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鹽綠能弊案 鴻暉每月匯4萬給蘇坤煌前妻!她稱「是贍養費」

獨/釀全台863人受害…檢破恐怖偷拍暗網 淫魔遭重判16年

普發一萬完成朝野黨團協商! 特別預算公布後一個月內發放

京滬等9城 准設外商獨資醫院

大陸將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率先開放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但受惠於ECFA早收清單,大陸首家台商獨資醫院、上海禾新醫院早在二○一二年六月廿六日就已開幕。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將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率先開放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但受惠於ECFA早收清單,大陸首家台商獨資醫院、上海禾新醫院早在二○一二年六月廿六日就已開幕。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商務部、衛生健康委、藥監局昨天發布通知,擬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等九個城市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並在若干自貿區允許外商投資企業從事人體幹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和技術應用等。

大陸生醫業內人士分析,最新政策表明官方進一步開放醫療領域的決心,對於計畫在大陸獨立投資醫院的機構將是一大利多。

上述通知指出,在北京、上海、廣東自貿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允許外商投資企業從事人體幹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和技術應用,以用於產品註冊上市和生產,所有經註冊上市和批准生產的產品,可在大陸全國範圍使用。另擬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除外,不含併購公立醫院)。

針對上述最新開放政策,第一財經指出,業內人士表示歡迎。一位民營醫院管理階層表示,大陸醫療領域對外資的開放是循序漸進,最新文件還未涉及具體政策細則,後續還要看各個城市和自貿區相關政策的落地情況,以及外商對大陸的投資意願,畢竟一家醫院的投入成本很大。

有健康管理機構創辦人則認為,大陸仍有許多高端醫療需求遠未被滿足。隨著越來越多高端醫療機構投資大陸,也可提升大陸整體醫療水準的發展。他坦言,有很多疑難雜症對醫療的專業度提出更高要求,海外發達國家醫療機構的相關資源仍較有優勢,不論從專家、技術還是藥品都具吸引力。

上述機構創辦人指出,目前大陸高端私立醫院主要由中方參與,外商獨資醫療機構的設立,代表著外方可將整套體系和理念及尖端技術和設備引入大陸,但這套商業模式在大陸能否成功,還要看外資機構能否獲得相應的配套政策支持,如先進藥物和設備的引進是否能享受快速通道等。

至於最新向外資開放的人體幹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朱同玉表示,癌症治療方法已發生重大變革,重點就是精準醫療、免疫療法和基因組學,未來在該領域將會看到很多新療法。引進先進的醫療機構和創新療法,對於惠及病患及推動大陸醫學發展都非常有價值。

相對於大陸此次開放部分城市設立外商獨資醫院,在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早收清單中,大陸已早一步開放台灣醫療服務提供者在上海、江蘇、福建、廣東、海南等地設立獨資醫院。大陸首家台商獨資醫療機構、台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上海禾新醫院」已於二○一二年六月廿六日開幕,為ECFA簽訂後核准設立的大陸首家台商獨資醫療機構。

上海 基因 北京
🔎「找出你的生財天賦」,立即檢測金錢性格>>

延伸閱讀

年僅27歲!大陸型男網紅驚傳溺斃 擁健碩身材、多次參加健體健身比賽

2023年規模已逾5000億 大陸「低空經濟」市場2026年將達人民幣1兆

摩羯颱風襲大陸!海南風力發電機「遭攔腰折斷」 經濟損失上看2700億

「非常想去中國」教宗盼會見當地主教和天主子民 曝最想去上海這一地

相關新聞

大陸政策顧問籲將消費占GDP比重 提升至近半

一名中國政策顧問稱,中國大陸在未來十年要加大公共福利支出,以推動消費,讓消費占經濟比重提升至約一半。

大罷免第二波也全敗 陸國台辦:任何台獨分裂都不得人心

第二波大罷免投票23日結果出爐,7席針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案全部失敗,加上第一波20多席立委罷免也都失敗,大陸國台辦24日...

滬指攻上3731點創10年新高 A股市值破400兆元

川普關稅戰下,陸股卻節節高升。滬指18日早盤一度攻上3,731.69點,創2015年8月20日以來的近十年新高。同時,截...

美光陸廠驚傳裁員 全球戰略調整 陸市場業務亮出收縮信號

大陸科技媒體芯智訊、界面新聞等報導,半導體業界最新爆料稱,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近日開始在中國大陸進行裁員。外界解讀,此次人...

陸官媒再批輝達H20晶片:不安全、不先進、不環保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期親赴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斡旋下,美國商務部日前已著手核發許可證,允許輝達恢復向中國出口該款晶片。不過,...

大陸追稅 盯上個人境外收入 港股、美股買賣股票資本利得須繳稅

大陸不少納稅人近期反映收到來自稅務局簡訊、電話、個稅App提示,要求自查境外收入並依法申報納稅,在從事港股、美股交易的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