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除
:::
共有10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190
  • 1.
    題:
    現階段中國大陸臺商之銀行融資問題分析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240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19/08/27
    資料來源:
    容:
    商中小企業由於經營規模、財務報告可信度問題,以及陸資銀行缺乏臺商與臺資銀行往來之授信資料,使得陸資銀行放款較為謹慎,大型知名的臺商才有可能爭取到陸資銀行的融資,中小型臺商不容易獲得融資貸款以及爭取優惠條件。 (二)一般陸資銀行願意承作的貸款方式為抵押貸款,若臺商沒有房產證、國土證、或是母公司擔保,難以取得陸資銀行融資。
  • 2.
    題:
    台商紛紛撤出大陸,為何中信銀加碼西進設分行?
    類:
    企業故事館/服務業/金融
    刊登日期:
    2019/02/21
    資料來源:
    遠見雜誌
    容:
    」另外也不排除透過併購買下陸資銀行,做大陸民眾的零售業務。中信銀總經理陳佳文表示,現在3個分行營運都符合預期,但還沒達到像香港的分行做那麼好。
  • 3.
    題:
    錢進中國 中信銀憑什麼賺最大?
    類:
    企業故事館/服務業/金融
    刊登日期:
    2019/02/20
    資料來源:
    今周刊
    容:
    陳佳文強調,未來假如要做消金,不排除透過併購買下陸資銀行,「但現在還沒有看到適合對象。
  • 4.
    題:
    臺商融資問題解析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223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18/04/17
    資料來源:
    容:
    一是中國大陸臺資銀行;二是 陸資銀行;三是外資銀行 ( 外資銀行多僅為所屬 國家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陸資銀行融資予臺商的現況( 一 ) 陸資銀行的授信偏好國企、央企或大型企 業,臺商大都是中小型企業,不易得到關 照。 ( 二 ) 陸資銀行對臺商徵信不易。首先,臺商在 中國大陸多僅為生產事業體,陸資銀行不 易完整掌握集團之境內外營運情況;另外,臺商在金流上,因習於透過香港等境外事 業體操作,其佐證營運的資訊信用度效力 偏低。
  • 5.
    題:
    中國大陸臺商融資面臨的問題與因應作為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216期/財稅會審實務
    刊登日期:
    2017/10/20
    資料來源:
    容:
    臺商中小企業由於兩岸三地帳 務未整合,加以陸資銀行對臺商之信用瞭 解不足,使得陸資銀行放款較為謹慎。中 小型臺商應重視建立完整、正確的財務資 料,培養債信基礎。一般陸資銀行願意承作 的貸款方式為抵押貸款,若臺商沒有房產 證、國土證、或是母公司擔保,不可能向 陸資銀行貸到錢;此外,陸資銀行也很少 承作應收帳款擔保放款。建議臺商善用臺 資銀行或外商銀行應收帳融資或客票融資 方式取得營運資金。
  • 6.
    題:
    ECFA對服務貿易業的影響及後續問題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69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12/11/16
    資料來源:
    容:
    影響與因應之道 台資金融機構因登陸時間已晚,相較具有資本優勢的外資金融業,以及與擁有大量分行的陸資銀行,在業務競爭上有相當之困難度。 二、界定適當目標市場 目前大陸中小企業籌資來源不多,大部分係透過向陸資銀行借貸、與民間非銀行金融機構借貸,或是透過企業間融資取得資金來源。
  • 7.
    題:
    台商在大陸的投資佈局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66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12/08/15
    資料來源:
    容:
    據瞭解,目前國內銀行業已飽和,未來隨著陸資銀行的加入,將造成市場過度競爭,台灣金融業亦將面臨產業整合的挑戰。
  • 8.
    題:
    ECFA後台灣銀行業在大陸的競爭策略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141期/生產管理實務
    刊登日期:
    2010/07/15
    資料來源:
    容:
    同理,陸資銀行來台設辦事處一年後就可升格為分行,同時可以辦理新台幣業務。
  • 9.
    題:
    大陸台商經營本土化的落實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95期/經營管理實務
    刊登日期:
    2006/05/15
    資料來源:
    容:
    學習是終生的功課 再者,財務資金、研發、物流、資訊及市場的本土化也是台商所要面臨的工作,只要台商多用心於內銷市場,他必須與當地陸資銀行往來,這方面連外商也因據點少而望塵莫及,加上有實力的優秀台商陸續與他們做生意,故融資的本土化也是可預期之事。
  • 10.
    題:
    台商融資法律管道之探討
    類:
    台商張老師月刊/第37期/焦點主題
    刊登日期:
    2001/05/15
    資料來源:
    容:
    其所採行之融資政策應與外商銀行及陸資銀行差別不大,對於授信之優先排列,應以優良企業之無擔保授信為優先,惟若他行保證可行,台商究應選擇在大陸地區之陸資銀行擁有眾多分支機構建立額度?然若台商在台之母公司債信或資產不足,則此項融資管道,不管是陸資銀行、外商銀行或台資銀行,恐將無法接受。對於優良企業之優先授信,台外資及陸資銀行皆然,此為台商必需面對之課題。 而陸資銀行對該企業經營及獲利之評估,主要係靠大陸地區海關報表或會計師事務所之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