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除
:::
共有169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289
  • 151.
    題: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基調看大陸宏觀經濟動向(上)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01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2006/11/15
    資料來源:
    容:
    堅持以發展農村為重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持以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為切入點,積極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堅持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堅持深化體制改革,加快形成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機制保障;
  • 152.
    題:
    研發創新與自創品牌-台資企業成長策略的抉擇與思維(上)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99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2006/09/15
    資料來源:
    容:
    最核心的關鍵,在於產品與服務研發創新的能力和速度,永晉平均以每天30多種新款燈飾的創新能力,每月持續推出一千種的新產品,成為領先差距,創造優勢的最佳主因。除此之外,從商業模式與科技創新各途徑中的複合式多重交叉整合,更是創新能力極緻的表 現,從上述的六個控制捍,加上委外創新等,多樣的組合矩陣,使研發創新的決策與作為更為靈活化與效率化,是值得參考應用的方法。
  • 153.
    題:
    從中共「『十一五規劃』建議」看大陸經濟發展政策方向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92期/熱門話題
    刊登日期:
    2005/12/15
    資料來源:
    容:
    加快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其目標包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形成一批擁有自主智財權和知有關產業發展的規劃,強調要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努力開發具有自主智財權的核心技術,改善關鍵技術依賴國外進口的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可說是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關鍵配套因素。 改善經濟結構提高效率 最後,統領全局,提出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強化自主創新能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等戰略工作重點,經濟結構和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創建、收入差距之調節、
  • 154.
    題:
    未雨綢繆、未卜先知的商戰智慧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90期/經營管理實務
    刊登日期:
    2005/10/15
    資料來源:
    容:
    達爾文進化論所說的「優勝劣敗,適者生存」可以完全應用於企業經營上,所以企業必須具備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快速反應、顧客滿意、以及知識創造與管理等五大競爭力之外,還要積極建立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文化與組織結構,擁有競爭力的員工,提高企業的網路價值,
  • 155.
    題:
    反壟斷立法:大陸尋求制衡的長久之計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85期/經營管理實務
    刊登日期:
    2005/05/15
    資料來源:
    容:
    導致產業結構、區域結構的矛盾全面逆轉;而國有企業在與跨國公司耳濡目染的合作中,並沒有通過消化、創新把引進的技術轉化為自己的創新能力,大陸吸收跨國公司投資以實現「市場換技術」的初衷沒有達到官方預期目的;至 2003 年上半年全大陸各類開發區的瘋狂圈地運動呈泛濫之勢,
  • 156.
    題:
    未來大陸宏觀調控政策以「穩健」為主軸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80期/熱門話題
    刊登日期:
    2004/12/15
    資料來源:
    容:
    會議強調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推進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節約能源、資源是優化結構的重要目標;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是結構調整的主要內容;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結構調整的重大任務。
  • 157.
    題:
    大陸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策略之探討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74期/經營管理實務
    刊登日期:
    2004/06/15
    資料來源:
    容:
    能探索解決企業的管理問題,增強企業的管理創新能力。4.能有效地整合房地產開發經營資源,使之形成優勢。
  • 158.
    題:
    台商海外派駐人員培訓人力資源政策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73期/勞動人事實務
    刊登日期:
    2004/05/15
    資料來源:
    容:
    具備創新能力。 4. 有承諾的意願。 5. 實現承諾的能力。 6. 具備自動自發的精神。
  • 159.
    題:
    台商進入中國的物流策略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61期/行銷管理實務
    刊登日期:
    2003/05/15
    資料來源:
    容:
    在這樣優越的條件下,它們在評估了經銷商的銷售記錄、財務實力、顧客導向程度以及商務創新能力之後,在每一個城市批准了唯一的經銷商,這樣確保了經銷商全心全意地從事經營活動,而不至於因為競爭對手而分散精力。
  • 160.
    題:
    傳統產業台商在大陸市場的競爭現況與發展契機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55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2002/11/15
    資料來源:
    容:
    1-3研發與創新能力較強 台商較能夠體認差異化競爭優勢所帶來的效益,因此在專業領域中的產品創新、經營手法之創新,成為領先競爭者的必要條件之一。
  • 161.
    題:
    2002年台商在大陸內銷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45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02/01/15
    資料來源:
    容:
    品功能的研發、設計的創新能力方面,均享譽全球,可以藉此在大陸市場占有優勢。
  • 162.
    題:
    台商如何建立知識管理系統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43期/生產管理實務
    刊登日期:
    2001/11/15
    資料來源:
    容:
    在強調對企業內部知識管理的同時,物流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外部知識網路,以充分利用外部知識,提高企業創新能力。 物流企業還可酌情設立知識管理專門職--知識總監或知識主管(CKO),負責企業知識的管理、培養企業創新能力和員工集體創造力,將企業的知識變為資本。
  • 163.
    題:
    大陸營銷市場的轉型與未來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42期/行銷管理實務
    刊登日期:
    2001/10/15
    資料來源:
    容:
    一些優秀的企業進步很快,已表現出很強的學習能力、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 例如:海爾集團以「創新再創新」作為企業文化,以成為全球500大企業家族為目標,在內部更創辦「海爾大學」培育人才。
  • 164.
    題:
    台商企業在大陸掛牌上市須知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33期/諮詢解答
    刊登日期:
    2001/01/15
    資料來源:
    容:
    其上市標準衡量是以具有高科技技術含量或在某一領域有特殊優勢的公司,產品、技術或服務在未來是否具備足夠大的市場潛力;目前所擁有的競爭優勢,是否門檻夠高足以阻絕外來新競爭者;企業研發創新能力是否足夠等等,都是二板市場的衡量指標。
  • 165.
    題:
    大陸科技企業發展的典範轉移模式及對台商的啟示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25期/資訊通訊實務
    刊登日期:
    2000/06/15
    資料來源:
    容:
    不斷汲取技術知識,獲得行銷技術,在模仿產品的銷售中累積企業實力,最終具有了一定的創新能力,並憑藉著特有的「服務優勢」及「價格優勢」,擊敗了跨國企業相同品質、相同功能的產品。 又如深圳華為通信有限公司,其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具體表現在:每年拿出10%以上的銷售額用於研究開發;全體員工8,000多人之中,博士有500多人,從事技術研究開發的高達3,
  • 166.
    題:
    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籌資問題探討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22期/財務金融實務
    刊登日期:
    2000/03/15
    資料來源:
    容:
    透過科技資訊、市場資訊的獲得,提高創新能力。以研發管道來增加創新成果,向智權靠攏已經是當今維持企業活力的不二法門;燦坤公司目前40%營收來自新產品,並深感研究發展是企業生存命脈,
  • 167.
    題:
    2000年投資大陸的經營環境分析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21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00/02/15
    資料來源:
    容:
    (三)加快科技進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加快科技進步的方向,一是要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二是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
  • 168.
    題:
    高科技業台商赴 大陸投資之問題與挑戰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9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1999/12/15
    資料來源:
    容:
    無形的知識與創新能力是優勢 從有形資產與產品面來看,兩岸產品層次之差異與分工都只能帶給廠商與台灣產業短時間的優勢。 高科技廠商目前已經擁有資金、技術與卡位的優勢,高科技廠商國際化勢必面對如何透過跨國資源的取得與整合來持續創造廠商的競爭優勢,廠商不斷強化其創新能力,快速正確地獲取資源將是必要的工作。
  • 169.
    題:
    澳門投資環境憂喜參半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6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1999/09/15
    資料來源:
    容:
    澳門的出口工業以傳統工業為主,技術層次偏低,整體環境較難吸納高技術水準人才;另外,澳門工業界也欠缺研發創新能力,也不具備高科技產業所需的基礎工業電子、機械、材料及相關零組件等工業。
第6頁,共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