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除
:::
共有489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144
  • 481.
    題:
    跨越2000年香港經濟前景轉趨樂觀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21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2000/02/15
    資料來源:
    容:
    7%﹔零售業銷售估計在1999年第四季及2000年首季將分別上升1. 該報告還強調,香港資信等級的提升也反映出特區經濟環境的改善,這方面表現在利率調降、股市回升、房地產趨於穩定、零售業持續成長和港元所受到的壓力逐漸減輕等等。
  • 482.
    題:
    《1999中國城市居民消費形態報告》解析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8期/行銷管理實務
    刊登日期:
    1999/11/15
    資料來源:
    容:
    為此,筆者特根據該《報告》有關資料撮要簡介,以期有助在大陸投資從事零售業的台商進一步掌握大陸市場最新消費趨勢。
  • 483.
    題:
    大陸外商銀行發展及台商利用機會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7期/財務金融實務
    刊登日期:
    1999/10/15
    資料來源:
    容:
    大陸美資銀行立即獲准經營前述業務時,外資銀行將於5年內獲准經營;外資銀行在大陸入關2年內將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5年內可經營金融零售業務。
  • 484.
    題:
    如何在大陸從事零售批發業務﹖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6期/諮詢解答
    刊登日期:
    1999/09/15
    資料來源:
    容:
    從事零售業務的,申請前3年年均商品銷售額在20億美元以上,申請前1年資產額在2億美元以上。從事零售業務的註冊資本不低於5000萬元人民幣,中西部地區不低於3000萬元人民幣;從事批發業務的註冊資本不低於8000萬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從事零售業務的經營範圍為1.商業零售(包括代銷、寄售)2.從事零售業務的須經批准始可兼營批發業務。審批機關:可行性研究報告(代項目建議書)由國家經貿委審批,合同、章程由外經貿部審批,並由外經貿部頒發《
  • 485.
    題:
    回歸後香港經濟的面面觀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5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1999/08/15
    資料來源:
    容:
    旅遊等行業雖已出現回升跡象,但失業率攀升、政府的財政收支連連出現赤字(「九七」前此種現象頗為罕見)、零售業一蹶不振(今年首5個月指數在-4.大多是用分期付款購買居屋,現在為了向金融機構償還分期付款而收縮消費,已成為無可奈何的選擇,這就降低香港人的消費力的主要原因,對零售業影響至鉅,形成牽一髮動全身的效應。
  • 486.
    題:
    大陸行銷市場現況與突破困境之道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4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1999/07/15
    資料來源:
    容:
    茲以大陸零售業為例,來說明大陸未來的零售業態趨勢。有專家預測,21世紀的零售業態勢以量販店(倉儲或會員商店)、連鎖店、直銷為三大趨勢,這三大趨勢早已出現在台灣市場上,卻可能成為未來大陸的新興零售業態。
  • 487.
    題:
    大陸內銷通路結構與發展趨勢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1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1999/04/15
    資料來源:
    容:
    現在,經由改革開放外台資的零售業者進入,在通路結構上出現根本性的改變,新興的零售形式快速出現,通路結構的變遷與發展動力 就零售風火輪的發展理論來看,每個零售業種業態都有一段5~10年期間經過發展成熟,而後有革新型經營的業種業態加入, 隨著經濟改革,零售業也逐步開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教育普及,購買力及消費的檔次逐漸提昇,品牌意識也日益提高,包裝和消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上台港及國際著名的零售業者紛紛登陸,帶動國營零售企業引進國外的經營方式,促動了這場零售通路的變革。
  • 488.
    題:
    大陸流通市場行銷戰略組合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1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1999/04/15
    資料來源:
    容:
    (3)「零售業」以「賣場行銷」(field marketing)的觀點切入,針對立地因素的考量,在零售業態特質的發揮上努力。
  • 489.
    題:
    大陸流通行銷環境剖析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05期/行銷管理實務
    刊登日期:
    1998/10/15
    資料來源:
    容:
    金流(金融流通)、人流(人的流通)等內容;就機構面來說,是指製造業、批發業、零售業之間的行銷活動。
第17頁,共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