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除
:::
共有9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75
  • 1.
    題:
    從新經濟新動態看「錢景」行業新進展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205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2016/09/20
    資料來源:
    容:
    積極促進電子商務進社區等七項工作任務,及加快完善流通保障制度、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帶動作用、增強流通領域公共服務支撐能力、健全流通法規標準體系、營造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環境等五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 2.
    題:
    從兩會行情看中國股市與台商因應之道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38期/財務金融實務
    刊登日期:
    2010/04/15
    資料來源:
    容:
    隨著全流通時代的來臨及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兩項產品的引入,中國的股市逐漸邁向完整。
  • 3.
    題:
    從中國股市的堰塞湖現象看投資中國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18期/財務金融實務
    刊登日期:
    2008/08/15
    資料來源:
    容:
    在香港市場是一個價,在 A 股市場卻是高高在上的另一個價格,明眼人都知道,對分紅率極低的 A 股市場裏,這是絕對的投機性溢價,而在全流通 ( 同註一 ) 的趨勢促動下,它是絕不可能長久的,比如再度跌破發行價的「中石油」,比如今日跌停而且極可能跌進行權價的「南方航空」
  • 4.
    題:
    外熱內冷 以外促內下的中國股市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11期/財務金融實務
    刊登日期:
    2008/01/15
    資料來源:
    容:
    二是中國 A 股市場仍舊沒有實現全流通;這種「錢多、股少」情況必會造成 A 股股價高於海外市場的格局。
  • 5.
    題:
    從股改”剩”宴走向股市”盛”宴與投資”勝”宴?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01期/經貿投資實務
    刊登日期:
    2006/11/15
    資料來源:
    容:
    國證券市場的制度性缺陷得到了根治,原來的市場基礎面臨著顛覆,全流通(同註一)格局下的市場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總體上看,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市場正式進入了全流通時代。 然而,在此”東風萬里飄紅旗,各條戰線齊勝利”的大好情勢下,參考資料:註一: 股權分置改革與全流通 1990年底中國政府設立證券市場把瀕臨破產的國企推向股市,向社會集資。這樣一來,公司所有的股票都可在市場上流通,這就叫”全流通”。註二:A股 指在上海及深圳交易所掛牌交易的股票。
  • 6.
    題:
    太陽會因公雞打鳴而升起嗎?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96期/經營管理實務
    刊登日期:
    2006/06/15
    資料來源:
    容:
    法人股方可上市流通;何以新股一上市即可全流通,享受這”超國民待遇”呢? 二、即將開閘的全流通新股,在發行上市上還有所有制歧視嗎?如果沒有,2008年老股全流通後,股價肯定已被大大拖下來,豈不造成老股國有資? 應該在近1400家老股股改全完成,實現全流通後再上。如果現在就急於新老劃斷,魯莽地發全流通之新股,不如加快老股股改進程,放棄中間間隔2年、每年僅上市5%非流通股的”鈍刀子割肉”奇怪計劃,等較快全部完成股改後,立即全面放開,
  • 7.
    題:
    從新證券法的頒布看中國的上市公司質量建設與商業規劃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93期/財務金融實務
    刊登日期:
    2006/03/15
    資料來源:
    容:
    而在股市政策方面,全流通拉鋸戰撲朔迷離,匯率、利率輪流空襲。你還能在這個不確定的股市裏找到放心投資的上市公司嗎?比如加快全流通的試點進程其實就是推動了社會的產權改革,如是,資本市場改革前進的每一小步都將是中國社會經濟制度前進的一大步。
  • 8.
    題:
    從股權分置的改革看中國的改革思維與契機(下)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89期/財務金融實務
    刊登日期:
    2005/09/15
    資料來源:
    容:
    按照這種邏輯,全流通的解決是以 梁 先生為代表的非流通股大股東一力爭取的,對三方面的補償 現在我們要在理論上搞清楚上市公司在全流通過程中支付的補償對價到底是補償什麼?絕對公正的歷史成本是沒有辦法去計算的,資產和現金價值是兩回事,但是全流通方案所追溯的歷史股權成本差異也不應該如此巨大。僅僅簡單的看全流通,非流通股東是絕對的受益人(獲得流通溢價及流通權),流通股是絕對的受害人(市場擴容及定位接軌),要搞全流通必須讓受益人對受害人進行補償。 關於公平原則也可以引用大豬與小豬的比喻。
  • 9.
    題:
    中國股市發展危機制度根源反思(下)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84期/財務金融實務
    刊登日期:
    2005/04/15
    資料來源:
    容:
    為此,需要在解決股票全流通的前提下,推行企業管理層的期權激勵制度。企業管理層的期權激勵制度是解決股東與經營層利益對立、實現二者利益一致化的杠杆,是上市公司發展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