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除
:::
共有76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209
  • 61.
    題:
    香港主權易手十周年後的經濟面貌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05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2007/07/15
    資料來源:
    容:
      目前在香港設立分行的台資銀行有13家,香港的台資銀行分行的業務90%以上係來自兩岸三地台商的貿易融資,包括通匯、進出口押匯及收受客戶存款、簽發信用狀(證)、信用狀通知、代理收付款項、2005年台資銀行在香港獲利約1億美元,2006年可達到1.5億美元。
  • 62.
    題:
    台商融資案例解析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03期/案例解析
    刊登日期:
    2007/05/15
    資料來源:
    容:
    負責人有意採用其他融資管道,故開始洽詢境外台資銀行。營運現況 蘇州廠廠區內有1棟廠辦大樓,因香港地區視同境外,甲公司以其境外公司在境外台資銀行OBU收款,其餘銷售均在境內交貨,維持由蘇州廠在境內收款。惟本業經營仍具相當競爭力,故選擇與台資銀行OBU承做應收帳款融資較為合適。可以境外公司接單,產品經香港轉運中山,收款台資銀行OBU收款,基於銷售對象為大型台資機電廠商,向台資銀行OBU申請應收帳款融資頗具可行性,該項銷售佔蘇州廠營收比重較高,取得融資對其營運周轉有實際助益。
  • 63.
    題:
    越南快速發展已成為台商南向投資的熱區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96期/經營管理實務
    刊登日期:
    2006/06/15
    資料來源:
    容:
    台資銀行業及保險業成功搶灘越南   台灣的銀行業在第一次「越南外貿的快速增長,企業對資金需求增加,台資銀行看好越南金融業務發展前景,加快了在越南佈局步伐。自1993年慶豐銀行在越南設立第一家分行起,到2005年底,台資銀行在越南有18家分行或辦事處,其中2003年到2005年設立的就有10目前,越南已升至台資銀行在海外設點總數的第3位,僅次於美國、香港。   台資銀行在越南的相關業務也獲得迅速發展,據有關統計指出,目前台資銀行的資產總額超過8億美元,
  • 64.
    題:
    請問指紋辨識隨身碟是否有「安規」要求?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85期/諮詢解答
    刊登日期:
    2005/05/15
    資料來源:
    容:
    對於與大陸客戶進行商務交易,首先要進行徵信調查工作(可請大陸台商朋友、台資銀行上海或昆山的辦事處或台資企業協會協助查詢,必要時 貴公司可派人前往大陸洽談瞭解),以便瞭解對方是否殷實可靠,如果 貴公司接受,用 T/T 未嘗不可,但要求對方將貨款匯入香港的台資銀行比較保險。
  • 65.
    題:
    大陸外資銀行的發展趨勢及戰略分析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79期/財務金融實務
    刊登日期:
    2004/11/15
    資料來源:
    容:
    各家台資銀行應學習各國的外資銀行如何發揮各自銀行的優勢。 2.優先從本國的企業服務起,同時做好對本國客戶的延升服務,發揮台資銀行對兩岸文化及兩岸消費者的熟悉優勢,積極開發有創意的金融商品,做好差異化行銷,以發揮各自銀行的優勢,各擁一片天。外資銀行善於運用智慧財產權,設立競爭對手進入的障礙,台資銀行亦應積極做好智慧財產權的申請及保護,以避免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
  • 66.
    題:
    大陸台商投資當地化的趨勢與影響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74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2004/06/15
    資料來源:
    容:
    已在沿海大力推展融資措施,以減少華南台商與台資銀行的往來。目前影響雖小,但未來必然將會更加落實台商融資的當地化,這種優勢即使台資銀行登陸設分行也很難以改變。因此政府開放台商回國上市上櫃的行動要更加快速,且讓我方銀行在大陸登陸為分行的放行規定要更為寬鬆有彈性,台資銀行才有更大的商機,畢竟台商仍喜歡與台資銀行往來。 研發實力強發展大 (五) 研發設計當地化的演變與影響 其實,技術研發與設計是企業競爭的根源所在,台商一般是不會在大陸太快推動的。
  • 67.
    題:
    台灣銀行業在大陸發展可能面臨的困難與風險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65期/財務金融實務
    刊登日期:
    2003/09/15
    資料來源:
    容:
    (一)台資銀行大陸據點所承受的困難與風險 展業所面臨之困難 (1)需面臨大陸當地銀行在據點分佈、具有濃厚之「主力銀行」色彩,而台資銀行在大陸起步較晚,能否被其目標客戶群,選定為其「縱使當地客戶為台商,抑或該台商之母公司為台資銀行在台母行之原授信客戶,然而,身為「授信者」之大陸分行與身為「使得「在大陸之台資銀行」與「在大陸之台商」之間,難以完全憑藉過去在台灣之往來關係作為在大陸「所承受的不良債權或呆帳比率高達30%的情況下,台資銀行會不會在「同業授信」的領域中,遭受拖累。
  • 68.
    題:
    從金融商品看台灣銀行業大陸據點的策略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64期/財務金融實務
    刊登日期:
    2003/08/15
    資料來源:
    容:
    以金融商品的角度,看台資銀行在大陸據點所可能存在之商機,可分別就授信業務以及非授信業務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授信業務 授信類的業務,然事實上非台商之各授信對象,台資銀行亦應考慮自身的優勢來積極拓展。 如果登陸的台資銀行,所意欲行銷的金融商品,是屬於「授信類業務」,那麼,對計畫中的主打商品之風險權數、當地法令限制、授信對象(個人、
  • 69.
    題:
    從客源定位看台灣銀行業大陸據點的機會與挑戰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63期/財務金融實務
    刊登日期:
    2003/07/15
    資料來源:
    容:
    台資銀行登陸後,若要在初期仿傚外國銀行之做法,藉與當地銀行策略聯盟而快速進軍大陸之「易於從當地銀行得到融資之大型績優台商,固因增加台資銀行而得更多之選擇,然此種台商數量不多。或原先在台灣已有商譽,卻在大陸尚未被當地銀行認可之台商,台資銀行或可參考其母公司在台之信譽,並就地瞭解其大陸子公司之營運,登陸的台資銀行或可參考本身對「擔保品」的接受能耐與處分能耐,而拓展此一空間。在兩岸之間的貿易活動(匯款或信用狀),透過同一台資銀行體系操作,自然節省時間與費用。
  • 70.
    題:
    2003年大陸各地商機與挑戰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58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03/02/15
    資料來源:
    容:
    國內台資銀行較少,企業融資渠道受到限制。 在海峽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中,台資企業融資問題一直是兩岸金融業關注的問題。
  • 71.
    題:
    加工貿易是大陸對外貿易主流不會輕言改制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52期/諮詢解答
    刊登日期:
    2002/08/15
    資料來源:
    容:
    第三地公司接單100萬美元的L/C,就可經由正常貿易方式通過第三地銀行(例如台資銀行或外商銀行)轉開80萬美元的Back-to-back的L/C到大陸的公司「買貨」,如此進行,貴公司應賺的利潤不是可以留在海外嗎?
  • 72.
    題:
    台灣地區銀行進入大陸地區之法律分析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50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02/06/15
    資料來源:
    容:
    月 14 日聯合報載:大陸地區第一家台資銀行華一銀行已在 2002 年 5 月在大陸地區取得人民幣放款其給予外資銀行之待遇,需無條件給予台資銀行;其給予外資及台資行之待遇,不得低於大陸地區銀行。另外,尚有 6 家台資銀行申請案也將分批進行審批。這 6 家台資銀行分別為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中國信託商銀及中國國際商銀。 以大陸地區第一家台資銀行華一銀行為例,設立之地點在上海,依據「中國大陸入會服務業承諾彙總表」,上海為入會時即可經營人民幣業務之地域,
  • 73.
    題:
    從大陸入世看外資銀行在大陸之發展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49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02/05/15
    資料來源:
    容:
    不受其母國與大陸政治障礙包袱的限制,於選擇授信對象(企業或銀行同業)時,可純就「在商言商」的原則,擬訂其業務策略,這與台資銀行登陸時,對「短期」、「中期」、「長期」隨兩岸政治變化,
  • 74.
    題:
    金融業在大陸發展的前景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40期/熱門話題
    刊登日期:
    2001/08/15
    資料來源:
    容:
    台資銀行登陸,或適度彈性化對大陸台商提供服務的時機應已成熟,由服務台商為起步進而進入當地金融服務,市場潛力與商機應可預期。
  • 75.
    題:
    台商融資法律管道之探討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37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01/05/15
    資料來源:
    容:
    境與因應大陸地區加入WTO後,面對金融業之開放,台資銀行可及早因應並取得競爭之優勢。及深圳經核准經營人民幣業務外,只能辦理外幣業務,依此分析,台資銀行至大陸地區設立分行,若無法經營人民幣業務, 此外,銀行之授信尺度中外皆同,若台資銀行一旦於大陸地區設立分行,其所採行之融資政策應與外商銀行及陸資銀行差別不大,或是等登陸之台資銀行?選擇前者,對台商而言,可說是較為便利。然若台商在台之母公司債信或資產不足,則此項融資管道,不管是陸資銀行、外商銀行或台資銀行,恐將無法接受。綜上分析,欲以台資銀行至大陸地區設立分行,
  • 76.
    題:
    大陸台商的就地融資問題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3期/財務金融實務
    刊登日期:
    1999/06/15
    資料來源:
    容:
    把台商在大陸的融資困境,歸咎於我方政府遲不開放台資銀行登陸,進一步更錯誤地指望,一旦出現個合作金庫上海支庫或是華南銀行廈門分行,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排隊爭取,如果多了幾家台資銀行,頂多是增幾條錦上添花的哈巴狗。把財務報表做得太不像話,別說中資銀行和外資銀行不屑一顧,縱使多了一家台資銀行,也只能多接一口台灣製的痰。外資銀行吃不下C餐,也不願吃C餐,縱使跑出個台資銀行,情況也一樣。轉讓地才可向銀行抵押 要以大陸的廠房土地,在當地進行「就地融資」,
第3頁,共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