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除
:::
共有101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542
  • 61.
    題:
    大陸最新法規動態摘要(97年2月)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12期/大陸地區資訊
    刊登日期:
    2008/02/15
    資料來源:
    容:
    國際服務外包和旅遊等服務業; 繼續加強港口、鐵路、公路、電站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穩步推進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產業化; 鼓勵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採購中心、運營中心和培訓中心; 支援外商引入先進、適用、有效的節能降耗技術,優先投入 “ 十一五 ”
  • 62.
    題:
    從麥當勞、肯德基事件解讀中國大陸《勞動法》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08期/勞動人事實務
    刊登日期:
    2007/10/15
    資料來源:
    容:
    這是繼全國總工會推動外資企業成立工會之後,跨國公司在大陸投資遇到的又一涉嫌勞動違法問題,因媒體的介入而再度被放大,社會各界對此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工讀生願意在這些大企業裏承受高強度低薪酬工作的理由不外乎這些:首先,在跨國公司工作經歷可貴,能夠短期內掌握從大廳服務、站櫃臺到廚房調理、炸薯條、送貨、倉庫進出等全套作業,學生不強調在校期間的打工應以賺錢為主,而看重的是跨國企業規範、人性化的管理,同時跨國公司不會有拖欠工資、上當受騙的情況。
  • 63.
    題:
    天津台企深陷環評困境的法律思考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00期/權益保障實務
    刊登日期:
    2006/10/15
    資料來源:
    容:
    環保要求的社會背景 近年來,一些曾經是環保榜樣,也在中國大陸被查出環境檢測超標,像「雀巢」、「松下」這樣的跨國公司也登上了各地「環保局」的污染名單。
  • 64.
    題:
    反壟斷立法:大陸尋求制衡的長久之計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85期/經營管理實務
    刊登日期:
    2005/05/15
    資料來源:
    容:
    區域結構的矛盾全面逆轉;而國有企業在與跨國公司耳濡目染的合作中,並沒有通過消化、創新把引進的技術轉化為自己的創新能力,大陸吸收跨國公司投資以實現「市場換技術」的初衷沒有達到官方預期目的; 2004 年 5 月國家工商總局發布首份跨國公司限制競爭行為調查報告「在華跨國公司限制競爭行為表現及對策」,包括微軟、 Intel 、利樂等多家知名外企被指有「壟斷經營」 IT 業限制競爭最為突出,在涉及到知識產權問題上,跨國公司拒絕交易和進行獨家交易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人為地阻止了不同企業設備的互聯互通,
  • 65.
    題:
    2005年大陸經濟發展趨向與困境(下)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83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2005/03/15
    資料來源:
    容:
    除採短期沖銷及加強各種金融檢查手段外,近期則相繼放寬擴大非官方資本帳流出,如:公布放寬個人財產轉移境外、放寬人民幣出入境限額、放寬跨國公司閒置外匯可調往境外等。
  • 66.
    題:
    如何因應家電及電子產品綠色消費的挑戰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79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2004/11/15
    資料來源:
    容:
    研討會跨國公司雲集 據聞首屆「中國(天津)國際綠色電子製造技術與產業發展研討會」於2004年5月11-12日在天津開發區舉行,期間,除了主辦單位安排電子信息產業的主管部門大陸國家信息產業部和國家環保局的官員與會外,應邀參加這次國際研討會的跨國公司還有摩托羅拉(中國)電子公司、韓國三星電子公司、韓國LG有限公司、鳥取三洋(廣州)電機有限公司、日立化成日本總部、瀋陽三洋空調有限公司、
  • 67.
    題:
    三資企業法前沿問題淺析(上)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77期/法律實務
    刊登日期:
    2004/09/15
    資料來源:
    容:
    稅收優惠主要對中小投資者有吸引力,而大型的跨國公司在進行海外投資決策時,考慮更多的是東道國的整體投資環境。
  • 68.
    題:
    社會責任體系與大陸勞動法令的比較分析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77期/勞動人事實務
    刊登日期:
    2004/09/15
    資料來源:
    容:
    顧客提供了一套價值判斷標準,因此,如果相關企業沒有通過SA 8000認證,就有可能從跨國公司或採購商立場認定存在違反勞工標準的行?
  • 69.
    題:
    2004年上半年香港經濟面面觀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76期/熱門話題
    刊登日期:
    2004/08/15
    資料來源:
    容:
    自今年以來,由於CEPA所營造的港陸經濟「一體化」發展氣氛,吸引來自不少跨國公司紛紛到香港探路,尋覓新的商機。
  • 70.
    題:
    大陸對外貿易形勢樂觀但有變數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73期/熱門話題
    刊登日期:
    2004/05/15
    資料來源:
    容:
    在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產業分工的潮流下,跨國公司供應鏈、銷售網絡以及研發中心的全球佈局腳步加速,隨著大陸加入 WTO 後,由於進口關稅逐年調降與非關稅障礙的不斷減少,降低了廠商的原物料進口成本,
  • 71.
    題:
    台商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探討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67期/法律實務
    刊登日期:
    2003/11/15
    資料來源:
    容:
    由於外資企業的全部資本由外商投資,外國投資者對外資企業的生產和經費擁有完全的控制權,因此,隨著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力度的加大,外國投資者通常採用全部股權參與建立其子公司,在中國稱之為「外資企業」。
  • 72.
    題:
    台商進入中國的物流策略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61期/行銷管理實務
    刊登日期:
    2003/05/15
    資料來源:
    容:
    設備和服務的需要一直是十分迫切的,這為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提供了良好的機遇。雖然中國對外商進入大陸市場的政策性壁壘非常高,許多跨國公司仍然取得了成功,積累了在市場上組織市場營銷的豐富經驗。跨國公司往往建立一個合資企業作為銷售機構來為自己所有的製造企業組織物流配送,製造企業不僅同顧客簽定合同,種物流策略的優勢在於它是一種集約化的方式,通過有效的分工使跨國公司的其他製造企業不必從事物流活動。 生產消費品的跨國公司傾向於採用這種策略,通過大陸的物流渠道來銷售自己的產品。
  • 73.
    題:
    大陸門戶洞開外資逐鹿零售業市場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59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2003/03/15
    資料來源:
    容:
    大陸本土企業仍占主導地位 根據大陸外經貿部跨國公司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從1992年開始的合資試點已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成果:使消費者獲得更多的實惠,促進了大陸消費水平的提高,培養了一批現代商業經營管理人才,促進了商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帶動了出口,並提供了大陸企業產品進入跨國公司全球生產、銷售和配套網絡的機會和空間等等良性發展。
  • 74.
    題:
    2003年兩岸經貿關係與大陸政策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58期/特別報導
    刊登日期:
    2003/02/15
    資料來源:
    容:
    本年1月27日本會委員會議並通過《跨國企業邀請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商務相關活動許可辦法》,俟報院核定後即可實施,將有利於跨國公司在台灣可以利用大陸人才處理兩岸間的商務運作。
  • 75.
    題:
    2003年大陸各地商機與挑戰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58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03/02/15
    資料來源:
    容:
    北京孕育了邁入國際商業競爭最需要的人才及文化優勢,北京在科技實力、創新服務、創業動力、資訊化水準、經濟結構、跨國公司研發機構數,以及每百萬人中註冊會計師人數等15個項目上都領先於上海,這些優勢更使北京成為台商成立研發中心的首選地。政府部門與企業交流已形成了固定渠道,「市領導與跨國公司代表座談會」每年召開一次,除此之外還有專門的台商接待日,以便台商反映問題和解決問題。
  • 76.
    題:
    2003年大陸服務業市場經營策略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58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03/02/15
    資料來源:
    容:
    大陸服務業市場大有可為 進入WTO後,大陸承諾開放服務業,且隨著經濟的成長、百姓收入的增加,再加上近13億的人口,大陸服務業巨大市場所蘊藏的商機,更是各跨國公司真正覬覦的大餅。
  • 77.
    題:
    大陸經濟情勢回顧與展望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57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2003/01/15
    資料來源:
    容:
    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出口保持增長的態勢;三是美元走軟,相對提高了大陸一些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四是中國政府出口退稅政策執行成效改善;五是許多跨國公司將其生產和採購中心轉入;六是由於大陸的出口商品,以日常用消費品居多,經濟不景氣反而刺激買氣;七是大陸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不斷提高。
  • 78.
    題:
    2001-2002年大陸總體外經貿形勢之剖析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56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2002/12/15
    資料來源:
    容:
    大型跨國公司到大陸投資活躍,世界500強中已有400多家到大陸投資,跨國公司已在大陸設立各類研發中心近400家。
  • 79.
    題:
    台資企業增資項目是否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53期/諮詢解答
    刊登日期:
    2002/09/15
    資料來源:
    容:
    大陸當局為鼓勵大型跨國公司到大陸投資,提高大陸利用外資的效率,進一步完善稅收優惠政策,根據大陸現行稅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就外商投資企業「追加投資項目」
  • 80.
    題:
    從大陸入世看外資銀行在大陸之發展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49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02/05/15
    資料來源:
    容:
    以支援其母國企業為主:英、美、 德、法、日、韓等之跨國公司,以大企業的型態進軍大陸,該等企業在其母國,仍保有更大的營運規模,自然容易得到其母國銀行循「分行間保證」或「額度流用」的方式,
  • 81.
    題:
    2002年台商在大陸佈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45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02/01/15
    資料來源:
    容:
    台商之間若能通力合作,以台商的資金、技術人才、管理能力和行銷管道,與大陸的人力資源及天然資源相結合,將能共同開拓廣大的市場,進而組成大型跨國公司,進軍國際市場。
  • 82.
    題:
    2002年台商在大陸內銷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45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02/01/15
    資料來源:
    容:
    加強市場整合:大陸入世後,市場更加開放,台商未來勢必與更多的跨國公司爭奪市場,台商多中、小企業,無論在資金運用、產品開發、行銷管理等競爭力,與跨國公司相比,仍稍嫌不足。因此,台商應該選擇有互補性的外商(含台商)或大陸企業,成為合作夥伴,或採取策略聯盟方式,共同開拓大陸市場。等跨國公司均利用網路行銷,在大陸市場取得良好成績。 (六)掌握資金調度:台商在進軍大陸市場之前,一定要事先做好資金的規劃,否則一切準備就緒,
  • 83.
    題:
    大陸營銷市場的轉型與未來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42期/行銷管理實務
    刊登日期:
    2001/10/15
    資料來源:
    容:
    大陸內資企業很多仍處在「藝術」經營階段,也就是說沒有像西方跨國公司般,先將市場上非常具體的數據統計出來,更多的是憑「感覺」營銷。 值得一提的是,大陸內資企業正在加快學習,提升營銷水準,轉換的比例正在變化中,發展的方向是「科學」的比重不斷上升,逐步向跨國公司的營銷模式靠攏。
  • 84.
    題:
    大陸最近法規動態摘要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40期/兩岸資訊站大陸地區資訊
    刊登日期:
    2001/08/15
    資料來源:
    容:
    其內容摘要如下:北京市為鼓勵高新科技及跨國公司在北京設立,因此允許該等企業以辦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證》方式引進人才。
  • 85.
    題:
    台商資訊業如何開拓大陸市場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39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01/07/15
    資料來源:
    容:
    實力的大陸企業在通路及行銷上加強合作,才能擴大內、外銷市場,並克服規模小、資金少的不足之處,充分發揮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與國際性跨國公司在大陸市場上競爭。
  • 86.
    題:
    2001年台商人才運用與勞動管理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34期/勞動人事實務
    刊登日期:
    2001/02/15
    資料來源:
    容:
    快速爭奪,跨國公司及大陸發展較快的國企、民營企業均積極爭取人才,各企業挖角之風甚熾,像高科技、研發、設計、外語、外貿、財務主管…
  • 87.
    題:
    跨國公司在北京設立R&D機構的投資趨勢分析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33期/資訊通訊實務
    刊登日期:
    2001/01/15
    資料來源:
    容:
    跨國公司投資的重點,由製造業為主逐步轉向研究開發、訓練、內銷及服務貿易領域。跨國公司由初期的利用廉價勞力資源轉向利用大陸優秀的高科技人才,於是許多跨國公司開始結合其母公司的全球化策略,紛紛在大陸設立了研究機構(R&D)機構。 在1997~1998年之間,一些知名跨國公司相繼大規模在北京投資設研究與開發(R&D)機構,例如:英代爾投資5,000萬元建立INTEL中國研究中心,上述趨勢代表跨國公司已由投資初期運用大陸的低廉勞力從事生產,轉移到目前運用大陸高科技人才進行產品開發。
  • 88.
    題:
    加入WTO後大陸鼓勵台商高科技產業對台灣的影響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31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2000/12/15
    資料來源:
    容:
    (二)以市場換取技術及資金:由於大陸市場大,全世界跨國公司都相繼到大陸投資,大陸又善用外商之間微妙的競爭心裡,讓外商感受到後來者將會被競爭對手佔領大陸市場,因此外商為了搶先佔有市場,
  • 89.
    題:
    2001年生產管理的挑戰與對策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32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00/12/15
    資料來源:
    容:
    在企業國際化策略中,如何運用外部資源,搭上跨國公司的網路,以在全球化策略中取得有利的競爭地位,造成競爭優勢,這就得掌握核心技術能力及高素質的人力資源。
  • 90.
    題:
    解讀大陸吸收外商投資的新政策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27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2000/08/15
    資料來源:
    容:
    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國公司中目前已有近400家在大陸設立了企業。 近年來,作為大陸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商投資企業對大陸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明顯增強。
第3頁,共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