤藉由排水、保水及蒸散等自然過程,支持環境中的水體、土壤、空氣等相關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的發展。

  FAO於2021年出版全球土壤再固碳叢書,國內已有企業無償分享該中文譯著電子檔。該叢書推薦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具固碳效果之土壤管理技術(英文書名《Recarbonizing global soils-A technical manual of recommended management practices》)。良好的土壤品質得以增強作物抵禦洪水與乾旱等極端氣候的能力,亦可產生更多不同食物鏈所需食物及營養。台灣農耕面積近80萬公頃,目前約95%採慣行農法、3%為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如能因地制宜提升土壤固碳增匯能力,建立可監測、報告及驗證(MRV)機制,以利未來轉化為碳權認證所需之外,積極鼓勵企業及消費者認購、採購有機農產品,將有助於減緩農業生產端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負面影響。

  於綠碳方面,森林具有調節氣候、淨化空氣及涵養水土資源等優點,並為超過2/3的陸地野生動植物提供棲地,亦是供應人類社會所需的重要自然資源。我國森林覆蓋率約占全台面積六成,依據2024年我國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顯示,歷年來溫室氣體移除量由林業部門貢獻,2022年移除量為2,183.4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21年減少0.08%,與2005年相比則減少2.04%。

  國際組織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 2023)研究,建議美國結合新植造林、避免砍伐森林及改善森林管理,有機會恢復1.48億英畝的森林覆蓋區域,每年可額外增加5.35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碳匯。國際森林管理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為全球最受信賴的永續森林經營認證組織,FSC認為全球處於氣候變遷的挑戰當中,每一片森林都很重要。為保護、管理及恢復森林的自然生態系統,FSC標準嚴謹,包括:禁止將天然林轉為人工林或非森林用途、限制皆伐以保護森林生態、須要求林木生長達到或超過採伐標準、在法律規定範圍外保護稀有與受威脅的瀕危物種、限制對生物有害的除草劑與殺蟲劑、保護原住民資源與法律及傳統權利且具文化意義的領域、要求當地社區與其他利害關係人參與所有經過認證的土地等。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自2021年全林區近12.5公頃取得FSC國際驗證,2023年嘉義分署積極輔導兩家廠商取得FSC CoC(Chain of Custody產銷監管鏈)驗證,為國內唯一提供FSC森林驗證的竹材機關,對於我國自2022年起推動之新興竹產業發展十年計畫有帶動示範效果。竹子生長快速,四年即可成材,農業部認為,竹林透過適當經營可比一般森林經營多出兩至三倍的碳匯效益,全台約18.3萬公頃竹林面積,若能優先更新荒廢老竹林5,000公頃,可生產950萬支竹供市場使用,於增匯效益方面則約有1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亟待未來加速導入公私協力機制,引入民間資源,振興竹林經營商業模式,助益林業碳匯發展。

  廣泛的藍碳包括由海洋生態系統與沿海生態系統所吸收及儲存的碳,世界銀行與PROBLUE於2023年指出,藍碳碳匯是森林碳匯的五倍,且保護與恢復沿海生態系統(如紅樹林、鹽沼及海草床等)有助於提高人類調適與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包括抵禦暴風浪潮、海平面上升、防止海岸線侵蝕、營養源吸收、沉積物吸附,並有助於調節沿海水質。其中,海草床為重要的海洋生態系統,孕育全球超過20%的漁業資源,並貢獻10%以上的海洋碳匯,如今因全球暖化與人類干擾持續減損其生態系統及碳匯價值。

  國際藍碳倡議(The Blue Carbon Initiative)分別於2020、2023年發表初版與第二版的藍碳與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行動指南,提供各國如何將藍碳納入NDC。根據2022年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發布藍碳白皮書(NOAA Blue Carbon White Paper),預期使沿海生態系統的藍碳成為符合國際碳交易市場的資格與標的,迄今NOAA仍持續支持多項沿海濕地碳匯研究。

  世界銀行為協助各國政府投資藍碳,2023年出版「解鎖藍碳發展:政府投資準備框架」(Unlocking Blue Carbon Development: Investment Readiness Framework for Governments),針對如何結合政府與民間資源投資藍碳,建議:(1)訂定目標溫室氣體,透過數據分析並促進在決策過程中考慮藍色自然資本;(2)藉由政策制度加強有利環境形成,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藍碳在地利益、風險管理及影響力;(3)確認藍碳價值鏈有助於減緩生態系統退化,為做好發展藍碳的準備,整合可調度的經費來源,推動公私夥伴合作促進藍碳市場發展。

  我們的世界正處於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流失及環境汙染三大危機的關鍵轉折點,面對前述危機不分國界、族群及世代,影響深遠。世界經濟論壇亦呼籲,增加對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的投資,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社會及環境效益,成為實現永續發展的關鍵驅動力。藉由推動黃碳維持土壤健康以支持糧食與農業生產系統、發展森林及竹林永續經營管理提升森林碳匯,以及研議藍碳增匯措施可從保育及恢復海草床等潛力場域著手,未來仍須持續透過政策鼓勵、法令規範及民間參與,建立自然碳匯與人類共同永續的世界。

敬邀參加113年10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最新訊息 Latest News 更多最新訊息
*中國經濟網:央行14日開展195億元逆回購操作
2024/10/14
*中國經濟網:貿易外匯業務管理進一步優化
2024/10/14
*證券之星:國慶消費市場熱力十足,資料向好的商業新週期
2024/10/14
*中國經濟網:經濟數據三季報持續發佈 釋放了哪些信號?一文瞭解
2024/10/14
*人民網:北京連續出臺多項便利外國人服務措施
2024/10/14
*人民網:消費市場持續升溫 彰顯經濟發展生機活力
2024/10/14
*中國經濟網: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 前三季度「兩新」發展勢頭良好
2024/10/14
*證券之星:小米智造股權基金註冊資本增至100億 南芯科技等入股
2024/10/14
 
活動/會展 Events & Exhibitions 更多活動/會展
*ITIS智網:1011 創新需求挖掘與應用情境探索
2024/10/11
*ITIS智網:1109 產業分析的模型應用
2024/11/09
*ITIS智網:1113 食品價值翻轉商機耀動研討會
2024/11/13
*ITIS智網:1025 企業競爭策略觀測與剖析
2024/10/25
*ITIS智網:1009智慧進化 ∞ AI×虛實科技交融新未來
2024/10/09
*ITIS智網:1022 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
2024/10/22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10/26 從經營策略制定績效管理制度
2024/10/26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10/23 績效考核制度設計與運用
2024/10/23
     
     
台商產業訊息 Taiwan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台商產業訊息
*ETtoday新聞雲:8月製造業景氣燈號連5綠 美中降息有助產業復甦
2024/10/14
*yahoo新聞網:台北紡織展 估吸引70國際品牌買主
2024/10/14
*yahoo新聞網:訂單需求強勁不變 AI猛火 廣達、神達Q3營收燙
2024/10/14
*數位時代:多平台?品項龐雜?庫存調控困難?
2024/10/14
*科技新報:台灣電商低迷年
2024/10/14
*工商時報:全球車市面臨挑戰 汽車零組件三強這樣布局拚業績
2024/10/14
*聯合新聞網:太陽能內需不振 大廠示警 能源轉型路布滿荊棘
2024/10/14
*科技新報:最新餐飲業市占率統計:星巴克獨拿咖啡館業61%市占?前3大還有誰?
2024/10/14
 
大陸產業訊息 China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大陸產業訊息
*聯合新聞網:陸十一假期房市 回穩跡象明顯
2024/10/14
*富聯網:互聯網大廠 高薪搶招AI人才
2024/10/14
*經濟日報:陸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促人工智慧等產業發展
2024/10/14
*經濟日報:入境客用支付寶變多 十一消費額大增120%
2024/10/14
*工商時報:大陸5G基站前8月總數達404.2萬個
2024/10/14
*中時新聞網:價格走跌 陸面板廠減產LCD
2024/10/14
*經濟日報:Micro LED台廠技術領先 中國廠商擁品牌市場優勢
2024/10/14
*富聯網:AI大熱 陸半導體公司業績靚
2024/10/14
     
     
 
     
     

台商品牌館  |  台商故事館  |  台商人物館  |  台商企業館  |  台商協會館  |  焦點  |  新聞  |  交通  |  投資  |  機構  |  生活  |  台商產業  |  大陸產業
版權所有 © 201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委託單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執行單位: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製作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 台商服務窗口專線:02-23975955 (上班時間:平日9:00~18:00) 台商張老師:02-2756326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台商服務中心:02-27151995 緊急聯繫專線:02-27129292 (24H) 大陸配偶關懷專線:02-2718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