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陸台商經貿網,定位為大陸台商入口網,提供豐富的兩岸經貿資訊

  大陸台商經貿網
發行期數:第 46
發行日期:2025/03/17
  取消/訂閱電子報 回官網首頁
 


:::
本日焦點 Today Focus

上市櫃台商企業在全球布局的現況分析

文/林震岩(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兼全球台商研究中心主任)

  經濟部投審會每月統計我國企業赴海外投資的件數與金額,可藉此了解台商在全球各地投資趨勢,近年來可發現台商赴大陸投資的趨勢逐年下降,但赴海外其它地區投資的趨勢則逐年增加。但赴大陸投資的趨勢雖顯著下降,但這並不代表台商大幅退出大陸,到底還留下多少家台商呢?而其它海外地區的投資布局現況又如何呢?故大陸台商經貿網在105年建立「台商布局館」,蒐錄所有上市櫃企業「年報」的「關係企業」,整理各上市櫃公司在台灣、大陸、新南向、各大洲各國家的全球布局狀況,並建立搜尋系統(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CompanyGlobal/),109年更新一次,113年再更新,因113年年報通常在每年5月董事會公布,故蒐錄到113年初的關係企業資料。

  113年台商布局館共整理1,834家上市櫃企業(1,012上市、822家上櫃),另含TDR 9家、創新16家、興櫃66家共183家,最後整理出1,927家(以下簡稱上市櫃公司)台灣母公司企業在全球布局狀況。雖然全部興櫃家數有332家,但因有些公司創立不久,未赴海外設點且是其它上市櫃企業的子公司,或者有些KY、TDR公司並由非台灣人是創立,亦不蒐錄在布局中。最後共整理出22,839筆納入分析,共新增4,212筆,但也刪除了3,350筆資料,平均每家企業的關係企業數為22,839/1,927=11.85家,而台商企業中,鴻海精密工業一家的關係企業就高達853家,當然也有上百家企業沒有任何一家關係企業。

  再根據每家關係企業的地址來人工判定其所在的洲別、國別、省別、縣市別、鄉鎮市別,因有些企業的年報並未詳列其地址,故無法判斷其位於所在國家的省別、縣市別等。當然,上市櫃公司多為中大型公司,但其投資的關係企業雖有許多是中小企業仍納入分析,此外,底下分析並不包括未上市櫃公司及佔國內企業多數的中小企業,因中小企業大多無法前往海外布局,故底下共分為六大層面所分析的台商布局,仍可一窺台商受到大陸投資環境變遷及地緣政治的影響下,台商目前在全球布局的情況。

一、台商在全球布局整體狀況

  首先分析台商在全球的分布格局,因上市櫃台商主要分布在亞洲的台灣與大陸,在海外布局則以含括東南亞的新南向國家為主,再加上許多企業布局在海外避稅天堂的國家,故赴其它洲的家數較少,圖一分為台灣、中國大陸(含港澳)、避稅天堂、新南向國家、亞洲其它、美州、歐洲、非洲來比較。

  避稅天堂主要是指美洲加勒比海1,955家(維京群島1,386家、開曼群島569)、非洲342家(賽席爾180、模里西斯162)、大洋洲的薩摩亞1,243家,共3,540家,通常在此設立投資公司,當然,許多台商赴馬來西亞的納閩州、新加坡或香港、中美洲貝里斯也是為了避稅,但為簡化分析,還是算在原來國家中。

  109年度所蒐錄的企業有1,741家台商,113年增加蒐錄至1,927家,台灣布局家數從5,961家增加至7,481家(+25.5%),中國大陸由6,824家縮減至6,388(-6.4%),新南向國家從1,953家增加至2,082家(+6.6%),亞州其他主要是指日韓及少數的中亞與西亞台商,從286家增至301家(5.2%),美洲(含北美、中美、南美)由1,581家增至1,747家(+10.5%),歐洲從843家增加至920家(+9.1%),非洲從52家增至95家(82.7%)增幅最大。

二、台商在台灣地區布局情況

  台灣為台商的母國,故台灣企業在擴展版圖時,當然會考慮先在台灣設點,此外,政府推出的台商回台投資與根留台灣計畫,也發揮一定成效。在台灣共設立了7,455家,若扣除1,927家母公司,共另設5528家關係企業,亦即每家上市櫃公司平均在台灣另設立2.87家關係企業,當然也有上百家公司在台灣沒有設立其他關係企業,在大陸及海外亦無。圖二列出7.455家在台灣投資的前十二大縣市,可見首善之區的台北市3,116家,高居第一,佔所有台灣家數的41.8%,新北、桃園、高雄、台中這四都居二至五名,科學園區的竹縣與竹市與新興的台南居第六至第八。

  若再細分各縣市各區的企業家數,則可發現台北市的內湖區814家、中山區529家、大安區472家、松山區312家、中正區249家、南港區218家、信義區208家、大同區117家、士林區111家。新北市的汐止區219家、新店區216家、中和區204家、土城區138家、三重區106家、五股區80家、新莊區76家、板橋區53家。桃園市的龜山區125家、中壢區120家、蘆竹區78家、桃園區74家、觀音區61家。台中市的西屯區110家、北區52家、西區52家。台南永康區83家。高雄前鎮區89家、苓雅區61家、岡山區51家。在非六都布局部分,新竹市東區有251家、新竹縣的竹北市211家、湖口鄉109家。苗栗縣的竹南鎮64家,從以上數據可知台灣上市櫃公司在台灣布局的情況。

三、台商在中國大陸布局情況

  台商過去前往中國大陸投資,主要是以東部沿海的江蘇省、廣東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等沿海省分。從圖三可知台商在大陸投資的前十二大省分。若不考慮港澳的話,可看出江蘇、廣東與上海高居前三名,福建與浙江居第四與第五,直轄市重慶與北京居第六與第七,沿海山東第八、西部四川第九,中部湖北、安徽、湖南居第十至第十二,此各省分布局與過去台商在大陸投資分布並沒有太大變動,江蘇省就高達1,384家,佔27.4%(不含港澳),還高於第四名福建至第十二名河南合計的1,194家,廣東省1,107家佔21.9%,上海895家佔17.7%。可見雖然大陸推出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及東北振興等戰略,期待台商進行從沿海往中西部進行梯度移轉,但從圖三可發現台商在大陸各省的布局,不太受區域發展戰略的影響,台商反而是遷往東南亞及向各洲擴散。

  若再進一步以大陸在東部沿海地區的江蘇省有1.384家,以蘇南五市的蘇州市922家最多、無錫市100家、南京市93家、鎮江市33家、常州市26家,在蘇北地區的南通市49家、淮安市41家、揚州市38家、鹽城市40家、泰州市18家,台商過去集中在蘇南,但經過十幾來的發展,台商確實有向蘇北遷移的現象,而不是往中部或西部省分遷移。蘇州市的昆山市達418家、蘇州工業園區120家、吳江區103家、虎丘區82家、相城區51家、吳中區48家,常熟市50家、太倉市31家、張家港市11家。

  另一大台商大省廣東省有1,107家,深圳市441家、東莞市365家、廣州市105家、中山市59家、惠州市40、佛山市30家、珠海市25家。較令人驚訝的是東莞市過去是台商聚集的主要地區,但目前東莞台商受中美貿易戰的衝擊,使得其家數竟落後於深圳,當然,深圳也是鴻海的重鎮故造成此現象。再細分可知深圳市的寶安區有140家、南山區82家、龍華區81家、福田區76家。而東莞市各鎮中,則以長安鎮57家最多、清溪鎮36家、黃江鎮30家、大朗鎮25家、塘廈鎮24家、厚街鎮22家、石碣鎮16家。廣州市則以黃埔區45家最多、天河區21家次之。此外,沿海地區山東省120家,主要位於青島市39家、濟南市23家、煙台市21家。福建省有245家,廈門市145家、福州市38家、漳州市37家、泉州市11家。浙江省243家,杭州市94家、嘉興市67家、寧波市66家。海南省有6家,5家位於海口市。

  以四個直轄市來細分,上海市有895家,而以浦東新區269家最多,松江區73家,長寧區有81家、徐匯區111家、行區94家,嘉定區66家,而浦東新區有19家位於張江高科技園區19家,外高橋保稅區24家。北京市有127家,以海淀區48家、朝陽區39家、大興區16家較多。天津市有99家,以濱海新區54家、靜海區10家、西青區8家較多。重慶市有128家,以沙坪壩區21家、九龍坡區20家、永川區16家、渝北區18家、璧山區9家較多。台商密集區皆為高科技區包括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北京中關村所在的海淀區、重慶沙坪壩區亦是高科技區。

  在中部地區的六省中,安徽省有80家,合肥市30家、馬鞍山市12家、滁州市12、蕪湖市7家。江西省63家,南昌市24家,贛州市7家,九江市10家,吉安市10家。湖北省92家,武漢市46家,黃石市9家。湖南省53,長沙市19家、岳陽市9、衡陽市8家。河北省29家,廊坊市8家、滄州市5家、石加莊市、唐山市、秦皇島市各3家。山西省有21家,太原市6家,但晉城市有9家,乃因這是鴻海郭董的故鄉。

  在東北三省中,以遼寧省42家最多,其中瀋陽15家、大連12家。吉林省19家,長春市15家。黑龍江省9家,哈爾濱7家。西部地區除重慶市外,以四川省113家最多,其中成都市85家。廣西有34家,南寧14家、貴港7家。貴州省23家,貴陽市10家、安順市與黔東南各5家。陝西省有29家,其中西安就有24家。至於內蒙古有8家、新疆7家、寧夏只有3家、甘肅省3家、雲南省2家、西藏1家、青海省0家。

  在圖三中也列入港澳,港澳家數就高達1,339家,因境外企業撤離香港的趨勢明顯,但香港是台商西進的跳板,除低稅率外,香港擁有廉潔的政府、獨立的法治及司法體系與資金進出自由等優勢,仍然吸引台商資金駐足在香港。其中九龍有414家,其中油尖旺區180家、觀塘區164家、深水埗區40家。香港島727家,其中灣仔區336家、中西區311家、東區85家。新界146家,其中荃灣區60家、沙田區42家、葵青區20家。澳門則有14家。

四、台商在全球各大洲分區布局情況

  台商除在兩岸布局外,早已逐漸布局到全球,圖四列出台商在兩岸以外各大洲分區的布局情況。從圖中可看出東南亞家數最多高達1,811家,其次是北美(美加墨)1,396家,再來就是西歐(英法德荷等)646家與東亞(日韓)480家。之前比較被大眾熟知的東南亞布局,但台商早就前往先進的北美、東亞與西歐國家布局,這些地區因市場規模龐大,故台商須赴這些地區開拓市場,甚至就近設廠來服務在地需求。至於討論度很高的印度所在的南亞有179家及東歐有131家,目前並不是台商布局的重點,只能說是新興布局區域,至於中美洲家數高達248家,乃因海運相關公司前往巴拿馬布局所致。至於澳大利亞80家,主要位於雪梨43家,墨爾本22家。紐西蘭12家,主要位於奧克蘭10家。

五、台商在東南亞國家布局情況

  東南亞早在川普發動中美貿易戰前,已是台商布局的熱土,近年更是台商遷移的熱點,就東南亞十國而言,其投資家數分布如圖五。家數最高的當然是最熱門的越南488家,其後依序是新加坡399家,馬來西亞284家,泰國也達270家,至於印尼雖然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但家數只140家排第六,菲律賓117家,柬埔寨72家,緬甸在未政變前也吸引台商前往,故有30家。令人驚訝的是新加坡彈丸之地為何高居第二,乃因其地位類似香港,且擠下香港登上全球第3大金融中心,還有不可忽視的製造業,特別是半導體產業,台灣半導體業已在此投資,且不但是稅率很低的國家,也適合在此作為台商營運與備援中心。

  越南有488家,南越的胡志明市達93家、平陽省68家、同奈省46家,北越的河內市45家、北寧省31家、海陽省30家、河南省23家,海防市22家,可見台商目前在南越及北越已形成聚集。而馬來西亞有284家、雪蘭莪州71家、吉隆坡56家、檳城州46家、柔佛州41家、納閩州24家、馬六甲州14家,其中納閩州市也是避稅天堂。泰國270家,位於中部有195家,其中曼谷124家、北欖府42家、龍仔厝府12家,東部則有67家,其中春武里府30家、羅勇府13家、北柳府12家、巴真府11家。

  印尼有140家,位於爪哇島高達126家,有57家位於雅加達首都特區,西爪哇省有38家,萬丹省有10家。菲律賓有117家,主要位於馬尼拉大多會區的Pasig、Makati、Mandaluyong、Tagig等共60家,另外分布在Batangas省、Bataan省、Cavite省等。柬埔寨71家,主要位於首都金邊48家,柴楨省9家,甘丹省7家。

六、台商在重要國家布局情況

  除兩岸及東南亞國家外,台商在全球其它重要國家分布的球況如圖六所示。圖六可視為是圖四的細分,令人驚訝的是美國竟高達1,211家,還高於東南亞的越南、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三國合計的1,171家,畢竟美國是我國最大的出口國,且是高科技國,故台商前往設立行銷、研發甚至生產基地也是必要的。其中加州有611家投資,占約一半,其次是達拉瓦州有117家,德州81家為三個美國布局的主要州,其它州則在40家以下,紐約州32家、威斯康新26家,還有亞利桑納州的23家。加州分布在洛杉磯、阿拉米達郡、聖塔克拉拉郡、聖塔芭芭拉郡、橘郡、聖地牙哥等,其中矽谷所在的聖荷西San Jose至少有94家。德拉瓦州則主要在Wilmington與Dover兩地。此外,台積電在美國設廠的所在地亞歷桑納州鳳凰城已有崇越科技、帆宣系統科技、正崴精密工業、樺漢科技、新應材、漢科系統科技、華景電通、集盛實業等14家廠商前往布局。墨西哥92家,墨西哥城19家、華瑞茲20家、墨西哥州7家、提華納6家。此外,加拿大也有58家,其中大溫哥華13家大多倫多12家較多。

  台日經貿關係密切故日本排名第二有370家,,關東地區就有291家,近畿地區有36家,其中關東的東京都有220家,其中港區58家、千代田區37家、中央區29家、新宿區18家。台韓經貿關係亦密切,大韓民國108家,其中首爾59家、京畿道40家,分布在城南市、水原市、安養市。在西歐地區,德國203家、荷蘭176家、英國147家、法國59家,這四個國家是歐洲最發達的國家,亦是台灣外銷重要市場,故台商早就前往布局。德國北萊因-西發里亞61家、巴登-符騰堡37家、巴伐利亞29家、黑森28家、漢堡10家等。荷蘭阿姆斯特丹37家、恩荷芬20家、鹿特丹12家、霍夫多普12家等。英國倫敦30家、曼徹斯特6家、勞斯6家、聖赫利爾6家。法國巴黎13家及等地。

  至於近年常被討論南亞印度有171家,其中有印度矽谷之稱的邦加羅爾高達42家(24.6%),孟買28家、新德里與德里有19家、清奈15家。東歐的捷克也37家(布拉格11家、帕爾杜比采州10家等地)、波蘭31家(華沙14家等地),但就家數而言,遠不及美國、日韓、西歐、東南亞,故只能說是台商布局的新興之地。

七、結論

  過去台商以大陸為生產基地,美國為最終市場的產銷型態因早幾年的中美衝突、前幾年的疫情及近年大陸經濟內捲的影響,而造成台商從大陸遷移全球布局,且政府推動的「回台投资三大方案」吸引台商擴大在台投資。故可發現上市櫃台商在大陸投資的家數有減少趨勢,其它國家則有增加趨勢,但大陸台商的上市櫃家數並沒有大幅萎縮現象,仍是台灣製造業在海外投資的重鎮,故只能說台商是逐步移出大陸,而前往世界各地布局,故而形成台商在全球布局有「大散居、小聚居」的Everywhere現象。

  台商受地緣政治影響而造成供應鏈移轉,而川普二次就任總統揚言發動貿易戰,對昔日親密夥伴的加墨下重手,讓近年前往墨西哥投資的台商造成震撼。而中國大陸、台灣、東南亞、歐洲等國家亦是對美貿易順差國,也須面對川普2.0此黑天鵝的威脅,而台灣重中之重的半導體產業亦被川普揚言課徵100%關稅。故台商過去所採取的回台、新南向、美墨投資來做為「中國+1」的新布局策略,須朝向更全面的「中國+N」策略,且加強在美國的高科技投資已是大勢所趨。好在帶動我國經濟發展火車頭的上市櫃企業,有足夠的資金與技術,加上在海外布局已有許多及多年經驗,對美加、日韓、西歐等先進國家的投資並不陌生,特別是在美國的投資也具相當規模與經驗,故對台商而言,擴大在美投資或全球布局,將有足夠能力來加速全球移動。

敬邀參加114年3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最新訊息 Latest News 更多最新訊息
*中國經濟網:以全面長遠眼光看待中歐貿易
2025/3/17
*中國經濟網:金融活水賦能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
2025/3/17
*人民網:北京市再最佳化營商環境 推動政策紅利直達企業
2025/3/17
*人民網:浦東發佈特別指南 築牢三大先導產業商業秘密“防護網”
2025/3/17
*中國經濟網:廣東多措並舉吸引人才就業創業
2025/3/17
*聯合新聞網:陸促內需 今年已補貼汽車130萬份
2025/3/17
*中時新聞網:陸國產客機認證 越南擬開綠燈
2025/3/17
*聯合新聞網:華為註冊MATEROBOT商標 擬推自家品牌機器人
2025/3/17
 
活動/會展 Events & Exhibitions 更多活動/會展
*第一展會網:2025第30屆中國中西部(合肥)醫療器材展覽會
2025/03/21
*第一展會網:2025年第三十六屆北部灣廣西醫療器材展覽會
2025/03/07
*第一展會網:2025第28屆中國(武漢)廣告技術與裝置展覽會
2025/03/21
*第一展會網:2025第23屆東北四省畜牧業博覽會
2025/03/30
*第一展會網:2025第32屆成都醫療健康博覽會
2025/03/07
* 第一展會網:2025年第三十六屆內蒙古國際農業博覽會
2025/03/26
*第一展會網:第36屆(2025)河北省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03/21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3/31 2022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主導稽核員訓練
2025/03/31
     
     
台商產業訊息 Taiwan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台商產業訊息
*風傳媒:不只批發業、零售業!台灣這1產業「逾1500人放無薪假」…盼訂單回穩才能開工
2025/3/17
*工商時報:央行管制措施初步見效 金融業預期 暫無第八波打炒房
2025/3/17
*自由時報:總統提醒赴中旅遊風險 旅遊業:開放遙遙無期
2025/3/17
*msn新聞網:疫後報復性消費退燒 路易莎跨界整併開餐廳
2025/3/17
*知新聞:今年航運市況多變!業者變緊盯2大變數 4月運價看漲
2025/3/17
*蕃薯藤:嘉義市加強垃圾分類稽查 嚴禁營建與事業廢棄物排入垃圾車
2025/3/17
*三立新聞網:AI救缺工還是砍人?製造業投資暴增 中小企業怕爆
2025/3/17
*自由時報:製造業訂單回穩報佳音 無薪假大減逾900人
2025/3/17
 
大陸產業訊息 China Industrial Information 更多大陸產業訊息
*中國經濟網:深入推進遠洋漁業高質量發展
2025/3/14
*中國經濟網:讓風光發電利用率保持高位
2025/3/14
*聯合新聞網:新彊塔里木油田 開發超深層油氣
2025/3/14
*中時新聞網:陸57項物流國家標準出爐 涵蓋範圍一次看
2025/3/14
*阿斯達克財經網:白酒股拉升 捨得酒業漲超7% 貴州茅台漲超2%
2025/3/14
*聯合新聞網:陸人形機器人崛起 挑戰商轉量產
2025/3/14
*中國經濟網:挖掘機大陸內銷量陡增 主機廠展開價格博弈
2025/3/14
*中國經濟網:乘以舊換新東風 掀春季家裝煥新潮
2025/3/14
     
     
 
     
     

台商品牌館  |  台商故事館  |  台商人物館  |  台商企業館  |  台商協會館  |  焦點  |  新聞  |  交通  |  投資  |  機構  |  生活  |  台商產業  |  大陸產業
版權所有 © 201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委託單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執行單位: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製作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 台商服務窗口專線:02-23975955 (上班時間:平日9:00~18:00) 台商張老師:02-2756326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台商服務中心:02-27151995 緊急聯繫專線:02-27129292 (24H) 大陸配偶關懷專線:02-2718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