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申入CPTPP的關鍵時刻
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
文/劉大年(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台灣在2021年9月22日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今年將進入關鍵階段。
CPTPP第30章規定新申請者必須在執行委員會的會議中,在全體會員同意下成立工作小組,方能展開後續談判程序。CPTPP執行委員會每年在輪值主席國召開。台灣在正式申請後,CPTPP在2022年及2023年,分別於新加坡及紐西蘭召開執委會;但是當時氛圍是以優先處理英國申請案,還將英國申請案當成一範例,鼓勵其他申請成員參考,並未處理其他申請案。
在英國申入CPTPP已經底定下,今年在加拿大舉行的執委會會議,將會聚焦在其他新申請案。CPTPP可說是目前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目前共有中國大陸、台灣、厄瓜多、哥斯大黎加、烏拉圭,以及烏克蘭等六國先後申請加入。
CPTPP今年執委會議勢必要積極處理新申請案,不太可能使申請成員再度空手而返;不但對申請成員不利,也會影響後續有興趣申請成員的意願,對CPTPP長遠發展不利。
不過以CPTPP目前會員談判負載力而言,同時接納六個申請案,均成立工作小組的機率也不高;所以合理推斷今年可能會就其中六個申請案中,選擇部分成員成立工作小組。
在新申請的國家當中,以經貿體制成熟度及市場自由化程度而言,台灣無疑是最接近CPTPP標準,最具資格成立工作小組;然而在政治因素考量下,成立台灣工作小組卻是最為複雜。中國大陸除了以不符合CPTPP規範的主權因素,否定台灣申請的資格;也積極遊說CPTPP成員不要支持台灣的申請。中國大陸總理李強最近訪問CPTPP成員國紐西蘭、澳大利亞,以及馬來西亞,除了要求支持中國大陸的申請外,推斷檯面下阻擋台灣的動作顯然也不會少。
所以對於台灣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時間爭取CPTPP成員認同支持,可說是最大的挑戰。台灣無法控制政治的因素,但經濟的準備不能少,才能夠增加台灣成功的機率。台灣除了做好市場開放的準備,並使CPTPP成員了解台灣開放對其效益外,台灣也應利用產業優勢,倡議推動區域內供應鏈合作。CPTPP第22章雖有強化供應鏈的規定,但只有原則性的說明,迄今也沒有具體措施。台灣正可以扮演積極的角色,以凸顯台灣的貢獻。
台灣另外需要務實考量的是,在中國大陸也有可能進入CPTPP下,未來不排除兩岸均加入CPTPP,如同兩岸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情境。如何處理CPTPP架構下兩岸的經貿關係,雖是一長期但卻是台灣不可迴避的問題。根據CPTPP的精神,未來台灣不太可能在兩岸均加入的情況下,採取類似WTO模式,即對中國大陸設限而對其他CPTPP成員高水準的開放,台灣必須未雨綢繆,因應對大陸經貿限制解套的影響。
若是今年沒有順利成立台灣的工作小組,就要在明年於澳大利亞召開的執委會中,再尋求突破。澳大利亞近來與中國大陸關係持續改善,過去對台灣申入CPTPP不但沒有公開支持,甚至還以主權因素提出對台灣不利的評論。
至於後年的輪值主席國越南,長期以來非常忌憚中國大陸的影響,除了公開表態支持中國大陸申請加入CPTPP外,也從未表態支持台灣。
台灣若是錯過了今年,對台灣較為友善的主席國加拿大執委會的機會,明後兩年所面臨挑戰及環境將更為險峻,台灣必須在今年奮力一搏。
敬邀參加113年07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