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陸台商經貿網,定位為大陸台商入口網,提供豐富的兩岸經貿資訊

  大陸台商經貿網
發行期數:第 854
發行日期:2024/06/07
  取消/訂閱電子報 回官網首頁
 


:::
本日焦點 Today Focus

再生能源與前瞻技術,是淨零轉型的必要解方

來源:台灣經濟研究院

淨零排放,電力部門必須仰賴前瞻及潔淨能源

  為因應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 NZE)已成全球共識並逐漸落實,2023年12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則持續針對減緩氣候變遷尋求解方,明確的提出能源系統「轉型脫離(Transition Away)化石燃料」的發展方向。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於2021年發布「全球能源部門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2023年的延續報告都指出,2050年全球電力需求將是2020年的2.7倍,要達成NZE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須達88%(其中風力與太陽光電占68%),其餘則為配置碳捕捉利用及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之燃煤、燃氣與生質能及氫能發電等。在IEA建議的淨零路徑中,CCUS與氫能等前瞻技術,即是從化石能源蛻變為潔淨能源最具代表性的能源技術選項。

順應世界潮流,台灣由能源轉型走向淨零轉型

  我國於2016年著手推動能源轉型,標誌著發展再生能源與減少碳排的重要開端,展現出我國應對全球氣候變遷的雄心與決心。隨能源轉型進程推展,太陽光電、風力等技術較為成熟之再生能源積極大規模開發,依據能源署能源統計月報資料,截至2024年3月國內再生能源累計裝置容量已達18.6GW,較2016年(4.72GW)增加294%,其中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約占85%;然而,就我國環境條件而言,儘管太陽光電與風力技術已然十分成熟,但因我國土地資源稟賦有限,發展規模勢必受到制約,不可避免的會面臨設置上限的問題。因此,淨零轉型過程中,發展成熟的再生能源固然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然要進一步達成淨零排放,前瞻性無碳能源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勢將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途徑。

  以台灣四面環海且地處於板塊交界帶、擁有豐富溫泉資源,此一獨特地理特性顯示積極探索地熱與海洋能等前瞻能源,將是推動淨零轉型不可忽視的一環;此外,既有火力電廠系統無碳化轉型亦不可或缺,包含CCUS與氫能,此與當前國際發展策略可謂相當一致。

火力電廠無碳化,氫、氨及CCUS

  在傳統火力電廠系統無碳化轉型的過程中,普遍為將無碳燃料如氫氣與氨氣引入傳統火力發電系統;而為落實電力生產過程的淨零排放,傳統火力發電整合CCUS技術亦為必要措施。氫氣與天然氣同為氣體並具有相似的物理特性,使其能夠在燃氣發電中進行不同比例混燒,根據技術成熟度逐步完全替代天然氣。此外,氫氣的燃燒副產品主要為水,對環境影響極微,從而有效降低碳排放;氨氣燃燒熱值與煤炭相近,可搭配既有高效率燃煤機組作為輔助燃料,進而減少對燃煤的依賴並減少碳排量。全球許多國家為實現淨零排放,並基於對無碳電力的需求,對氫氣、氨氣、CCUS均寄予厚望,如美國、英國等皆藉由政策與補助措施推動,由政府單位給予稅收抵免或提供研究資金,以減緩產業初期投資的資金壓力。

  台電公司早已著手規劃與推動前瞻發電技術的減碳措施,諸如於2022年4月與西門子能源公司簽署混氫發電示範合作備忘錄,以興達電廠燃氣發電機進行混燒氫氣,並於2023年12月完成混氫5%示範測試,未來將視混燒技術發展,逐步提高混燒比例至專燒。在混氨發電方面,於2022年11月與日本三菱重工及三菱商事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續規劃在2028~2030年於林口電廠「超超臨界」導入混燒技術,進行燃煤混氨5%示範測試。此外,為驗證火力發電整合碳捕捉與封存技術之可行性,亦已於台中電廠進行試驗,規劃於2035年導入碳捕捉及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技術,包含啟動燃氣機組加裝CCS設備,目標二氧化碳年捕捉量約540萬噸,並進一步於2038年將年目標提升至約810萬至1,080萬噸,即是在這個國際發展趨勢下的具體推動措施。

借鏡國際經驗,設立專區實現前瞻能源技術發展

  我國由能源轉型並邁向淨零轉型的進程中,除了促使再生能源持續蓬勃發展之外,引入前瞻能源技術更是其中的關鍵,亦即如何將再生能源與前瞻能源各項技術所需之設施、人力等各種資源整合,鏈結各項技術能量與資源至關重要。而英國在Teesside地區設立減碳中心,規劃布建技術中心以群集資源與提供電力服務,提供了我們非常好的借鏡機會。該減碳中心係由英國能源顧問公司(Element Energy)與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沃旭(Ørsted)兩大風電業者合作,於英國東海岸風電地區進行示範計畫,願景為利用風電生產氫氣促使減少碳排,以促進歐洲走向完全的再生能源系統。

  亦即相較於各項技術分散各地個別開發,如果能透過設置技術專區整合性地開發測試,例如利用設置能源專區更可發揮各項前瞻技術的綜效。以我國為例,可設立前瞻能源發展專區,將再生能源發電之電能轉換以製造綠氫,綠氫除可供電力部門燃氣混燒發電之外,並可供給產業、交通載具等部門應用,從而開啟綠氫市場,或儲存以供氫能燃料電池發電,而混氫發電結合CCUS將更有效減少碳排。透過這樣的設計逐步的擴張專區,將前瞻能源與再生能源結合,讓台灣也能在2050年走向完全無碳的能源系統。

基礎設施布建與所需周邊配套,仍是成敗關鍵

  儘管氫氣、氨氣發電及電廠碳捕捉在技術上具可行性,但設置低碳能源專區除技術面之外,基礎設施的建置與所需之周邊配套設施,如輸送管線、處理與儲存設備、陸運車輛等亦不可忽視。由於相關標準法規方面仍有進一步完善空間;如何完善氫氨氣供給與滿足需求亦是推動關鍵;此外,良好的社會溝通亦有助於減少民眾對前瞻技術安全性的疑慮。

  綜而言之,本文認為以再生能源搭配前瞻能源技術布建能源系統,是台灣走向淨零轉型達成淨零排放的不二法門,同時如果能透過設置能源專區建立技術中心、布建基礎設施與考量社會需求建構配套措施,再輔以推行綠電憑證與躉購的制度面機制,將可發揮更大的效益。因此,我們期待主管機關可以考慮借鏡國際經驗、採納前述建議,建構一個前瞻能源發展基地布建所需之必要基礎建設,與營造適宜之法制及市場等配套措施,一步一步的往前推進,讓台灣無碳電力系統得以實現,使淨零排放的目標可以完成。

敬邀參加113年06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最新訊息 Latest News 更多最新訊息
*中國新聞網:上海夜間經濟綜合指數持續高居大陸首位
2024/6/7
*齊魯網:大陸認證認可機構發布兩項經濟社會發展「晴雨表」指數
2024/6/7
*中國新聞網:2024澳中經濟合作論壇在墨爾本開幕
2024/6/7
*中國新聞網:今年前4月大陸服務進出口總額達24,319.6億元
2024/6/7
*美國之音粵語網:房地產股自五月高點暴跌20% 熊來了?
2024/6/7
*中國新聞網:由「通」到「暢」 農村公路成鄉村振興路
2024/6/7
*香港文匯報:計劃在2027年初步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
2024/6/7
*中國新聞網: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加強端午節及中高考期間重點商品服務價格及計量監管
2024/6/7
 
活動/會展 Events & Exhibitions 更多活動/會展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8/25 績效制度建立與管理
2024/08/25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7/20 人力成本分析與人力產值規劃
2024/07/20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7/5 職能導向之人才培育與訓練發展
2024/07/05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8/28 年度教育訓練規劃與預算編列
2024/08/28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8/19 人才發展與教育訓練規劃執行
2024/08/19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7/27 AI與大數據時代—員工訓練發展及職涯規劃
2024/07/27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8/10 AI與大數據時代—薪獎制度設計
2024/08/10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7/27 企業文化與人資管理資訊化策略
2024/07/27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8/4 策略性人力資源與招募甄選策略
2024/08/04
     
     
台商產業訊息 Taiwan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台商產業訊息
*經濟日報:養豬場現代化轉型推動辦公室 畜牧業華麗變身助力
2024/6/7
*MoneyDJ理財網:人工智慧銅需求增長潛力可望推動採礦業整合
2024/6/7
*聯合新聞網:美商會關心台灣能源穩定 逾7成成員擔憂綠能供應
2024/6/7
*經濟日報:國際油價上揚 從4個月以來低點反彈
2024/6/7
*聯合新聞網:綠能、農業可以共存嗎?
2024/6/7
*中時新聞網:領先指標綜合指數4月步入復甦 商業服務業景氣暢旺
2024/6/7
*yahoo新聞網:餐飲外送年刷近千億 中高齡躍第3大客群
2024/6/7
*經濟日報:被黃仁勳點名 NVIDIA 肯定「AI東海 生成未來」教育方針
2024/6/7
 
大陸產業訊息 China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大陸產業訊息
*工商時報:陸財新5月服務業PMI 創10月新高
2024/6/6
*中國經濟網:產業鏈景氣向上上市旅企業績加速回暖
2024/6/6
*新浪財經:未來三、四個月海運運力緊張問題不會明顯緩解
2024/6/6
*中國經濟網: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全面鋪開 “白名單”項目篩選有序推進
2024/6/6
*新浪財經:人形機器人產業落地加速產業規模將進入爆發期
2024/6/6
*中國經濟網:大陸民用無人機完成6000米海拔物資運輸
2024/6/6
*中國經濟網:5月汽車保值率報告顯示:新能源車保值率漸趨穩定
2024/6/6
*中國經濟網:通過正規管道參加家電以舊換新活動
2024/6/6
     
     
 
     
     

台商品牌館  |  台商故事館  |  台商人物館  |  台商企業館  |  台商協會館  |  焦點  |  新聞  |  交通  |  投資  |  機構  |  生活  |  台商產業  |  大陸產業
版權所有 © 201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委託單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執行單位: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製作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 台商服務窗口專線:02-23975955 (上班時間:平日9:00~18:00) 台商張老師:02-2756326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台商服務中心:02-27151995 緊急聯繫專線:02-27129292 (24H) 大陸配偶關懷專線:02-2718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