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中國大陸內捲與經濟緊縮的環境中,
臺商如何有效運用資金應對 ?
來源:海峽交流基金會
文/游智惠(宏軒全球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臺商張老師 )
大陸已進入「內捲化」與經濟緊縮的新常態,所謂的「內捲化」現象,其實係反映資源配置效率下降、創新受限制、成本上升等多重困境。臺商不僅需掌握經濟徵兆,更應透過數據、法規與風險管理進行全方位資金策略優化。
一、中國大陸內捲化徵兆與數據趨勢中國大陸市場紅利遞減,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 3 月份 CPI 已降至 0.4%,3 月份的 PPI 年減 2.5%,這些跡象均顯示內需市場成長動能減緩,產業間削價競爭加劇,尤其是中美貿易戰升級及相關關稅措施,使臺商傳統依賴成本優勢與規模經濟模式恐難維繫利潤空間。
尤其川普大開關稅戰略後,對臺商而言既是危機也可能是轉機,臺商可藉此分散貿易合規及關稅上的潛在風險,透過多元市場布局、供應鏈調整並強化自身產品競爭力,做好合規及合宜之價格策略評估,密切追蹤總體經濟變化,及早應對。
二、目前資金調度困境
1.資金鏈緊繃:B2B供應鏈賒帳週期拉長,違約率上升,應收帳款周轉天數延長至90-120天已成常態。
2.境內融資受限:中國大陸銀行授信偏向國企,外商與臺商融資困難,且中國大陸《外匯管理條例》、《反洗錢法》等監管加嚴。
3.許多臺商在海外持有資金或資產,近來因 CRS制度及全球反避稅施行 , 導致原先以稅務規劃為重點的臺商,更感覺資產運用無法有效活化運用。
三、建議方案
1.建立資金防衛機制:
考量企業集團獲利關鍵價值因子可能隨供應鏈調整而改變,除了謹慎因應移轉過程被各國稅局查核之風險外,亦需重新檢視彈性營運的轉讓定價政策之建置。建議應保留合理利潤、備具經濟實質的作業流程,以避免因調整供應鏈而被質疑避稅或遭補稅查核。
2.調整資本結構:
評估負債比例,出售非核心資產,諮詢專家設計合法的股權結構與交易順序,或者搭配設立資金池或跨境雙向資金池,提升抗壓能力。
3.多元融資:
藉由保理、信用保險、境外擔保等工具,例如透過貿易保理將應收帳款提前變現,增加資金來源彈性,減少對單一銀行依賴。另亦可思考透過減資將資金合法匯出,同時透過在減資時調整投資架構,或增加不動產尋售機會。
4.現金流管理:
運用以 ERP、雲端財務系統強化即時現金流之掌握,針對應收帳款違約風險,提前設定信用額度與催收機制。
5.法規風險管理:
透過律師、稅務顧問掌握稅負風險,例如通常臺商中國大陸公司資產是有房產的,如果直接以出售房產方式清理資產,再進行清算註銷及清算後資金匯出,將會產生巨額土增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及盈餘匯出所得稅等種種稅金,抑或採資產售後租回、產權結構重組等方式,釋放資金、提升流動性。但不論是清算註銷或是股權轉讓都還是要面臨帳務、海關、外匯及勞動關係等清理程序才能順利退場,這些也都建議聘請專業人士協助。亦可通過合理的信託結構和資產配置,優化家族稅務安排,結合家族辦公室或控股架構規劃跨境資產,從而減少稅務負擔。
6.避免單一市場風險 :
臺商可投入部分資金於內需高附加價值產品,創造穩定現金流,智慧製造等,以擴展附加價值。亦可思考透過合法調度境外資金支援全球營運,避免單一市場資金流受控或受限。
結語:
資金策略是企業生存核心資金運用是企業穩定與永續經營的核心,建議臺商領導人應定期檢視資金結構、至少每半年進行資金調度、匯率風險壓力測試,結合專家設計跨境架構,並與資產保全整合,提升資金靈活與對抗風險能力,確保臺商能在中國大陸經濟結構變局中穩健成長。
敬邀參加114年7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