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82 期 (2023年2月份)

日本數據帶給臺商的啟示作者:洪清波

    20221216日,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一篇題為「最新預測:中美GDP不會逆轉」的報導引述《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分析指出,由於防控疫情的餘波以及美國對中國大陸出口管制強化,中國大陸經濟增長率將下行:2030年代中國大陸的實際增長率將跌破3%,2035年放緩至2.2%。與美國(1.8%)基本持平,比2021年預測的數值低0.8個百分點。從名義GDP來看的經濟規模將逐漸接近美國,但到2035年僅為美國的87%。分析報告斷言,「2036年以後也不會發生中美逆轉」。這分報告極具參考價值,面對中國大陸這樣的政經情勢,臺商該如何因應,本文謹略抒己見,提供臺商參考。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認為中國大陸經濟下行的2個主要原因:

1.採取嚴格出行限制等的新冠肺炎清零政策雖然中國大陸127日發布優化措施補救,但北京市等地的感染人數正在增加。包括與海外往來在內,還存在疫情防控政策的後遺症。限制在事實上解除要等到2025年。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在上海市封城導致經濟惡化的4月創出歷史最低。最近的10月也僅為相同水準。家庭的節約意識正在常態化,消除對未來的擔憂並非易事。

2.美國的對中國大陸出口管制的強化

  美國拜登政府10月將有關尖端半導體等的與中國大陸企業交易改為商務部的許可制。在20231月開幕的新一屆國會上,奪回眾議院多數派的共和黨也將推動對中國大陸強硬的政策。

    上述2個因素將導致中國大陸生産效率提高的速度放慢。在臺灣有事風險加劇的情境之下,海外企業的「去中國化」加速,對中國大陸投資的減少將進一步拉低增長。《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認為,從長期來看,人口減少將成為中國大陸經濟的絆腳石。聯合國的最新推算顯示,中國大陸的總人口已經在202271日轉為減少。由於生産效率上升的勢頭減弱疊加勞動力短缺,「2036年以後也不會發生中美逆轉」。

 

日本企業去中國化的現況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日本企業去中國化的現況如下:

1.由於與中國大陸相關的地緣政治風險升高,日本企業中出現「供應鏈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的動向」。截至20226月,進駐中國大陸的日本企業為12706家。比2012年(14394家)減少1600多家。有些日本各地方政府認為這是促使企業回歸的好機會,紛紛開始採取支援措施。

2.日本經濟新聞20227月針對在中國大陸業務匯總了「100名日本企業家問卷調查」顯示,逾5成日本企業家回答「風險正在上升」。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導致供應鏈陷入混亂,同時擔憂   兩岸關係的日本經營者也很多。不過,關於今後10年如何調整在中國大陸業務的比重,逾4成回答「不知道」,似乎可以看出日本企業家對如何應對生産和消費大國風險的煩惱。

帶給臺商的啟示與因應之道

1.相對於日本企業,臺商承擔的「兩岸政治與軍事風險遠大日本企業。日本企業對「臺灣有事」的擔心尚且如上述,臺商更不應等閒視之。

2.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現任耶魯大學教授羅奇(Stephen Roach),近日於全球頂尖評論網站《Project Syndicate》以「一個中國樂觀主義者的輓歌」為題貼文指出,當前正是中國大陸最需要提升生產力的時刻,習近平對權力、維穩的癡迷,重擊昔日的經濟增長奇蹟,習的專制政治經濟學等於對中國大陸經濟樂觀者潑了一盆冷水。

3.歷經文革年代的美國國務院中國大陸問題顧問余茂春日前在寫給媒體的專欄指出,大躍進、文革和清零都是政治掛帥的共產主義運動。其實不只是大躍進、文革和動態清零政策,127日剛實施的防疫新十條、前兩年的阿里巴巴等平臺產業的整治、前陣子房地產業整治、及2003年針對SARS實施的愛國衛生運動都是政治運動。中國大陸順口溜「一管就死,一放就亂」佐證了政治掛帥的專項整治運動必然的結果,這種營商環境投資其間必須做好風險評估與管控,才能避免或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本文作者洪清波現為橋投資服務公司執行董事、臺商張老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