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除
:::
共有9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134
  • 1.
    題:
    億光撤回對亞馬遜美國專利侵權訴訟 持續加深智慧財產權布局
    類:
    企業故事館/電子資訊業/光電
    刊登日期:
    2023/02/13
    資料來源:
    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
    容:
    億光電子向美國德州西區聯邦地方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控告Amazon侵害億光美國覆晶(Flip Chip)專利US 7,554,126,並訴請德州西區地院針對亞馬遜的侵權產品下達禁制令禁止亞馬遜為販賣、億光撤回對亞馬遜美國專利侵權訴訟 持續加深智慧財產權布局
  • 2.
    題:
    台灣科技業最大懸案>為何台積電要輸血10億給這家中小企業?
    類:
    企業故事館/電子資訊業/半導體
    刊登日期:
    2020/05/14
    資料來源:
    天下雜誌
    容:
    台積法務長方淑華回應《天下》,「供應商間的專利侵權訴訟屢見不鮮,所以台積就供應商間訴訟結果可能造成的風險,早有預作準備,不影響台積業務與生產。
  • 3.
    題:
    群創打專利戰 告陸企侵權
    類:
    企業故事館/電子資訊業/光電
    刊登日期:
    2019/12/17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容:
    已於12月10日向大陸瀋陽中級人民法院,對大陸前五大面板廠惠科金渝光電(HKC)新增三項電視面板專利侵權訴訟,要求法院核發禁制令,禁止惠科生產及銷售侵權的產品,並將求償數千萬元。這是群創繼2018年2月12日向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遞狀控告惠科,提起17件專利侵權訴訟後,兩年內再度對惠科提告,再掀兩岸面板廠繼拚產能、搶人才之後的專利大戰。
  • 4.
    題:
    台商進軍大陸市場連鎖產業營經營投資風險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85期/流通連鎖實務
    刊登日期:
    2015/02/10
    資料來源:
    容:
    由於我所處理大陸地區台商專利侵權訴訟甚多,但因為篇幅有限,僅就投資風險及不同處強調說明。
  • 5.
    題:
    台商進軍大陸市場知識產權維權及打假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73期/智慧財產權實務
    刊登日期:
    2013/09/03
    資料來源:
    容:
    基於筆者事務所在電子業的專利侵權訴訟及餐飲業的商標及不正當舉發及訴訟的實際案例,以下經驗與各位分享: 一、法律規定不同 (1)立案方式不同,大陸立案庭受理案件,
  • 6.
    題:
    談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50期/法律實務
    刊登日期:
    2002/06/15
    資料來源:
    容:
    所有人、生產者等人承擔舉證責任的分配,而非由主張被害的人負責舉證,格外應予注意: (一) 因新產品製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由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其產品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承擔舉證責任;但是專利權人仍須提供其專利被侵害的事實,即僅倒置產品製造方法的同一性要件事實的證明。
  • 7.
    題:
    大陸智慧財產權侵害救濟手段簡介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37期/法律實務
    刊登日期:
    2001/05/15
    資料來源:
    容:
    關於爭執專利權人所享專利權無效之申請:在專利侵權訴訟中,法律允許被告一方(即專利侵權行為人)對於專利權人所享的專利,提出專利無效的申請。當被告提出專利無效申請後,受理該法院通常會等智慧財產權的主管單位對所爭執的專利權內容是否有效作出裁決後,再依該裁決的結果,對專利侵權訴訟進行審理。
  • 8.
    題:
    跨世紀的中國專利法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29期/法律實務
    刊登日期:
    2000/10/15
    資料來源:
    容:
    惟從實施現況觀之,撤銷程序往往與另一無效宣告程序相衝突,甚至有加重專利審查負擔及造成其他專利侵權訴訟被告無法提出無效宣告請求的情事。
  • 9.
    題:
    專利侵權在大陸的處理實務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5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1999/08/15
    資料來源:
    容:
    專利侵權訴訟的攻防 在選擇一種適當的侵權處理管道去執行專利侵權事務後,接下來關於程序進行中的相關過程都必須詳為注意,尤其是採司法救濟的方式時其中關於舉證、其可以在提出侵權訴訟前透過專利資料的檢索或請求專利局做實質性的審查(技術查),使原本因登錄所獲取的不穩定專利權得到確定,以提高專利侵權訴訟的成功率,這尤其對於專利侵權案件是關於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者,更勿輕視此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