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78 期 (2014年6月份)

大陸邊境貿易是臺商安身立命與穩健經營的新商機?!作者:王添義

南海油田紛爭,波及臺商生產基地的更替

越南排華暴動波及臺商,大陸用工成本急遽快速成長;17年來,根據資料統計漲幅770%。《太陽花》學運延滯「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進展,同時影響RCEP東協十加六成員國FTA的簽署,經濟部鮭魚返鄉計畫招商不如預期?臺灣中小企業,頓時喪失了強而有力的競爭力。臺商何去何從令人擔憂?

然而,對於臺商而言,臺商是否需有新的海外生產地更替的準備?但若要生產基地的更替談何容易?這牽涉範圍甚廣,包括:上下游的整合、供應鏈的普及性、用工人員的招聘與培訓、中堅管理幹部對當地民俗風情的適應性;最重要是財務調度與銀行彼此信用互信必須重建。換言之,25年前臺商艱辛產業外移的歷程勢必重踏覆轍,但如今會有25年前優渥的條件嗎?

縮小投資規模,創造極大企業價值

2008年的金融海嘯及大陸勞動合同法強力的施行,確實淘汰了一些經營不善的外商。但穩當經營的臺商在營運轉型升級,藉用縮小投資規模,創造提升企業營運價值策略,轉型營運雙邊貿易,取得國外貿易商在大陸採購的授權,即擁有市場、擁有訂單。引進臺灣早期的小型委外加工模式,整合大陸本土同業為臺商加工組裝,合法規避用工成本的高額負擔,加強臺幹變身QC驗貨稽核指導素質,輔導大陸本土加工廠產品品質的提升,提高產品使用周期及安全性的問題。因此,經營利潤在2-3年內轉虧為盈,客戶在價格及品質獲得保障,員工由700人降低至120人,臺資企業也因此掌有產品來源,掌有訂單與市場,致能創造市場價格競爭優勢。

◎評估邊境貿易,臺商必須安身立命

大陸的陸地邊疆與14個國家接壤,例如: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在這14個鄰近國家邊界線長達22,800公里,大陸在邊境設立50餘個邊境口岸促進邊境地區的發展,推出「沿邊地區開發開放規劃(2011-2020)」等政策優惠。邊境口岸可從事邊民互市貿易、邊境小額貿易、邊境經濟技術合作區。

臺商若有轉移生產或營運基地的計畫,除東協的開放中國家或有內移大陸西部的構思,建議以適宜的投資經濟規模,也可將邊境地區列為生產或營運基地轉移的評估地區。因為邊境地區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轄區,可排除在其他國家任何因素的排華紛爭或許可安身立命的穩健經營,邊境地區營運成本可作有效的規劃與管控。若臺商所選擇的是東協的成員國,那雙邊貿易可是最好的選項;可從事大陸的內銷市場,又可拓展東協的外銷市場。畢竟,先佔有市場是企業經營達標先贏的第一步。

◎邊境考察對臺商的建言

為避免高階經營者對同業群聚及市場的迷思,依行業別的屬性和客戶在大陸的分佈點,建議前往適合的邊境考察,拜訪邊境臺商雙向溝通,瞭解當地營運環境與市場。在當地直接投資或設立服務據點的評估參考,並拜訪邊境當地的外經委、經濟開發區,藉以瞭解當地政府的政策,諸如:註冊資金的要求、土地投資密度、經營範圍的限制、營業規模、稅賦優惠、人力資源成本等。深入瞭解後,才能真正規畫出一個理想、無後顧之憂能安身立命的永續經營環境。(本文作者王添義現為欣泰事業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臺商張老師)

 

註:推薦書籍《貿協出版的中國大陸邊境貿易新商機》,可資參考,以窺全貌。

回頂端