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陸台商經貿網,定位為大陸台商入口網,提供豐富的兩岸經貿資訊

  大陸台商經貿網
發行期數:第 965
發行日期:2024/11/14
  取消/訂閱電子報 回官網首頁
 


:::
本日焦點 Today Focus

農牧產業的氣候調適與社會安全

來源:工商時報網

文/王建鎧(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副教授)

  今年9月日本面臨30年來最嚴重的稻米短缺,甚至限制民眾買米的數量。這與日本的糧食生產政策有關,但同時天災帶來的災損,也增加政府調控產量的困難。台灣也同樣必須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那我們的農業可以怎麼辦?

  今年5月政府發布《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盤點台灣的氣候現況、推估未來持續變遷下可能面對的氣候風險,並提出調適策略,報告也提出農牧業生產的影響性評估及對策探討。從日本的案例來看,在氣候變遷壓力下,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與農牧產業規模對應調適的方向不可忽視。

  在這份報告中定義「糧食安全」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均能實質且有效地獲得充分、安全且營養的糧食,以達符合其飲食及糧食偏好之活力健康生活。」因此在計算時,使用熱量為基礎計算綜合糧食自給率。

單以熱量計算綜合糧食自給率,無法充分反映國人需求

  這個計算方式,單純以不同種類糧食來源換算熱量作為評估基準,雖有簡易方便評估的優勢,恐無法真實符合國民之充分、安全、營養、及活力健康之需求。近年也有趨勢透過綜合營養成份公式,如平均營養充足率(mean adequacy ratio)以重要營養成份的攝取計算糧食自給率與糧食安全之確保水準,補足目前熱量計算模式不足之處。

  我國已長期調查國民營養與健康情況,可應用這些資料更準確評估台灣的糧食安全供應量。這些資料包含我國衛生主管單位基於國人健康需求建立的每日飲食指南,並據以分析國人飲食習慣中,食物原料消費程度。

  以此為基礎,國民健康署所分析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更具體說明台灣人民在各類糧食消費上,各種食物種類滿足健康需求的程度是否存在缺乏、或過量的情況。準確估算糧食安全供應量後,我們才能進一步分析本土農牧產業供應之自給率是否滿足需求,以及在未來生產管理上對應氣候變遷之壓力時,應調適之目標為何、應持續推進之生產效率為何。

  若單純仍以食物綜合熱量做為糧食供應與安全性之評估基礎,則可能產生相當程度的落差而不易做為研擬相關調適策略之參考。舉例來說,對於肉品的消費需求就同時涉及糧食自給率與健康飲食兩個層面的問題。

  在糧食自給率部分,氣候變遷報告指出,台灣糧食自給率低至31%的主因是近年糧食作物依賴進口如玉米、小麥、黃豆等,同時部分耕地轉作非糧食經濟作物所致。畜牧業生產所需的飼料更是進口糧食的大型消耗來源,因此報告從熱量的角度,認為國人畜產品特別是肉品部分已消費過量,應縮減肉類生產以減少進口糧食作物份額。

  然而,報告內容並未計算國人健康飲食需求下,肉品實際所需量與生產規模,依據國健署的調查,台灣社會目前豆魚肉蛋類消費確實高於健康指引約1.4倍,然而乳品消費僅止於健康需求的1/3,致使蛋白質攝取仍未盡理想。在此現實情況下若考量本土畜產品自給率,則肉與蛋的生產或有調降空間,但乳品供應則存在明顯不足的情況。

農牧業面臨多重挑戰,應推動國家整合型政策因應

  若將考量近年台灣總體肉類自給率正逐年下降,雞蛋生產時而難以滿足本土需求,酪農業則始終產能不足無法滿足國人健康需求,使台灣本土畜牧產業可策略性調降生產規模,轉以本土糧食作物取代飲食供應的彈性空間縮減。另一方面,儘管台灣畜牧產業仰賴進口飼料難以提升糧食自給率,但本土畜產品生產與供應的總碳排放成本,即便估算時納入進口飼料,仍明顯低於進口畜產品所產生的巨大貿易運輸碳排放規模,更遑論糧食自主生產的國家安全效益。

  台灣畜牧產業同時面臨氣候變遷對生產效率帶來的壓力與挑戰,以及國家糧食安全供應的需求,未來策略發展上需要的不只是農牧產業政策的調適,更牽涉社會營養健康需求、原物料進出口與本土相關產業扶持、國土分配與利用與永續環境利用等跨領域協調,透過推動國家整合型政策來確保台灣在氣候變遷、地緣政治風險等多重壓力共同作用下的糧食安全與產業永續發展。

敬邀參加113年11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最新訊息 Latest News 更多最新訊息
*聯合新聞網:中德12重點項目在渝簽約
2024/11/14
*中國經濟網:中新雙邊合作再上新台階
2024/11/14
*中國經濟網:金融助力科創企業爬坡過坎
2024/11/14
*中國經濟網:央行14日開展3282億元逆回購操作
2024/11/14
*聯合新聞網:西部陸海新通道 沿線農產品出口成長
2024/11/14
*中國經濟網:浙江多措並舉 助力民營企業外貿發展
2024/11/14
*中國經濟網:前三季度規上輕工企業實現利潤超萬億元
2024/11/14
*人民網:市場採購貿易助力小商戶抱團「賣全球」
2024/11/14
 
活動/會展 Events & Exhibitions 更多活動/會展
* 第一展會網:2024年國際資料中心及雲端運算產業展覽會
2024/12/05
* 第一展會網:2024第八屆國際碳材料大會暨產業展覽會
2024/12/05
* 第一展會網:2024第二十屆上海國際供熱技術展覽會
2024/12/04
* 第一展會網:2024北京世紀家博會
2024/12/13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11/17 AI高效簡報流程
2024/11/17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11/15 HR大數據之訓練發展與人才留任管理應用操作(ABH)
2024/11/15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12/27 市場規模預測與評估
2024/12/27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12/13 創新需求挖掘與應用情境探索
2024/12/13
     
     
 
     
     
焦點話題 Hot Topic 更多焦點話題
*新華網:“政策+機制”“行政+市場”推動藍圖變實景 雄安新區高質量疏解發展加力提速
2024/11/7
*新浪香港:「東數西算」創業創新大賽引領數字經濟新未來
2024/11/7
*人民網:跨境電商主體活躍 貿易新動能加速釋放
2024/11/7
*新華網:北交所公司前三季經營業績整體穩健
2024/11/7
*人民網:消費“馬車”跑起來 內需潛能挖出來
2024/11/7
*星島: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仍極具挑戰 政府推多項措施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2024/11/7
*中國新聞網: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高地
2024/11/7
*人民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個聚焦”
2024/11/7
 
投資風險 Investment Risk 更多投資風險
*香港經濟日報:大陸樓市趨活躍 穩住房價更關鍵
2024/11/7
*聯合新聞網:化解地方債 提上人大首日議程
2024/11/7
*中時新聞網:地方債17.5兆 陸逾半投入基建
2024/11/7
*經濟參考網:從啟動轉型到釋放活力 平安租賃為小微企業鋪設穩健成長之路
2024/11/7
*香港經濟日報:10月大陸樓市成交止跌回升 「銀十」勝「金九」
2024/11/7
*中國新聞網:築牢食品安全防線,幫助高衛生標準商家更好發展
2024/11/7
*大公文匯:大陸知識產權局:西部各省有效發明專利49.3萬件
2024/11/7
*中國評論新聞網:穩樓市政策措施須具優化空間
2024/10/25
     
     

台商品牌館  |  台商故事館  |  台商人物館  |  台商企業館  |  台商協會館  |  焦點  |  新聞  |  交通  |  投資  |  機構  |  生活  |  台商產業  |  大陸產業
版權所有 © 201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委託單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執行單位: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製作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 台商服務窗口專線:02-23975955 (上班時間:平日9:00~18:00) 台商張老師:02-2756326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台商服務中心:02-27151995 緊急聯繫專線:02-27129292 (24H) 大陸配偶關懷專線:02-2718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