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後疫情時代 解構科技醫療新貌

理財周刊 2022-01-14 10:31

文.理財周刊

智慧醫療創新五大挑戰,它如何突破科技 x 醫療跨界融合之道?

政府配發給每位民眾一套穿戴裝置,每天早上起床,國民健康署同步收到每人的生理訊號,透過人工智能(AI)巨量資料,篩選出哪些民眾呼吸、心跳、體溫等生理訊號出現問題;經由電腦分析上傳後,可能會跑出 1% 的人生理訊號不正常,而這 1% 的人可能自己未曾有不適狀況,而是從 AI 分析得出結果,系統直接通知所屬家庭醫師,透過訊息跟民眾互動瞭解狀況,是否自行去藥局買檢測儀器,透過自我檢查後利用 AIOT 連線回傳報告給家庭醫師及國民健康署,此時家庭醫師就會提醒該民眾注意身體概況,或是該吃甚麼藥,甚至如需要鄰近醫院進一步檢查,家庭醫師可以隨時協助預約,同步將相關資料上傳到鄰近醫院。

 

 

科技驅動醫療照護產業革新「隨經濟」誕生

19 世紀後,醫療搭配科技的輔助,人類平均壽命從 40 歲延長到 80 歲,全球即將邁入高齡化社會,美國目前超過 65 歲的老人有 6300 萬人,因戰後嬰兒潮,每天增加一萬人,一年增加 300 多萬;以台灣來看,預估 2026 年將步入超高齡社會,20% 的人超過 65 歲,等於約有 460 萬個老人,預估 2025 年將有一億個老年人口,勢必面臨醫療資源偏鄉之間分配不均與就醫不便利等問題。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造就後疫情時代的來臨,伴隨人工智慧、區塊鏈、雲端、大數據及邊緣運算發達,讓科技驅動醫療照護產業的革新,個人自主管理裝置的推陳出新,以及看診時的運用也因而改變,換成遠端診療方式,看診後的健康照護等創新模式興起,在在都將隨著智慧醫療態勢改變而調整,帶動醫療相關產業朝向穩健向上的成長動能,根據預估至 2025 年將突破 3,500 億美元。

根據盧希鵬教授提出「隨經濟」概念,在隨處科技的發展下,「時間」與「弱連結」將成為新經濟活動中的有限資源,其帶動的不單只是應用在居家設備上,在「醫療」產業中也帶來另一波價值。

當醫療遇上科技,而有了智慧醫療的誕生,「真正的智慧醫療是 Everywhere,不只應用在醫院,重點是從社區當起點。」楊弘仁認為,智慧醫療不需侷限在醫院,目前台灣還是以醫院為中心,如何讓醫院裡的自動化變得更聰明及導向高科技模式,例如透過手機下載 APP 或掃一個掃描 QR CODE,即可開始線上預約及填寫問卷,填寫完畢,AI 就開始分析,透過科技的創新,讓病患習慣改變傳統模式,民眾在自主管理部份可以透過科技工具事先預防。

「醫療品質進步都需要科技輔助,不是一時發生而是自然而然形成過程。」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長王拔群認為,智慧醫療可以從裝置做到服務,層次非常多,較少人真正能將它確實整合。

 

智慧醫療發展面臨五大挑戰

在當前負荷過重的醫療環境中,醫療界對於應對資料整合與相互操作的挑戰充滿無力感,需要一套穩固且有效率的模式來達到醫護與病患之間的優化服務,而實現數位化及自動化,彙整到統一雲端服務平台的解決方案目前勢在必行 ,但目前智慧醫療要落實形成產業生態系,搶食智慧醫療兆元商機,還是面臨許多挑戰。

 

一、受限病人個資隱私權

「病人隱私及資安是很大問題。」王拔群認為,智慧醫療分成不同面向,IoT(物聯網)技術應用讓數位裝置之間產生緊密連結,常見的遠端操控、串聯其他裝置等傳輸都屬於 IoT 的應用範疇,而在 IoT 技術中結合 AI 人工智慧之後,可以降低工作 Londing,提供客製化服務的最佳體驗,並透過數據累積不斷進化,滿足各種人性化的需求,但受限於醫療數據涉及病人個資法,即便台灣有完整的健保數據可以輔助科技的創新,但也因《個人資料保護法》限制,促使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受限。

 

二、政策在不同領域規範有所差異

跟醫療相關由醫院推動會比較有說服力,但醫療診所單位不能進行醫療銷售,法規上讓很多業者推動上窒礙難行,財團法人資訊工程策進會智慧系統研究所代理所長蒙以亨表示,透過影像資料分析大數據分析,在不同領域上常因 Policy 不同,產生不同的問題,唯有政策支持科技及產業研發,才能加以應用。

 

三、認定健保框架讓推廣窒礙難行

工智慧醫療服務必須取得主管機關、衛福部食藥署核准,才能用於醫療診斷,楊弘仁認為,台灣到目前為止現在的醫師跟醫院,都還在健保的思維框架裡,認定不一,認為沒有健保給付補助很難。

「如果永遠都在想法律要鬆綁,那這套邏輯就做不下去了。」

楊弘仁認為,政府不鬆綁政策有其顧慮,例如遠距照護主要透過影像進行遠距診斷,過往擔心恐會有品質下降問題,因單憑文件診斷開藥,在精準度上難免失真。楊弘仁認為,以前認知一定要親自問診及觸診,以及進行身體醫學檢查等,但 Covid-19 改變這件事,運用非接觸式醫療進行診斷,取代親自面對面觸診的處理。

 

四、商業模式遇瓶頸

加值效應延伸

台灣科技產業與醫療技術領先全球,加上健保資料完整,兩者結合一定能繼半導體業榮景後,讓醫療與健康新創攜手其他產業,在數位經濟下打造創新應用。蒙以亨表示,常見的智慧醫療產品開發流程,往往從精進技術做起,悶著頭追逐想像中的商機,直到研發出來通過認證階段後,眼看就要進入市場銷售,才發現產品根本賣不出去。

5G 與 AI 科技相輔相成,將對醫療產業帶來新轉機和商機,尤其台灣擁有卓越的科技與醫療實力,楊弘仁認為,目前遇到的瓶頸就是「商業模式的概念」,為什麼走不出去、走不下去,就是未能思考如何將解決方案轉化成收入及價值上的商業模式。

「穿戴式裝置怎麼運用很重要,怎麼用醫療照護流程照到定位,不要過分強調技術層面。」王拔群表示,產品要懂得如何運用,例如新冠疫情期間,台灣很多廠商製造血氧機,屬於穿戴裝置,可以監測心跳血壓,太多廠商製造,相對價值就無法彰顯,有業者增加價值運用在防疫旅館,透過雲端上傳相關資料,連結藍芽手機 APP,瞭解每間病房的血氧狀況,就是智慧醫療的加值效益,本來只是一般性 Comorbidity 工具,加上 APP 及管理功能,原本只能買幾千元的產品,可以賣到 6000~7000 元,甚至賣到缺貨,如果業者會加以應用,相對銷售狀況就良好。

 

五、醫界與科技業需求標準大不同。

科技只是智慧醫療其中環節,其潛藏背後的醫療制度、生態系統、決策層和需求面,要盡快瞭解。因為智慧醫療服務真正使用者是醫療院所醫護人員,研發、製造端則是科技產業的專業人才,雙方須緊密合作,才能研發合乎需求的產品。

蒙以亨提到,醫界與科技業的組織文化與專業語言大不相同,需要更多同時理解醫學與科技的人才居中協調,才能銜接兩個產業的融合,但現階段缺乏溝通協調角色,有時程式端的 IT 人員研發出產品覺得很好,但實際醫療人員執行上卻覺得不夠上手,也是過往推動上受影響的原因。

「運用 Industry 生產製造跟廠商共同合作開發,但也可能面臨每一位病人的需求都不同,產品、技術無法標準化,還有廠商傳輸資料規格是否一致。」蒙以亨認為,透過視覺化工具,先通盤了解醫療生態與實務工作環節,彙整多方觀點,做到系統化的分析歸納,最終才能選定明確的灘頭堡市場,形成一個生態系,當有市場就很多廠商會出來,要有人去負責這樣的生態系,但背後要政府的支持,現在科技發展很難一家公司做所有事,畢竟在擬定策略時,從人的需求、商業市場、技術掌握度等不同視角出發,皆可能導引出全然不同的結果。

蒙以亨表示,看見智慧醫療的 AI 應用商機,企業仍須具備從使用者角度出發和瞭解品牌及公司的核心價值,才有機會獲利,醫療產品不像 IT 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醫療產品生命週期長,十至二十年仍持續銷售;因此若有 IT 界欲轉型做醫療產業創新,心態勢必要先改變。

 

詳閱完整專題報導 點擊連結

 

 

來源:《理財周刊》1116 期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