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 鹏
11月30日,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证信息”)发布公告称,将于12月12日发布深证民企50指数(以下简称“深证民企50”)、深证民企治理指数(以下简称“深证民企治理”)和深证民企科技创新指数(以下简称“深证民企科技”)等3条指数。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指数市场作为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市场人士表示,持续完善民企指数体系布局的有力举措,有利于多维度反映深市民营经济活力,引导推动社会资金支持民企落实高质量发展,为中长期资金配置提供多样化投资标的。
深市打造
优质民企“主阵地”
一直以来,深交所致力于支持民营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稳健发展,逐渐成为优质民营企业的“主阵地”。在此过程中,深市民营企业总体呈现量增质升、结构优化、风险压降、创新驱动等特点。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底,深市民营企业合计超过2100家,总市值超20万亿元。A股市场中总市值最大的10家民营企业中,有6家来自深交所。
指数的基础是上市公司。深市民营企业整体实力雄厚,为民营企业领域的指数编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良好条件。
从此次公告即将发布的3条民企指数来看,截至10月底,深证民企50的样本总市值5万亿元,自由流通市值2.9万亿元,近1年日均成交金额500亿元;深证民企治理的样本总市值3万亿元,自由流通市值1.5万亿元,近1年日均成交金额299亿元;深证民企科技的样本总市值3万亿元,自由流通市值1.8万亿元,近1年日均成交金额3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