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期數:第 944
發行日期:2020/10/30
 
 


解析大陸出口管制政策及對台商影響

來源:工商時報網

文/黃健群(工業總會大陸事務組組長)

  為因應美國日益升高的科技戰,大陸政府於今年8月下旬修訂「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目錄)後,再於10月中旬通過《出口管制法》。目錄的修訂與《出口管制法》的通過,不但代表大陸過去偏重進口管制的政策已經改變,更象徵大陸出口管制體系的進一步完備;對台商來說,將是一個必須關注的重要政策。

  回顧過去,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對大陸的科技圍堵並非始至今日。早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即以國安理由,不允許任何含美國零件的衛星交給大陸發射。而美國對中國大陸的科技圍堵,最重要的就是自1996年簽訂、迄今已有42個成員國的《瓦森納協定》(Wassenaar Arrangement)。若非協定國,包括22類軍品及9項科技產品,如果沒有美國同意,都不得出口,形成對大陸的科技進口箝制。

大陸透過加強出口管制因應科技戰

  為了反制美國的出口管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陸即形成了一套出口管制體係,其內容由早期的核、生物、化學武器,逐漸轉向高新產業。

  今年8月,大陸政府修訂的「目錄」,除了新增北斗導航和量子加密、大型高速風洞設計建設、航空航太軸承、無人機、雷射等技術限制出口;重點在於對高科技領域的人工智慧、演算法、量子密碼、資訊防禦等資訊科技應用等技術限制或禁止出口。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陸新增對疫苗技術出口的限制,為後新冠時期疫苗開發的全球競爭,埋下一個伏筆。

  而自2017年迄今三次審議通過的《出口管制法》,除了將「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置於「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之前,作為首要的立法目的;其特點為管制方式及對「出口」的定義:在管制方式方面,《出口管制法》將貨物、技術和服務統稱為「物項」;且指出「管制物項包括物項相關的技術資料等數據」。在出口定義方面,《出口管制法》管理的不僅是從大陸境內向境外轉移管制物項,管制物項即使只在大陸境內轉移,但只要涉及到外國的個人或法人、組織的,也都受到出口管制的規範。

大陸強化出口限制的戰略意涵

  大陸為何強化技術及商品出口限制?除了因應美國的科技圍堵,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強化對企業的管控,以及宣示科技實力提升。在強化對企業管控方面:近年來大陸企業頻頻向海外拓展,而一些技術,例如網路應用已具世界水準。然而,有鑑於近年來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加強對大陸的科技封鎖,致使大陸當局仿效美國,透過出口限制管理,加強對企業的管控。但要注意的是,此次大陸也透過「目錄」放寬某些領域的技術出口。換言之,大陸當局也希望藉此加強陸企全球布局。

  在宣示科技實力提升方面:大陸當局強調,要形成出口管制體系的先決條件,就是要實現技術領先。這次「目錄」的調整物項,大多涉及載人航天、無人機、挖泥船、高鐵、北斗導航等,而這些都是大陸科技突破創新的領域。也就是說,「目錄」的調整,不但象徵大陸「科技十多年來在諸多領域取得巨大跨越」,更是大陸對自身科技實力提升的宣示;更重要的是,可藉此號召科技民族主義,以持續集中資源,發展半導體等科技。當然,對大陸來說,出口管制體系的完善,亦有助其從「科技大國」跨越到「科技強國」。

出口管制政策將加速台商建構「一個世界兩個體系」

  大陸出口管制的強化,對台商可能造成兩個層面的影響:一是技術出口限制的加強,將致使科技業台商為了避免被管制,將加速將部分研發中心撤離大陸。二是在美中兩大國都在擴大技術管控的情勢下,以生產中間零組件為主的科技業大陸台商為避免被管控,將加速建立「去美化」、「去中化」的兩條研發乃至生產線。也就是說,將加速「一個世界,兩個體系」的建構,逐漸形成供應鏈的在地化。

  對科技業台商來說,隨著兩大國科技封鎖及競爭的升級,將由過去在美中之間的「左右逢源」成為「左右為難」。對於大廠來說,可透過全球布局來分散風險;但對於缺少資源的中小企業來說,要如何因應,恐怕是政府應嚴肅關切的課題。《原始全文


敬邀參加109年10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詳情與登記表下載



*中國經濟網:10月30日財經早餐
2020/10/30
*中國經濟網:全球併購市場顯現復甦跡象
2020/10/30
*人民網:今年大陸GDP預計破百萬億元
2020/10/30
*中國新聞網: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傚法治保障
2020/10/30
*中國經濟網:央行近期連續開展逆回購 確保資金面保持合理充裕
2020/10/30
*金融界:10月30日盤前重要產業新聞
2020/10/30
*新華網:個稅改革成效顯著增強百姓獲得感
2020/10/30
*人民網:油價回暖 「兩桶油」三季度賺超800億
2020/10/30
*新浪網: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 以法治手段優化營商環境
2020/10/30
*中國新聞網:1—9月繼續實施降低社保費率政策 合計減輕企業負擔12045億元
2020/10/30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11/28 【台北】大陸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員工手冊、個人所得稅、台幹管理
2020/11/28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11/27 【高雄】總務必備-提升總務行政管理與服務效能
2020/11/27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11/25 【台北】後疫情時代的ESG國際趨勢—新關注焦點與新商業模式
2020/11/25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11/21 【台北】大陸員工請假管理、工資規定與社會保險福利管理
2020/11/21
*鼎新知識學院:11/20 【台中】製造業數位轉型策略與智慧工廠導入實務
2020/11/20
*鼎新知識學院:11/12 【台中】善用數據管理提升企業經營績效實務
2020/11/12
*鼎新知識學院:11/10 【新北】年度預算編製與控管實務
2020/11/10
*鼎新知識學院:11/6 【新北】製造業數位轉型策略與智慧工廠導入實務
2020/11/06
*國貿學苑:11/5 【台北】Top Sales「動」起來 先談行動管理系統AMS才談OKR
2020/11/05
*台北市進出口同業公會:1021 2020台灣-東協、印度投資策略夥伴論壇
2020/10/21
     
     
 
     
     
*鼎新電腦:製造業智慧物流的物聯網思維
2020/10/30
*維科網:劉慶峰談2020人工智慧產業生態變化、機遇及方向
2020/10/30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積蓄新動能
2020/10/30
*經濟日報:產業追蹤/新競技時代 服務業盯八趨勢
2020/10/30
*人民網:“十三五”經濟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的“四大密碼”
2020/10/30
*西貢解放日報:今年電子商務或達 150 億美元
2020/10/30
*Zcduzmyfxifnnjvqmk:台商紮根大陸西部:不做“台商二代”爭做“二代台商”
2020/10/30
*重慶環保網:陸務院發文支持東北振興深化陸企改革維權
2020/10/30
*央廣網: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2020/10/30
*新浪新聞:新能源產業助力全球經濟綠色復甦
2020/10/30
 
*yahoo股市:台商回流貸款 衝破3千億
2020/10/30
*路透網:《大陸國債/地方債/金融債發行日程表》--10月26日
2020/10/30
*財經頭條:驚人的食品加工過程採用自動化生產線,高效又衛生
2020/10/30
*新華網:數字貿易加速崛起 成服務貿易發展新亮點
2020/10/30
*上海證券報:大陸外匯市場有條件延續平穩發展態勢
2020/10/30
*新華網:專利法“升級”讓知識產權保護“帶電”
2020/10/30
*視界網: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
2020/10/30
*中國經濟網:9月份全大陸發行地方債7205億元
2020/10/30
*Vatican News:知識產權不可妨礙疫苗的普及
2020/10/30
*香港經濟日報:樓控顯效 大陸9月房價漲勢放緩 年內料續回落
2020/10/30
     
     

台商品牌館  |  台商故事館  |  台商人物館  |  台商企業館  |  台商協會館  |  焦點  |  新聞  |  交通  |  投資  |  機構  |  生活  |  台商產業  |  大陸產業
版權所有 © 201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委託單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執行單位: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製作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 台商服務窗口專線:02-23975955 (上班時間:平日9:00~18:00) 台商張老師:02-2756326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台商服務中心:02-27151995 緊急聯繫專線:02-27129292 (24H) 大陸配偶關懷專線:02-2718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