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慶日前達陣!又大又美法案過關送出眾院 川普周五將簽署

陸預告貨幣寬鬆 港股大漲

中共中央政治局昨召開會議,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除了要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明年將進一步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實施更加積極的宏觀政策,穩住房市股市。消息激勵昨日港股大漲,恆生指數收盤飆升五四八點或百分之二點七六,收報二○四一四,創近月來收盤新高。

新華社報導,中共政治局會議昨指出今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綜合國力持續增強,「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將順利完成」。明年要進一步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穩住房市股市,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會議指出,明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內部需求。要穩外貿、穩外資,要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等。此前中共政治局常委會開會,同意明年一月六日至八日召開中共廿屆中紀委第四次全體會議。

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這顯示北京在貨幣政策立場上出現轉變,預計明年將頒布更多貨幣寬鬆政策,以及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來提振內需。

新華社昨也披露六日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習近平指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首先必須堅定必勝信心,強調大陸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要保持戰略定力,「主動塑造於我有利的外部環境」,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

習近平亦指,當前大陸發展面臨許多不確定性和挑戰,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困難挑戰年年有,但我們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發展、在歷經考驗中壯大的」。

李強示警「去全球化」風險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

大陸總理李強昨在北京與新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等十大國際經濟組織負責人舉行「一加十」對話會。他指出,大陸是經濟全球化、多邊主義的堅定維護者。當前世界經濟成長乏力,經濟全球化和多邊主義受到阻礙和挑戰,導致不確定性上升,中方願同各方一道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多邊貿易體制。

法廣報導,在川普重返白宮、且承諾提高對大陸進口商品關稅之際,大陸正在積極尋求加強對外貿易。李強在對話會中示警了「去全球化」風險,指其在當前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的背景下,導致了不確定性增加。李強補充說,一些國家正在大幅提高關稅、設立保護性壁壘、增加貿易限制等等。

李強在對話會聲稱,大陸有穩定成長的運行機制,將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力實施宏觀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內需、提振消費。並將推出更多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政策。

李強 風險
📱蘋果iOS 26 鬧鐘介面改版😴工程師:更容易睡過頭

延伸閱讀

中共黨外人士座談會 習近平:2024年經濟目標將完成

陸經濟工作會議本周登場 官媒:中國經濟仍有五大潛力

「性質極其惡劣」珠海駕車撞人案35死 習近平火速指示:依法嚴懲凶手

大湄公河次區域峰會 李強: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

相關新聞

南華早報:歐盟批中管制稀土「臭魚要我付錢」 中媒斥離譜

中國近來對具有軍民兩用屬性的部分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引來歐洲高度關切。據香港南華早報27日披露,歐盟高級官員們最近...

陸美大使交鋒!謝鋒籲美撤銷關稅 龐德偉指須糾正兩國關係失衡

大陸駐美大使謝鋒近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活動上表示,美國應該成為大陸的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並呼籲美國撤消對大陸不...

民進黨創黨元老、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團赴北京 交流生技產業

大陸官媒12日一早報導,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台灣生技產業人士到北京參訪交流。

華為發表Pura 80手機 搭載史上最貴相機模組

華為11日發表旗艦手機Pura 80,P系列主打影像功能,華為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發表會上表示,P80系列搭載「史上最...

台灣6.4強震...大陸福建震感強烈 傳數百中學生緊急撤離

台灣東部海域今晚7時發生規模6.4地震,地震深度30.9公里,不少大陸網友說,福建震感強烈,例如莆田地區,有網友貼出影片...

大陸支付機構競相海外「拿牌」 要搶占先發優勢

大陸支付機構競相海外「拿牌」 ,包括跨境支付機構杭州乒乓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簡稱PingPong),以及移卡有限公司(簡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