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除
:::
共有10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237
  • 1.
    題:
    台州市台協
    類:
    台商協會館/華東/浙江
    刊登日期:
    2012/07/09
    資料來源:
    容:

    為在台州註冊的台資企業及來台州從事商務活動和工作的台灣同胞服務,促進會員間的聯誼和合作交流,加強與台州市政府有關部門聯繫,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增進台州台灣兩地經貿合作與各項交流,

  • 2.
    題:
    寧波市台協
    類:
    台商協會館/華東/浙江
    刊登日期:
    2012/07/09
    資料來源:
    容:
    協會旨在為在寧波註冊的台資企業及來寧波從事商務活動的台灣同胞服務、促進會員間聯誼和合作交流、加強與寧波市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繫、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的發展和寧波的經濟繁榮。
  • 3.
    題:
    台灣企業在大陸設立辦事處的新規定解析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59期/會計稅務實務
    刊登日期:
    2012/01/31
    資料來源:
    容:
    總機構組織的代表團訪華,由常駐代表機構墊付的該代表團人員在華食宿費用、交通費用以及交際應酬費用,但不包括為來華從事商務洽談、簽訂合同等代表團所墊付的上述費用;3.
  • 4.
    題:
    設立代表處有關營業稅的計算方式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88期/諮詢解答
    刊登日期:
    2005/08/15
    資料來源:
    容:
    ▓台商張老師諮詢解答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有關稅收管理問題的通知》國稅證〔 2003 〕 28 號規定: 對從事商務、法律、稅務、會計、審計等各類諮詢服務性的代表機構,必須建立健全會計帳簿,正確計算收入和應納稅額,據實申報納稅。
  • 5.
    題:
    台商在大陸商務活動持有較大額外匯如何處理?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72期/諮詢解答
    刊登日期:
    2004/04/15
    資料來源:
    容:
    請問台商個人在大陸從事商務活動時所攜帶較大額外匯的異動如何處理?有無法規可以參考依循?
  • 6.
    題:
    大陸地區員工來台受訓的相關規定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64期/諮詢解答
    刊登日期:
    2003/08/15
    資料來源:
    容:
    此外,貴公司如果符合跨國企業的條件,也可以依據《跨國企業邀請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商務相關活動許可辦法》向入出境管理局提出大陸地區員工來台受訓申請。 此和前述方式在申請時間以及受訓員工停留時間上略有差異,詳情可參考《跨國企業邀請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商務相關活動許可辦法》
  • 7.
    題:
    大陸最近法規動態摘要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60期/兩岸資訊站大陸地區資訊
    刊登日期:
    2003/04/15
    資料來源:
    容:
    對台商較為重要者有:(一)對國稅發【1996】165號第1條第1款第2項規定的從事商務、法律、稅務、會計、審計等各類諮詢服務性的代表機構,必須建立健全會計帳簿,正確計算收入和應得稅額,據實申報納稅。
  • 8.
    題:
    2003年兩岸經貿關係與大陸政策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58期/特別報導
    刊登日期:
    2003/02/15
    資料來源:
    容:
    同時,針對跨國企業雇用大陸人士來台措施加以簡化,本年1月27日本會委員會議並通過《跨國企業邀請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商務相關活動許可辦法》,俟報院核定後即可實施,將有利於跨國公司在台灣可以利用大陸人才處理兩岸間的商務運作。
  • 9.
    題:
    2000年大陸台商十大經貿事件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33期/特別報導
    刊登日期:
    2001/01/15
    資料來源:
    容:
    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將開放大陸人民申請來台從事商務或觀光活動;大陸人民經許可來台可擔任大學等研究機構教職;大陸配偶獲准來台停留期間,可申請在台工作;對於赴大陸居住逾4年未返台而喪失戶籍之規定,
  • 10.
    題:
    如何保障在大陸的人身、財產安全:從最近幾件台商受害事件談起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04期/熱門話題
    刊登日期:
    1998/09/15
    資料來源:
    容:
    另外,每年赴大陸地區旅遊、探親或從事商務考察的台灣人民接近180萬人次。 不可否認的,中國大陸市場存在許多商機,同時也存在許多風險和不確定性,國人赴大陸旅遊或從事商務活動之前,不能因為兩岸「同文同種」而忽視了預做謹慎評估的動作,對於各種可能發生的危機宜有充分的認識,尤其應擬妥各項對策以因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