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纾困红包增厚 五行业复苏从预见走向看见

2022年02月21日 07:30   来源:证券日报   

  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针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5个特殊困难行业,出台了43条纾困举措。

  用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的话说,“这些纾困措施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发挥更大的助力作用”。

  从上述举措看,纾困工具种类更多,涵盖了财税、金融、行政监管等多方面。其不但支持力度更大,而且解决了部分企业最为紧迫的现金流缺口,可谓及时雨。这无疑是行业复苏的根基。另外,此次纾困政策体现了“造血”和“输血”相结合。信贷支持、税收减免等政策延续了2021年以来的“输血”救急思路,对优秀企业的融资支持,使其率先复苏,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全面复苏。这就相当于激活了整个行业的“造血”能力,同时也启动了行业复苏的“发动机”。

  众所周知,近两年,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行业的消费大幅收缩,这也是此次纾困措施出台的一大重要背景。但总体上,近两年一系列跨周期的稳增长政策为经济增长的稳中求进提供有力支撑,经济保持明显复苏势头,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CPI上涨0.9%,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的优化组合。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在此经验和基础上,去年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2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针对上述五行业来看,促消费,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发力:

  今年年初,“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相继出台,意在增强企业创新发展动能,全方位推进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一系列政策诠释出,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积极举措有效应对需求收缩的挑战。

  2月14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工业和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中起着骨干支撑作用。对特殊困难行业,在阶段性税收减免、部分社保费缓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稳就业和消费恢复。

  2月18日,在上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同一天,多部门联合出台了18项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释放出着力稳定经济的强烈信号。

  对此,各大机构纷纷提出“预见复苏、布局疫后”的投资建议。笔者认为,疫情后时代叠加政策加持,遭遇寒冬的行业将逐步回暖、景气回升,让复苏从预见走向看见。

  不畏浮云遮望眼,守得云开见月明。积极有效的政策,必将把14亿多人口的潜在消费能力有效激活释放出来,推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也应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来应对市场变化。疫情终将过去,唯有抱定希望,在蛰伏中不断探寻行业反转的大机会,才能与市场共同成长,迎来“春日升机”。

(责任编辑:孙丹)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纾困红包增厚 五行业复苏从预见走向看见

2022-02-21 07:30 来源:证券日报

  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针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5个特殊困难行业,出台了43条纾困举措。

  用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的话说,“这些纾困措施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发挥更大的助力作用”。

  从上述举措看,纾困工具种类更多,涵盖了财税、金融、行政监管等多方面。其不但支持力度更大,而且解决了部分企业最为紧迫的现金流缺口,可谓及时雨。这无疑是行业复苏的根基。另外,此次纾困政策体现了“造血”和“输血”相结合。信贷支持、税收减免等政策延续了2021年以来的“输血”救急思路,对优秀企业的融资支持,使其率先复苏,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全面复苏。这就相当于激活了整个行业的“造血”能力,同时也启动了行业复苏的“发动机”。

  众所周知,近两年,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行业的消费大幅收缩,这也是此次纾困措施出台的一大重要背景。但总体上,近两年一系列跨周期的稳增长政策为经济增长的稳中求进提供有力支撑,经济保持明显复苏势头,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CPI上涨0.9%,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的优化组合。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在此经验和基础上,去年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2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针对上述五行业来看,促消费,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发力:

  今年年初,“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相继出台,意在增强企业创新发展动能,全方位推进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一系列政策诠释出,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积极举措有效应对需求收缩的挑战。

  2月14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工业和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中起着骨干支撑作用。对特殊困难行业,在阶段性税收减免、部分社保费缓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稳就业和消费恢复。

  2月18日,在上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同一天,多部门联合出台了18项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释放出着力稳定经济的强烈信号。

  对此,各大机构纷纷提出“预见复苏、布局疫后”的投资建议。笔者认为,疫情后时代叠加政策加持,遭遇寒冬的行业将逐步回暖、景气回升,让复苏从预见走向看见。

  不畏浮云遮望眼,守得云开见月明。积极有效的政策,必将把14亿多人口的潜在消费能力有效激活释放出来,推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也应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来应对市场变化。疫情终将过去,唯有抱定希望,在蛰伏中不断探寻行业反转的大机会,才能与市场共同成长,迎来“春日升机”。

(责任编辑:孙丹)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