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陸台商經貿網,定位為大陸台商入口網,提供豐富的兩岸經貿資訊

  大陸台商經貿網
發行期數:第 856
發行日期:2024/06/12
  取消/訂閱電子報 回官網首頁
 


:::
本日焦點 Today Focus

台灣企業全球布局與產業控股趨勢

來源:工商時報

文/黃齊元(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於2009年成立,至今已有15年時間,我是創會理事長,現在已到第八任。另外「台灣產業控股公司協會」成立於2019年,至今也有五年時間,我也擔任該協會理事。最近由於台灣產業整合趨勢,兩個協會日前聚會,探討策略聯盟。

  台灣企業正興起新一波全球布局與併購投資熱潮,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基於地緣政治,全球供應鏈正在重組,強迫台灣企業走向世界,包括美國、東南亞、日本、印度等國;其次,新科技快速發展,導致企業必須透過併購布局新領域;再者,全球產業走向「生態系模式」,形成不同聯盟,相關成員透過兼併收購、尋求策略合作夥伴;最後,由於西方國家抵制中國,全球企業對台灣企業,具有高度合作意願。

世局多變與科技日興,產業整合轉型勢在必行

  全球企業近年掀起大規模重組,HP和IBM都拆成兩家公司,嬌生分拆消費者保健業務,Kraft分拆零食業務。最激進的是上世紀美國最佳企業GE,拆成三家公司後、終於起死回生,GE航太已上市。

  說到產業控股公司,代表者是大聯大,該公司董事長黃偉祥也是台灣產業控股公司協會發起人。大聯大成功樹立產業控股典範,結合六家IC通路公司,企業前台業務獨立、後台資源整合。但至今台灣產業控股公司數量仍不多,其中有一些性質屬於投資控股公司,綜效不大,檢討原因,可能在於不習慣整合,以及整合後融合存在諸多挑戰。

  產業控股跟併購不一樣之處在於,被併購後會失去主導權,但在產業控股公司架構下,各子公司享有一定獨立運作空間,因此運作更為靈活,不過限制是產業定義。

  台灣產業正面臨轉型,許多企業需要跨界進入新領域,因此不再侷限單一產業。因此,曾任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的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提出「大艦隊」模式,即一個企業透過不同部門,分別進行資源整合,而且講求速度,以投資參股為主,雙方達成一定融合後、再考慮整併,一些大型企業集團如鴻海也採用類似模式。

  由於台灣企業興起新全球化運動,有規模才有國際話語權,因此產業整合重新受到關注。此外,全世界供應鏈裂解再重組,特別是紅色供應鏈崛起,也促使部分失去競爭力台企思考如何退場。

  中美地緣政治角力下,許多外資企業看到台灣的價值,特別是在新一波半導體和人工智慧(AI)產業爆發後,台灣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需要打群架。有鑑於此未來即使沒有產業控股公司,也會有更多「虛擬垂直整合」聯盟出現。

  企業彼此之間合作,其實存在多種型式,併購只是其一,另外還有策略性投資(少數股權參股)、合資、分割子公司再合併、交叉持股、以及沒有股權投資的業務聯盟。以鴻海和國巨為例,就是先策略聯盟,再成立合資公司,另外再搭配策略性投資,藉此進入半導體新產業。

十年磨一劍的輝達是「生態系資源整合」最佳示範

  全球最新趨勢是「生態系資源整合」,輝達(NVIDIA)就是最好例子,不只銷售AI晶片或AI伺服器,還延伸到雲計算解決方案、人形機器人、以及各種智慧應用的產業如醫療。這等於是打造未來AI新世界,必定會有很多筆交易,同時需要產、官、學、研整體資源配套。

  世界正在重塑,透過地緣政治、科技創新與產業整合,企業集團會先重組,然後再整合外部資源,也可能形成特定的產業平台。企業操作要靈活,不要先急著成立產業控股公司,可以先策略聯盟,再逐漸透過合資及參股,從業務合作到股權合作,最後再成立產業控股公司、或彼此合併收購。實質重於形式,綜效才是關鍵。

  在重組過程中,上市公司並非是最佳平台,私人公司形式操作會更靈活。「私募股權基金」(PE)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台灣過去一直沒有形成私募股權基金的環境,不像新加坡有淡馬錫等國家主權基金。目前政府主管機關對PE政策,特別是保險資金的運用,允許投資於「5+2」基礎建設,但未來供應鏈及產業重組,也會有潛在需求。

產業基金將更普遍,成為企業整併前的過渡工具

  我對於未來趨勢,有以下幾點預測:第一、企業會加速跨領域、跨產業布局;第二、台灣企業會積極走出去,在海外尋找投資併購機會;第三、AI將徹底改變產業生態,促使台灣企業走向「AI+」布局,打造智慧生態系;第四、未來是生態系與生態系的競爭,企業如果不想選邊站,就需重組;第五、供應鏈重組及ESG嚴格要求,將帶動新一波產業整併;第六、產業基金會更普遍,成為企業整併前的過渡工具。

敬邀參加113年06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最新訊息 Latest News 更多最新訊息
*東方財富網:外貿促穩提質有新招 跨境電商海外倉獲支持
2024/6/12
*鉅亨網:年內76家企業境外IPO備案獲通過 已超去年全年
2024/6/12
*新浪網:秦創原產業創新聚集區「四鏈」融合項目開始徵集
2024/6/12
*中國經濟網:5月經濟數據即將公佈 機構預計CPI緩慢走升PPI同比降幅收窄
2024/6/12
*中國經濟網:國產數據庫助力數字大陸建設高質量發展
2024/6/12
*中國經濟網:大陸「空中出海口」助力中部開放邁向新高度
2024/6/12
*中國經濟網:端午小長假收官 多地公佈假期旅遊「成績單」
2024/6/12
*經濟參考網: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啟動 首週提供25.9萬個崗位
2024/6/12
 
活動/會展 Events & Exhibitions 更多活動/會展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7/13 教育訓練規劃執行與成效評估
2024/07/13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8/19 人才發展與教育訓練規劃執行
2024/08/19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7/7 訓練發展的數據化分析與實務演練
2024/07/07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7/27 AI與大數據時代—員工訓練發展及職涯規劃
2024/07/27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8/10 AI與大數據時代—薪獎制度設計
2024/08/10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7/27 企業文化與人資管理資訊化策略
2024/07/27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7/6 人力成本分析與人力產值規劃
2024/07/06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7/23 企業數位轉型—HR必備的數據分析力
2024/07/23
     
     
台商產業訊息 Taiwan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台商產業訊息
*聯合新聞網:港澳生來台就學興趣轉向 優先選擇AI、半導體領域
2024/6/12
*數位時代:零售餐飲業「智慧節能」之必要!節能抵稅、補助有哪些?一文看懂省電4關鍵
2024/6/12
*自由時報:AI職缺何處尋 勞動部:已掌握近萬AI、5G及「5+2」重點產業職缺
2024/6/12
*中時新聞網:台灣 AI 產業人才需求大 鼓勵港澳生留台工作
2024/6/12
*聯合新聞網:電動車商機 爆發力十足
2024/6/12
*yahoo新聞網:環保杯該怎麼選比較好?毒物專家點名「最NG材質」,亂用杯子恐會影響健康
2024/6/12
*ETtoday新聞雲 :「最廢1電器」後悔沒早買 過來人推爆:不用每天倒垃圾
2024/6/12
*yahoo新聞網:機械5月出口年減0.8% 公會:AI商機成火車頭
2024/6/12
 
大陸產業訊息 China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大陸產業訊息
*人民網:以舊換新潛力足!“清涼家電”掀起消費新“熱浪”
2024/6/12
*人民網:前4個月大陸軟體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1.6%
2024/6/12
*工商時報:陸價格戰燒不停 壓低車企利潤
2024/6/12
*新華網:實探白酒市場:端午臨近中高端白酒動銷良好
2024/6/12
*工商時報:陸財新5月服務業PMI 創10月新高
2024/6/6
*中國經濟網:產業鏈景氣向上上市旅企業績加速回暖
2024/6/6
*新浪財經:未來三、四個月海運運力緊張問題不會明顯緩解
2024/6/6
*中國經濟網: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全面鋪開 “白名單”項目篩選有序推進
2024/6/6
     
     
 
     
     

台商品牌館  |  台商故事館  |  台商人物館  |  台商企業館  |  台商協會館  |  焦點  |  新聞  |  交通  |  投資  |  機構  |  生活  |  台商產業  |  大陸產業
版權所有 © 201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委託單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執行單位: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製作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 台商服務窗口專線:02-23975955 (上班時間:平日9:00~18:00) 台商張老師:02-2756326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台商服務中心:02-27151995 緊急聯繫專線:02-27129292 (24H) 大陸配偶關懷專線:02-2718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