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交割週期調整 印、美可參考
來源:工商時報
文/黃偉奇(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副研究員)
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今年6月發布結算轉型指引,強調成功推行結算週期縮短的關鍵因素,包含作業準備程度、自動化直通式處理、流動性管理、及解決跨時區影響等。觀察主要市場證券交割週期發展情形,印度於2022年1月率先全球實施T+1交割週期,美國則於2024年5月28日開始實施T+1結算交割週期,惟兩國推動模式與進程不盡相同。
美國於2021年12月訂定T+1時程表;後於2022年2月美國SEC發布T+1草案並展開意見徵詢,同年8月美國證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DTCC)發布T+1手冊以利市場參與者預做準備;2023年2月美國SEC發布T+1最終案,並於同年8月展開為期9個月的測試期,俾利所有參與者透過測試系統進行操作。2024年5月24日至5月31日的轉換週,美國更成立T+1指揮中心,以因應T+1轉換期間任何可能的突發狀況。
印度T+1則係於2021年9月獲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核准實施,並預告於2022年2月開始實施。由於宣告至實施的準備期較短,因此印度採取分階段實施T+1的方式,第一批實施T+1的股票始於2022年2月25日,由市值最低100檔股票率先實施T+1,爾後每個月最後一個交易日逐步增加500檔股票實施T+1,截至2023年1月27日,印度所有股票皆實施T+1交割週期。
美國實施T+1後,DTCC報告指出雙重結算日(5/29)美東時間晚上9:00前交易確認比率為94.55%,明顯高於1月的81%,故交易確認率顯著提升;交割失敗率略低於5月T+2結算週期平均失敗率。然後續幾天(5/30至6/7)失敗率卻大多高於5月平均。因此T+1雖然促成交易確認率提升,但結算失敗率短期似乎略有提高。另T+1實施後整體結算保證金提撥,由實施前一個月平均122億美元降低至91億美元,顯著降低結算會員之資金壓力。
印度實施T+1前,2021年全年平均結算失敗率為0.15%,隨著2022年2月分階段實施T+1後,整年度的結算失敗率平均為0.11%,然而2023年全面實施T+1後全年的結算失敗率為0.14%,雖高於2022年但略低於2021年。依印度資料觀察,隨著市值較高的股票納入T+1結算後,結算失敗率似有上升之跡象。
近年來因資訊系統發展,結算流程中的手動作業大多可自動化執行,因此許多國家希望透過縮短交割週期,提升市場參與者資金運用效率。目前英國、歐盟及瑞士等國均已承諾自2027年10月11日起,由T+2縮短為T+1,且各區域成立工作小組,針對結算基礎設施、流程及實務運作進行關鍵調整,並提出具體建議。
然而當前已實施國家中,印度的分階段實施方式,對於市場參與者而言,反而衍生不同股票有不同交割週期之困擾;因此推行過程應審慎評估T+1之影響並妥適與市場參與者溝通。有關交割週期之調整,建議應充分參考前述WFE之轉型指引,並透過借鏡國際實施經驗,確保在推動過程中兼顧市場穩定及參與者的實際需求。
敬邀參加114年11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