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陸台商經貿網,定位為大陸台商入口網,提供豐富的兩岸經貿資訊

  大陸台商經貿網
發行期數:第 202
發行日期:2021/10/26
  取消/訂閱電子報 回官網首頁
 


:::
本日焦點 Today Focus
打造循環經濟園區 邁向淨零排碳目標

來源:台灣經濟研究院

  日前政府經濟部、環保署等共同宣布「2021臺灣經濟循環週」啟動,將展開跨部會合作,整合政府各部門之能量,展現我國推動循環經濟之決心,並呈現近年循環經濟之成果,同時希望促成各界共同努力落實產業循環發展與資源循環應用的工作,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之目標。

  近年來循環經濟受到世界各國重視,這是因為全球氣候變遷、地球暖化,人類生存發展的環境面臨嚴厲的挑戰。依據2015年《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目前各國多已將逐年將降低碳排放而於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列為重要國策,故國際產業趨勢亦多朝向減碳、綠能、環保、永續、循環等方向前進。

  因此,如何將現行高度仰賴進口資源以進行生產、製造、加工、使用,以致產生大量廢棄物質,造成氣候變遷、環境污染、土壤退化、危害民眾健康等高外部成本的線性生產模式,調整為減少依賴進口資源,而從資源和原料的開採、生產、製造和使用,都可以成為循環系統的零廢棄、零排放的生產模式。透過循環經濟所打造未來國家環境的韌性(resilient)、再生(regenerative)和恢復(restorative)能力,避免現今生產模式形成環境脆弱(fragile)、退化(degenerative)和破壞(destructive)的困境。

  故政府過去長期參照國際發展趨勢,而關注環境保護、永續發展、節能減碳和綠色能源等議題,近年則亦因應最新全球情勢,將推動循環經濟列為重要施政方向,並納入國家重點產業之中。如2017年以來推動之「5+2創新產業計畫」即包括循環經濟在內,今(2021)年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中民生及戰備產業亦涵蓋農業剩餘資材循環應用。而環保署亦於今年7月成立資源循環辦公室,專責辦理整體資源循環政策及管理,透過強化法令、整合資源等做法,以逐漸落實淨零碳排的目標;顯然政府部門已高度重視循環經濟,並採取政策措施以積極推動之。

  但未來我國仍宜加速產業循環化和循環產業化的發展進程。在產業循環化的過程中,將產業導入循環經濟,經由物質流盤點,重新設計產品與製程,可以從原料、材料的種植、養殖,到生產優化和資源全利用,再到產品的運銷管理,以及廢棄物的分類收集和再生資源化運用,可以有效地將製程中的資源予以加值化再利用,進而尋求產業的新價值,而轉型成綠色循環產業。故產業循環化將催生出新產業的機會。而一項產業當中,各企業為推進循環經濟而展開系統性的合作,以採取循環經濟的生產模式,將可提升資源的運用效益,開發新產品或提升既有產品的附加價值,並拓展新的商機和市場,擴大該產業的設備價值鏈,同時減少碳排和污染,更落實了循環產業化理念。

  相對於經濟發展的策略在突破資源限制,促進新科技、新產品和新服務的應用,循環經濟的目標則在有限的資源下滿足市場需求。而為推進產業循環化和循環產業化的進程,政府宜鼓勵我國各產業園區朝向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轉型,或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以發揮示範效應。以國外為例,荷蘭De Ceuvel園區推動水岸再生,已為阿姆斯特丹打造成為循環城市奠定基礎;日本川崎市實現廢棄物的再生資源化以及能源的循環利用,形成零碳排的工業園區;卡倫堡產業共生園區循環網絡,促成數十種能、資源相互鏈結,營造出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兼顧的新經濟發展新模式。

  近期以來,我國經濟部為因應美中貿易戰後臺商回流,已決定為其回臺投資設廠而增闢產業園區,現正積極規劃開發之中。惟政府為新建產業園區所協調臺糖釋出之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等五處土地,原先皆為農場使用,且位於大面積、坵塊完整之農產核心區域,鄰近土地仍供農業密集生產。未來新產業園區之開發,宜以維持良好農業生產環境為前提,並整合在地經濟需求、兼顧農業發展特色,同時也極適宜導入循環經濟理念,而以園區外農業循環和園區內工業循環的雙元循環系統進行規劃。

  如此則未來在園區外農業循環方面,可以透過產業園區的研發、生產和處理量能,協助處理周邊農地的農業廢棄物(如稻稈、豬糞、餿水等),經過處理製成肥料、沼氣等農工業所需資源,不僅可與周邊農地形成良性產業循環經濟,更可以回饋附近農村社區,並有利於化學材料(如肥料及氮化合物)製造業在此發展。在園區工業循環方面,則可以發展太陽光電綠能產業,以提供園區內之用電而達到能源循環目標;此外,亦宜發展支援回收水產業,作好污水與廢水處理工作,以期園區內工業廢水回收使用,除可因應缺水困局、避免與周邊農地搶水,更能落實水資源循環永續之目的;同時,也可以發展新材料產業,使工業用品循環運用,將園區生產過程或個人消費中所產生之廢棄物,如相關製造的廢金屬或廢棄石化塑膠產品,透過本園區的產業循環化設施進行循環利用。

  有鑒於臺商回臺在各產業園區投資多以工業項目為主,而政府所增建之產業園區又多位於農業生產地帶。故而引導各新興產業園區適度引進農產加值事業,鏈結在地農產加工,協助產銷及運輸物流等事宜,以提升地方經濟與經營活力;同時引入農業生技研發能量,打造新產業園區成為循環經濟示範園區,維持園區廠商與週邊農戶、農地之和諧關係,並透過園區內、外循環系統,形成循環自給性高、生產性強的產業發展基地,不僅可以提供臺商企業投資設廠用地,增加各縣市民眾就業機會,更可為全國產業循環與永續發展形成示範效應。

敬邀參加110年10月份台商張老師「中、南部」現場預約駐診諮詢服務,

敬請事先報名才能保留座位,歡迎踴躍參加

*台商張老師季刊自103年起轉為「月刊」發行囉!有需要的朋友可填寫索閱登記表喔!

詳情請至以下網址:https://www.chinabiz.org.tw/Ads/ShowC?id=34




最新訊息 Latest News 更多最新訊息
人民網:彰顯大陸經濟蓬勃生機與巨大潛力
2021/10/26
新浪網: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向縱深發展
2021/10/26
新浪網:央行公開市場開展2000億元逆回購操作
2021/10/26
中國新聞網:大陸對外投資量質齊升 覆蓋全球超八成國家
2021/10/26
中國經濟網: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
2021/10/26
新浪網:31省份前三季度人均收入盤點
2021/10/26
中國新聞網:10月菜價連漲 市民直呼「菜比肉貴」
2021/10/26
中國經濟網:天然氣價格暴漲!歐洲鬧氣荒,大陸需要擔心嗎?
2021/10/26
 
活動/會展 Events & Exhibitions 更多活動/會展
鎮江市台辦:鎮江市台辦多舉措築牢涉台疫情防控安全防線
2021/08/26
鹽城市台辦:鹽城市台辦系統開展“服務台胞台企,爭當‘五員’模範”活動
2021/08/25
中國台灣網:有序生產無人感染 在寧台資企業在疫情防控中貢獻台企力量
2021/08/25
淮安市台辦:淮安市台辦構建“一網、一院、全程、全面”涉台司法服務模式
2021/08/23
鎮江市台辦:鎮江市台資半導體產業迎來發展春天
2021/08/20
南京市台辦:南京科工園台辦督導台企嚴把進口貨物防疫關
2021/08/20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09/25 自我EQ與職場壓力調適管理(04-21EC)
2021/09/25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09/25 向上管理與商業簡報製作技巧(03-22SC)
2021/09/25
     
     
 
     
     
焦點話題 Hot Topic 更多焦點話題
新浪網:夯實5G“新基建”,賦能千行百業高質量發展
2021/10/22
中國能源報:碳達峰碳中和需各地科學有序落實
2021/10/22
網易:後疫情時代,雙循環概念促進發展新格局
2021/10/22
網易:非洲豬瘟疫情的主要傳播途徑和有效防控辦法
2021/10/22
中時新聞網:今年1-8月台灣對新南向國家投資53.5億美元 大幅成長
2021/10/22
網易:落實“穩外貿”,助力“雙循環”
2021/10/22
熱點科技: 國產芯片自主率曝光,距離中科院規定的70%差多少?
2021/10/22
澎湃新聞:一張圖看懂“網絡安全法”到底是什麼
2021/10/22
 
投資風險 Investment Risk 更多投資風險
經濟日報:FOMC前夕美元轉強 人民幣有貶值壓力
2021/10/1
東網:大陸樓市調控政策精細化 二手成交繼續回落
2021/10/1
搜狐網:如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場重要論壇給出了這些建議
2021/10/1
旺得富:解決中小企融資難問題
2021/10/1
雅虎新聞網:人民幣中間價 創三個月新高
2021/10/1
環球網:樓市調控升級!又一熱點城市出手!
2021/9/9
新浪網:多地出台方案落實新能源價格機制適時推行尖峰電價
2021/9/9
人民網:新能源市場喜憂參半 “缺芯”仍是最大隱憂
2021/9/9
     
     

台商品牌館  |  台商故事館  |  台商人物館  |  台商企業館  |  台商協會館  |  焦點  |  新聞  |  交通  |  投資  |  機構  |  生活  |  台商產業  |  大陸產業
版權所有 © 201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委託單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執行單位: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製作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 台商服務窗口專線:02-23975955 (上班時間:平日9:00~18:00) 台商張老師:02-2756326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台商服務中心:02-27151995 緊急聯繫專線:02-27129292 (24H) 大陸配偶關懷專線:02-2718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