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2024-01-23 09:30 来源:光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2024年01月23日 09:30   来源:光明网   

  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更是指导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准绳,党的领导主要靠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只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党的各项政策顺利实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在深刻把握我国国情农情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潜在动力。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发展迅速,农民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建设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于农村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严防各种宗教势力、极端思想的渗透,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的稳定,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刻不容缓。

  一、关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识和愿望,但是却难以转换为现实行动

  基层治理的首要问题是,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机制,发挥基层治理体系的战斗堡垒作用。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被不断点燃,作用也在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干部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做农村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只有把群众的思想工作做通了,群众才会“听党话,跟党走”。但是,基层党组织也面临着工作任务繁杂的现实情况,“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员干部根本无暇去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被工作推着走。首先,重视程度不够。从目前农村发展现状看,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农村党员干部认为在农村地区应当将焦点放在经济建设上,这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指标。而思想政治教育是软指标,短期内看不到成果,也没有确切衡量标准;其次,教育队伍不稳定。现如今,在农村地区主要有乡村干部兼任教育工作者,他们并未接受过规范、科学、系统的培训,部分党员干部理论水平不足,很难去把思政工作做细做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三,教育方式滞后。农村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内容、任务、对象、环境等在新时期下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教育创新程度仍不够,尤其是教育方式,整体上比较滞后。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农村地区,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数还是通过开大会、上党课等灌输和宣讲形式进行,而真正贴近生活、深入群众、理论联系实际的座谈和调研却很少。

  (二)社会群体想参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参与渠道不够通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少外出成功人士、离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开始选择回村居住,并愿意以己所长去助力乡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他们对于乡村有着极度的热情,对于助力乡村振兴有着极度的激情,他们勇担责任,不怕挑战。然而,乡村还没有建立起一条发挥乡土成功人士积极作用,参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如何选择合适的乡土人才,如何让乡土人才更好的发挥助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何种形式开展才能让群众更好的接受,这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社会组织想参与,但参与渠道不畅通。具体的突出问题,一是社会组织公信力不足。目前很多社会组织都并没有建立起来真正的法人制度,其内部结构混乱,无执行力;二是专业人才缺乏与社工数量严重不足。社会组织在公开的社会招聘过程中认可度往往低于企业与政府,很难吸收到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三是社会组织难以保证公共服务质量。社会组织由于获取信息的能力与资源不足,无法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与培训场所,难以迅速满足社会需求;四是社会组织年龄结构老化。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人员也主要来自离退休人员和返乡人士,往往导致社会组织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理念和技巧,只能参与宣传、志愿服务等基层事务。

  (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资源有阵地,但是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

  我国处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政策得以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推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农村文化“繁荣兴盛”,展现乡风文明,体现乡村德治理念的路径与窗口,是乡村振兴战略下构建乡村经济体系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文化的冲击,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升,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日益凸显。但是,就目前形势看,宗教思想随着人口的跨地域流动而不断扩散,大宗族观念在农村日益兴盛,网络低俗文化不断冲击群众的思想认识,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大量无效或负面供给,甚至对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一定的冲击。一方面,当前农村宗教活动较为频繁,一些传教人员为了获得信教群众的信赖,大肆宣传“因果轮回”、“仙道长生”等思想,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多的信众。因此,部分群众就有了“不信党,却信鬼神”的思想,遇着事或生了病,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不去看病就医,而是去“烧香拜佛,请神问灾”,认为自己遇到的麻烦是神的降罪,祈求通过求神拜佛的方式得到神的宽恕。另一方面,当前农村宗族思想较为严重,甚至出现部分利用宗族势力干涉农村政治生活的情况,少数地区的宗族“大家长”以个人的意志掌控代表广大宗族群体的集体意识,独断专行,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形同虚设。近年来,网络文化,网红文化不断兴起,畸形衍生,由于青少年儿童的“三观”还不成熟和稳定,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极易被这样的风气带偏。导致农村青少年思想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拜金主义、攀比之风在农村青少年中日渐盛行。

  (四)农民群众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需求,但是缺少获取资源的方式和渠道

  当前,农村群众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对于社会现象也乐于去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甚至去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于现象和问题的思考与解读,也激发了群众对于法律法规、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需求与渴望,他们迫切的渴求能够有渠道与方式去帮助他们解决自己内心的思想困惑。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农村思政资源不足,思政教育人才短缺等现实问题的制约,以及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教育经费配置不合理、教育资源应用性不强、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致使群众的理论学习需求在当前的农村环境中,很难得到满足,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供给与群众的理论需求量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供给力度、供给形势、供给内容已经完全跟不上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

  二、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无法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充足而有效的供给

  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行政机关,乡镇宣传委员身处基层一线,负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组织的决议、决定的宣传工作,协助党总支书记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乡镇的宣传委员除了承担宣传统战工作,还同时承担着乡镇的其他工作任务。宣传统战办公室只有一两名业务人员要承接上级十几个业务口布置的具体工作,确实疲于应对,分身乏术,难以有机会抽身专职于农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顶多是通过“村村通”广播、集镇户外显示屏幕播放党和政府最近的方针政策。现在村委会成员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年纪较大,对于党的理论政策、先进思想很难表述清楚,对于文化传播设备不会使用,对村民的教育引导较少。因此,难以实现分众化、特色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导致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效果不佳。

  (二)农村思想文化领域内容庞杂,监管难度大,难以实现对各种思想的有效管理

  调研中发现,农村中常住的人口大多年龄较大,文化水平偏低,对事务的应变倾向于被动接受,往往人云亦云,村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加之农民的保守性意识极强,整个农村社会封建迷信现象依然广泛存在,农民在空闲时间聚众赌博现象屡禁不止,使得家庭主要劳动力不愿意劳动,导致大部分地区的农民精神贫困,需要通过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效率,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摆脱精神贫困。同时,在一些宗族、宗教势力较强的地方,群众的主体意识有被削弱的倾向。部分有意识的群众又或因个人能力水平、认识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局限性难以与宗族、宗教势力抗衡。部分“请神拜仙”活动披上了宗族祭祀的外衣,以节日聚会、宗亲归省等名义开展具有封闭性与隐秘性的活动,让人难以察觉,统战督导难以介入。部分邪教组织,境外渗透势力以“传经讲道”为借口,对群众的思想进行控制,由于讲经讲道人员构成复杂,跨地域流动性强,使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更是难上加难。同时,群众的文化水平层次不齐,文化诉求日趋多元,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更迭速度的加快,群众每天都会受到各种行为、思想的正面或是负面的影响,致使农村思想工作日趋复杂,监管难度大,难以实现对各种思想的有效管理。

  (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思想阵地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当前,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都设有精神文明实践所(以信阳市平桥区为例),各个村都设有精神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活动场地,部分村(居)还尚存一些革命遗址、遗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或革命英雄故事,一些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革命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感人事迹、乡村发展史、变迁史应该成为乡村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党的革命历史,乡村发展史的学习普遍存在着宣传不足,资源利用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思想阵地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致使农村群众缺少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农民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和村民自我教育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据了解,现在的很多乡村的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艺志愿服务队都存在和保留,却成了组织应对上级检查的工具,引导群众开展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作用发挥的不明显。一些农村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快板、大鼓书、戏曲、书画作品等,难以有宣传展示的舞台,对于群众思想的感染熏陶作用不强。另一方面,部分群众认为自己能认字就不是文盲,自己通过手机也学了东西,对于网上的东西不加甄别,一律接受,从而在思想上可能会产生一些“西化”、“宗教化”或是“崇洋媚外”等思想误区。而且农村中村干部的工作任务繁重,也难以去把握广大村民个人的思想变化与思想差异,要想去解决村民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认识的差异性,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现实问题,就必须组建专人专班,有针对性的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仅仅依靠群众自治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制约了广大村民群众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发挥主体地位。

  三、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探讨

  (一)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

  基层党员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基层治理的有效性,与农民思想政治观念的变化息息相关,当农民具有较高思想觉悟时,会在无形中形成规范有序的基层治理秩序,便于乡村规章制度、基础管理活动的推行。而当农民思想认识不足时,则会对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阻碍。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能力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顺利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素养。一是用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需要,加强政治引领与思想引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正确分析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把理说透,把事理清,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二是建设一支思想端正、作风优良、业务精专的老中青结合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发挥好老年党员威望高,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利用好中年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有决心、有干劲的现实情况;结合青年党员思政教育方式新,思路广的积极优势,合力完成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建立群众思想动态管理监测体制,做到对农民群众危险思想的及时把控,防止造成较大的意识形态问题,引导群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社会组织对于弥补政府在思想文化上的不足,促进社会管理,提升群众正能量与积极性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乡土成功人士对于乡村风尚的引领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以信阳市平桥区为例):一是拓展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为其提供宣传教育的平台。通过“三下乡”、“红色文艺进乡村”等多种形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的思想洗礼。二是发挥好乡土成功人士的引领作用。通过成功人士现身说教,增进群众的信任度与参与度,在群众中形成创优争先的良好风尚。三是利用好民间艺人(以信阳市平桥区为例),继承和弘扬好农村优秀文化。以村史村志、传统手工艺品、书画作品等形式记录好农村优秀文化,让其融入群众的思想里、刻在基因里,唤起群众传统价值心理,增进思想认同与情感认同。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四是发挥好经典案例的示范警醒作用。通过讲解身边人,理清身边事,让群众能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达到以儆效尤,示范导向的作用,使群众在思想上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五是组织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挑选领导干部、理论专家学者、乡镇党委书记、红军后代、道德模范、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区)乡党代表、百姓名嘴等组建乡村文化振兴百姓宣讲团,持续加强理论政策宣讲工作。

  (三)丰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载体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载体,不断地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才能够取得实效。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信阳市平桥区为例):一是优化教育内容。要通过向群众讲解涉及其切身利益的党的方针政策,使群众愿意听。二是创新教育形式。要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例如评书、戏曲、快板、相声等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利用“学习强国”阵地、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开展网上思政教育活动。三是培育农民的乡风之情。乡风培养能够引导农民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增进对乡村的认同感,通过乡风培养,使古老的乡村优良传统得以传承和发展,展现淳朴的民风,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温馨、健康的乡风环境,更有助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四是挖掘民俗教育素材。民俗教育资源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人轶事、乡村家风家教故事、本土流传的美德故事、“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评选活动等,以美德故事名片、美德故事展播等形式,建立民俗教育教材资源库。资源库优先选择贴近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乡村振兴的实施推进要求等,增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五是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认真对照“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务要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着力在“五大建设”上持续用力,加大非遗保护、传统示范村落、示范乡镇、乡村旅游民宿品牌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三星”文明户创建、饺子宴、“一约四会”健康有序发展。

  (四)引入高校师资力量参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高校是教育的高地,人才的高地,集聚的高地,创新的高地,服务的高地,广大高校师生应有使命感,更要有责任心去参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因此,我们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是组建高校教师理论宣讲团进乡入村。各级党委、政府应积极整合高校优质思政课教师资源,通过包村、包乡镇等形式,让高校教师每年完成一定数量的理论宣讲任务,让群众能够尽快的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二是积极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年轻的大学生们到农村开展支教、助农、医疗救助活动的同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农村学生的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念,在进村入户走访帮扶与调研的过程中,向群众宣讲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三是广大高校思政专业师生要以其所长,不断研究和探索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群众的影响力与感染力,从而实现农村群众思想观念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清醒的看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要做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宣传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就要利用好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激发乡土成功人士推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动力;就要不断丰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载体,让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顺民心。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一人之事,非一时之功,需要我们一茬接着一茬干,让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走进群众的心里,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转换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带领广大群众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张万斌 )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