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薇帕遠離豪雨仍炸全台!各地明防大雨 這日前再有熱帶低氣壓發展

台積電嘉義廠疑挖過人類骸骨…2個月內3傷亡 民俗專家示警了

剛擺脫「黑戶」21歲青年兵役怎辦?中市府:若在學可延期徵集

京滬等9城 准設外商獨資醫院

大陸將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率先開放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但受惠於ECFA早收清單,大陸首家台商獨資醫院、上海禾新醫院早在二○一二年六月廿六日就已開幕。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將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率先開放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但受惠於ECFA早收清單,大陸首家台商獨資醫院、上海禾新醫院早在二○一二年六月廿六日就已開幕。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商務部、衛生健康委、藥監局昨天發布通知,擬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等九個城市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並在若干自貿區允許外商投資企業從事人體幹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和技術應用等。

大陸生醫業內人士分析,最新政策表明官方進一步開放醫療領域的決心,對於計畫在大陸獨立投資醫院的機構將是一大利多。

上述通知指出,在北京、上海、廣東自貿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允許外商投資企業從事人體幹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和技術應用,以用於產品註冊上市和生產,所有經註冊上市和批准生產的產品,可在大陸全國範圍使用。另擬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除外,不含併購公立醫院)。

針對上述最新開放政策,第一財經指出,業內人士表示歡迎。一位民營醫院管理階層表示,大陸醫療領域對外資的開放是循序漸進,最新文件還未涉及具體政策細則,後續還要看各個城市和自貿區相關政策的落地情況,以及外商對大陸的投資意願,畢竟一家醫院的投入成本很大。

有健康管理機構創辦人則認為,大陸仍有許多高端醫療需求遠未被滿足。隨著越來越多高端醫療機構投資大陸,也可提升大陸整體醫療水準的發展。他坦言,有很多疑難雜症對醫療的專業度提出更高要求,海外發達國家醫療機構的相關資源仍較有優勢,不論從專家、技術還是藥品都具吸引力。

上述機構創辦人指出,目前大陸高端私立醫院主要由中方參與,外商獨資醫療機構的設立,代表著外方可將整套體系和理念及尖端技術和設備引入大陸,但這套商業模式在大陸能否成功,還要看外資機構能否獲得相應的配套政策支持,如先進藥物和設備的引進是否能享受快速通道等。

至於最新向外資開放的人體幹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朱同玉表示,癌症治療方法已發生重大變革,重點就是精準醫療、免疫療法和基因組學,未來在該領域將會看到很多新療法。引進先進的醫療機構和創新療法,對於惠及病患及推動大陸醫學發展都非常有價值。

相對於大陸此次開放部分城市設立外商獨資醫院,在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早收清單中,大陸已早一步開放台灣醫療服務提供者在上海、江蘇、福建、廣東、海南等地設立獨資醫院。大陸首家台商獨資醫療機構、台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上海禾新醫院」已於二○一二年六月廿六日開幕,為ECFA簽訂後核准設立的大陸首家台商獨資醫療機構。

基因 北京 上海
📱蘋果iPhone 17全系列顏色「最終版」曝光!

延伸閱讀

年僅27歲!大陸型男網紅驚傳溺斃 擁健碩身材、多次參加健體健身比賽

2023年規模已逾5000億 大陸「低空經濟」市場2026年將達人民幣1兆

摩羯颱風襲大陸!海南風力發電機「遭攔腰折斷」 經濟損失上看2700億

「非常想去中國」教宗盼會見當地主教和天主子民 曝最想去上海這一地

相關新聞

年內3度訪陸 黃仁勳重申中國的重要:擁全球半數AI人才

今年內,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已三度到大陸訪問,黃仁勳15日在北京表示,中國市場非常大,對美國公司十分重要,強...

南華早報:歐盟批中管制稀土「臭魚要我付錢」 中媒斥離譜

中國近來對具有軍民兩用屬性的部分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引來歐洲高度關切。據香港南華早報27日披露,歐盟高級官員們最近...

陸美大使交鋒!謝鋒籲美撤銷關稅 龐德偉指須糾正兩國關係失衡

大陸駐美大使謝鋒近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活動上表示,美國應該成為大陸的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並呼籲美國撤消對大陸不...

民進黨創黨元老、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團赴北京 交流生技產業

大陸官媒12日一早報導,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台灣生技產業人士到北京參訪交流。

華為發表Pura 80手機 搭載史上最貴相機模組

華為11日發表旗艦手機Pura 80,P系列主打影像功能,華為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發表會上表示,P80系列搭載「史上最...

台灣6.4強震...大陸福建震感強烈 傳數百中學生緊急撤離

台灣東部海域今晚7時發生規模6.4地震,地震深度30.9公里,不少大陸網友說,福建震感強烈,例如莆田地區,有網友貼出影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